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作風建設 實踐“三個代表”:福建省增進精神文明建設實效紀實 |
三明市“好在共建、貴在堅持、重在建設”的精神文明建設經驗在大江南北開花結果,“漳州110”有警必接、有難必幫、有險必救、有求必應的為民服務快速反應機制在長城內外落地生根……福建始終把人民滿意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起點和歸宿,建章立制,常抓不懈,不僅為全省人民營造了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同時也贏得了來自全國的鮮花和掌聲。
創新內容 讓群眾得到實惠
20年前,福建省從治理“臟亂差”入手,倡導“五講四美三熱愛”,開始逐步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在創建文明城市、文明縣城、文明單位、文明村鎮競賽活動中,三明市成為在全國有影響的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
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後,福建省在城鄉廣泛開展了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同時重視發揮共建優勢,以軍民共建帶動警民、城鄉、廠街、村校等多種多樣的共建活動,出現了從點上深化向面上拓展的局面。
進入20世紀90年代,福建省形成了“學三明、推全省,抓石獅、促沿海,上福廈、連一線”的工作格局,狠抓文明市民、文明片區、文明企業、文明窗口、文明街路五項重點工程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進一步深化。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後,福建省重點開展“講文明、樹新風”的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三大創建活動,同時開展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的“滿意服務、情暖八閩”系列活動和與群眾生産經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窗口行業“創文明行業、建滿意窗口”的競賽活動,精神文明建設進入了整體推進的新階段。
20年來,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歷歷在目。然而,福建省委、省政府卻從沒有因此沾沾自喜。如何探索出一條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路子,如何使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快速發展同步協調,一直是他們思索的問題。
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終認準一條:精神文明建設也要“與時俱進”,也要改進作風,要堅持“始於人民需求、終於人民滿意”的服務宗旨,並明確提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擺到至高無上的位置,始終把工作的著眼點放在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為群眾所歡迎的事情上。精神文明建設的每一項決策、每一項措施,都必須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真實願望和實際要求,從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急所難入手,扎紮實實地做好得人心、穩人心、暖人心的工作,讓廣大群眾真正得到實惠,享受到實在成果。
福建省已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並駕齊驅、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1980年,福建省國內生産總值為87億元,2000年增至3920億元,由全國第22位上升到第11位,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進入全國前6位、達11601元。
選準載體 “盆景”變花園
要搞好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載體不可缺失。載體是精神文明建設的落腳點。福建省委、省政府強調,精神文明建設要切實防止“假大空”,堅決反對形式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能停留在簡單的上傳下達和一般號召上,不能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或搞一些“應景工程”、“門面工程”。福建省在抓重點、樹典型的同時,更注重以點帶面,把“盆景”變為“花園”。
為切實增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實效,福建省確立了“以點帶面、以線促面”的實施步驟,先從與群眾密切相關的行業和示範窗口單位抓起,競賽活動參與面已從1997年的15個行業、22個主管部門拓展到2001年21個行業、31個主管部門,其中行政執法和司法系統從7個增加到10個。
各種具有行業特色的創建活動在福建蓬勃開展。“滿意在地稅,情暖納稅人”、“為讀者找好書”、“天天315”等活動如火如荼;各類窗口單位結合職業特點,紛紛推出辦事服務廳、投訴服務台、諮詢服務熱線以及“一條龍”服務、聯合服務等一系列實實在在的便民服務新舉措;各級黨政機關也廣泛開展了“創文明機關、做人民公僕”活動,抓領導帶基層,以機關促行業。“漳州110”有警必接、有難必幫、有險必救、有求必應的服務精神,産生了典型聯動效應,全省的衛生、交警、郵電、工商、保險等系統相繼推出120、122、180、12315、96555等一批應急服務網絡,形成統一呼號、統一接警、統一調度、高效協作、快速反應的110社會服務聯動體系。福建省創建文明行業活動呈現出由窗口行業向各行各業、基層單位向領導機關、一線服務窗口向後勤保障部門、示範點向全行業、行業自建向聯動共建延伸拓展的良好態勢。
抓好群眾性創建活動是精神文明建設落實到基層的有效載體。福建省注重發現、尊重和引導群眾性自發、自願的創建活動,變發動群眾被動參與為引導群眾積極主動參與,使階段性的創建活動和普遍性、經常性的群眾參與相結合,使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和陣地。南靖縣和溪鎮林中村群眾自發成立了民風民俗督導會,制定“五字經”公約:“創辦科普園、設立獎學金、完善幫扶制、規劃公墓區、共建同心林、推議新風榜、開設警示臺、約定公祭日、過好祖訓關”,使健康的思想文化佔領主陣地,有效地掃除了社會醜惡現象。
目前,福建省各地各部門組織的文明單位、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學校、軍警民共建等活動正有序推進,形成了多層次、全方面、點線面結合、覆蓋面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網絡。
健全機制 賞罰分明
福建省為確保精神文明建設取得實效,建立健全了一套規範有序的工作機制。
針對有些地方精神文明建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上頭熱、中間急、下面冷”、“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以及有些地方領導幹部對精神文明建設抓而不緊,“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問題,福建省建立了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體制,初步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一把手抓兩手”、各方面分工負責的精神文明建設領導體制,實行各級各部門黨政主要領導“一崗雙責制”,堅持把兩個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工作目標,做到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
福建省規定,在精神文明建設評比中,凡評上省級文明先進城市、縣城(區)、行業和單位的,其領導班子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能力與實績應視為突出,給予通報表揚,其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在年度考核中可作為優秀人選,列為培養提拔和評選各類先進的對象。凡考評不合格的城市、縣城(區)、行業,其領導班子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能力與實績應視為較差或不合格,應督促其改進工作,並視情況調整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工作崗位。
同時,福建省還實行多維監督,加大督查力度。行業內部,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不定期巡查或抽查,內設紀檢監察機構加強督查肅紀,進行自查自糾;面向社會,組建社會監督隊伍,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視察工作、查找問題,發放徵詢意見表,開闢投訴平臺或舉報專線,實行領導定期接訪制;各級文明辦、糾風辦組織開展明察暗訪、輿論監督、群眾測評和行風評議等活動,形成多層次、多角度、內外結合、縱橫覆蓋的行業監督體系。福州市將平時考評成績計入全年考評總分,同時規定凡未能評上市文明縣城的縣城,其主要領導須向市委、市政府送交整改報告,從而調動了基層“常年抓、抓常年”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漳州市專門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設監督員隊伍,對不文明現象在新聞媒體上曝光,受到群眾歡迎。(新華社記者王運才 杜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