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作風建設 實踐“三個代表”:從記到辦三年間──嵊州市雅璜鄉幹部記民情日記帶來新變化 |
1998年4月,浙江省嵊州市雅璜鄉32名鄉幹部開始記民情日記,主題是:“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連百家心,辦百家事,致百家富”。從此,這本被稱為民情日記的小本本,在幹部和群眾之間架起了“連心橋”。
3年多過去了,記民情日記活動已在浙江大地如火如荼地開展,全省1700多個鄉鎮的8萬多名鄉鎮幹部,紛紛入村到戶訪民情,記民意。那麼,民情日記究竟記出什麼變化?金秋10月,記者再次來到民情日記的發源地雅璜鄉,追訪民情日記。
“變化可大了!”在雅璜鄉政府所在地的雅璜村口,群眾爭先恐後地説起幹部記民情日記後帶來的變化。
“幹部變得可親了,群眾的氣也變得順了。”戴溪鄉的周老伯説,“以前鄉幹部難得到村裏來,來了就是要錢收稅;我們有事到鄉里去,心裏更慌得砰砰跳;現在,幹部有事沒事到家中嘮嘮家常,對我們的事情也很上心,老百姓的難事記到民情日記後,解決得快多了;到鄉里去辦事,幹部也是讓座倒茶,客氣得很。氣順了,還有什麼事情不好商量呢?”周老伯的一番話,説得周圍的村民連連點頭。另一位叫樊全南的村民指著從山外通到村口的水泥路高興地對記者説説:“修路的事記上民情日記後,鄉里還真的實打實地修起了路。有了公路,我們的茶葉、毛竹能運下山了!”
“鄉衛生院擴大了。”
“敬老院建起來了。”
……
正説著,鄉長劉增銘一瘸一拐地走來,村民們心疼地告訴記者:劉鄉長就是上山查看村裏的竹筍基地時摔成骨裂的。
山高路遠的雅璜鄉盛産茶葉,以往以生産珠茶為主,賣不出好價錢。群眾想轉産附加值高的名茶,又苦於求教無門。群眾的要求被許多幹部記上民情日記後,鄉黨委政府認為,致富是老百姓最大的民情,走名茶之路是幫助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根本之道,於是出臺補助政策,扶持名茶生産,先後舉辦了76期名茶炒制培訓班,請制茶師傅上門幫教,帶茶農外出參觀,解決了茶農們如何種植和炒制的問題;為解決隨之出現的銷售難題,鄉里還建立了名茶交易市場,幫助聯絡了返銷大戶,組織成立了茶葉銷售協會,註冊了雅璜的茶葉商標,從而形成了雅璜鄉名茶的産供銷一條龍。現在,全鄉的名茶灶新增了近2000隻,名茶産量也由3年前的300擔迅速上升到今年的2700擔,且全部銷售一空!僅此一項,全鄉人均增收1000多元。
“以前為工作找群眾,現在為群眾找工作。”鄉黨委書記莫國橋的話,説出雅璜鄉幹部記民情日記前後的變化。鄉計生幹部小樓,以前下村沒少看村民的臉色。“也難怪,以前要麼不去,一去就是要群眾做這做那的。”開展記民情日記後,逼得小樓經常到群眾家中“找事做”。正是這種幹部主動上門“找事做”的轉變,打開了工作的新局面。以前焦坑村不肯交稅的裘老漢,現在早早地到鄉里找“樓同志”交稅:“鄉幹部幫我們做事,我不能拖政府的後腿!”小樓深有感觸地説,通過記民情日記,讓我了解農村,了解農民,成了我的成長日記。
雅璜鄉黨委書記周先樵告訴記者,3年來,全鄉幹部下村入戶,先後記了4500多篇民情日記,辦結率在95%以上。翻開不久前記的民情日記,記者發現,民情日記上記載的內容已從剛開始時哪有糾紛、哪要救濟等一家一戶的小民情,逐步演變為發展地方經濟、提高物質和精神生活、事關千家萬戶的大民情,如發展無公害茶葉、擴大竹筍、香榧基地和名茶基地的規模,組織專業的返銷隊伍,打響雅璜的品牌等。3年來,全鄉人均收入年遞增12.6%、14.9%、19.9%。
回顧開展記民情活動3年多來的發展歷程,嵊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建國説:“群眾對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幹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民情日記從形式到內容都要與時俱進地提高與完善。但是,現代通訊工具代替不了感情的交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面對面地傾聽群眾的呼聲,幫助百姓排憂解難和發展經濟,這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改變的,這也正是我們記民情日記的初衷。”(何玲玲)
|
(新華社記者王恒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