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最新報道

優秀共産黨人

歷史時刻

革命聖地

  黨的建設

加強作風建設 實踐“三個代表”:“蹲點夜談”談出“魚水情”


  9月份的一天晚上,山東省昌樂縣北岩鎮土管所所長姚春利騎著摩托車來到前張村村民耿祥清家。聽到摩托車的聲音,耿祥清遠遠地迎了出來。對這位普通的老農民來説,鎮幹部姚春利已經是他們家的常客了。

  今年3月,北岩鎮推出“蹲點夜談”制度。機關幹部利用晚上休息時間,與2000多戶農民進行了推心置腹的懇談,集中群眾意見和建議共五大類1200多條,幫助農民辦實事、解難題700多件次。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談、心貼心的交流,幹群之間重新搭起了一根感情的紐帶。

  北岩鎮黨委書記趙緒春説:“現在有的幹部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思想淡化了,浮在上面遙控指揮的多,到基層同群眾面對面談心的機會少,幹群之間的距離逐漸拉大,加之一些幹部素質不高,工作方式簡單粗暴,處事不公、辦事不力,引起群眾不滿。怎樣重塑幹群之間的關係?幹部‘蹲點夜談’制度讓我們重新找回了失去的‘魚水情’。”

  白天群眾忙生産,幹部忙工作、忙學習,走訪群眾有很多不便,這個鎮的幹部就利用晚上時間到群眾家中走訪,像串親戚一樣和群眾拉家常,傾聽群眾對幹部的意見和建議,解決影響本村發展的實際問題。目前,全鎮符合條件的45名黨員幹部每人確定了一個村或一處企業作為夜談點,每週至少拿出兩個晚上到群眾家中。

  這個鎮大葛村農民葛吉成説:“以前找鎮幹部反映問題,七趟八趟找不著人,現在我們不出村,就能向書記、鎮長提意見。”對群眾提出的問題,鎮幹部能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也要給群眾一個負責任的交代,限期給予答覆。在夜談中,幹部了解到許多村民想發展大棚瓜菜生産,但因水源短缺,難度很大。鎮幹部馬上聘請技術人員進行節水灌溉實驗,並拿出部分資金扶持大棚戶安裝節水裝置,現在已有5個村400多畝大棚安裝了節水滴灌設備,為缺水地區發家致富找到了一條好路子。

  鎮幹部在與一家企業夜談時了解到,當地手機信號弱,接收時常出現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産經營。鎮幹部積極同縣、市移動公司聯絡,經過多方爭取,終於在荊山建起了一座週轉站,解決了企業通訊不暢的問題。

  除了晚上到農民家中促膝談心以外,這個鎮的幹部還利用多種形式走進群眾中間。有的深入到田間地頭、生産車間,一邊幫著群眾勞動、一邊交談。條件允許,就把三五個人召集在一起,針對一個專題進行討論。在一次座談會上,幾個養蠶戶反映對種桑養蠶技術掌握得少,蠶繭質量不高,影響了收入。鎮幹部立即派專人到農業院校、絲綢公司請來技術人員,對養蠶戶進行技術培訓,現在已舉辦6期培訓班、培訓2500多人次。

  趙緒春説,現在有些幹部不願意往農民炕頭上坐,群眾自然就與幹部離得遠,只要幹部走到群眾中間,撲下身子當公僕,群眾自然就會跟上來。實行“蹲點夜談”制度以來,黨員幹部一改過去強迫命令、粗暴干預的做法,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虛心向群眾求賢問計,群眾心平氣順了,幹部工作也帶勁了。幹部還有意識地把談心的過程轉化為發動、組織、引導群眾搞好當前生産的過程。北岩鎮是山區鄉鎮,交通一直是個難題。3年前鎮裏曾經計劃修一條主要幹道,但由於意見不統一而長期擱置。通過“蹲點夜談”,幹部群眾的意見統一了,僅用了3天時間,全長10公里的道路全部維修完畢,解決了長期以來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新華社記者張百新 丁錫國 張曉晶)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