|
延安整風運動 |
延安整風運動是我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1941年5月開始,1945年4月結束。
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路線在黨內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的正確領導,使中國革命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但是,黨內歷次“左”、右傾錯誤思想,特別是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機會主義、教條主義尚未肅清,黨內仍然存在著黨風不正、學風不正和文風不正的問題。而且,抗日戰爭以來,共産黨吸收了一大批農民和小資産階級分子入黨,許多非無産階級思想被帶進了黨內,為黨內錯誤思想的滋長提供了新的土壤。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黨中央為了統一全黨思想,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領導全黨進行了整風運動。
延安整風運動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1941年5月─1942年2月)是準備階段,即高級幹部整風學習階段。1941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高級幹部會議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標誌著整風開始。同年7月、8月,黨中央先後作出了《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和《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9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學習研究組,毛澤東任組長,王稼祥任副組長,組織在延安的高級幹部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
第二階段(1942年2月—1943年10月)為全黨整風階段。1942年2月1日,毛澤東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作了《整頓黨的作風》的報告,同年2月8日在延安幹部會上作了《反對黨八股》的報告,全面地闡明了整風的任務和方針。中共中央成立了由毛澤東主持的總學習委員會,領導全黨的整風學習。5月,黨在延安召開文藝座談會,毛澤東闡明了革命文藝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根本方向。座談會後,文藝界也開始進行整風學習。
第三階段(1943年10月—1945年4月)為總結歷史經驗階段。隨著運動的深入開展,從1943年冬起,中央決定高級幹部重新學習黨的歷史問題,分別召開了許多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的座談會,使幹部從切身的實踐經驗中,更好地認識黨的歷史上的路線是非問題。1944年4月,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幹部會上作了《學習和時局》的報告,對在整風學習中提出的一些重大問題作了科學的分析和解答。在深入討論的基礎上,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討論並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誌著延安整風運動的勝利結束。
延安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反對教條主義,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踐統一、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的作風。整風采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和“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認真嚴肅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犯錯誤的同志不著重追究個人責任,而著重分析其犯錯誤的環境和原因,以達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兩個目的。整風的方法是學習理論,聯絡實際,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思想認識。
在延安整風期間,曾一度出現“搶救失足者運動”的錯誤。1943年4月,中共中央發佈《關於繼續開展整風運動的決定》,要求在整頓黨風的同時,對全黨幹部進行一次認真的組織審查。1943年7月,總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在延安幹部會上作了動員報告,掀起了所謂“搶救失足者運動”,大搞“逼、供、信”的過火鬥爭,在十余天中造成了大批冤假錯案。中共中央及時糾正了這一錯誤。1944年春有關領導部門開始對錯案進行甄別平反,並對受到冤屈的人員賠禮道歉。
延安整風在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它是黨的建設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通過延安整風,使全黨確立了一條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使幹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並進一步成熟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