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最新報道

優秀共産黨人

歷史時刻

革命聖地

  黨的建設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的提出


  中國共産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和中國國情進行再認識的成果和總結。

  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首次提出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在初級的階段”。十二大報告進一步提出:“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並指出這個階段的根本特徵是“物質文明還不發達”。

  隨著全面改革的展開,對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的認識逐步深化,十二屆三中全會制定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商品經濟發展的不可逾越的階段,是實現我國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立論依據,論述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和根本任務等問題,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系統形成奠定了基礎。

  中共十三大的《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道路前進》的報告,第一次系統地展開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問題,指出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首要問題,並以此為立論基礎,論述了中國共産黨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改革、建設的基本綱領,初步形成了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包含的主要內容]  報告在分析中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國家經濟實力有了巨大增長,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有了相當發展的同時指出,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又是不完善、不成熟的社會主義,也就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報告從我國的人口多、底子薄的實際情況、生産力狀況、經濟發展不平衡、普遍的科學文化水平、生産社會化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程度,以及意識形態領域中舊思想和舊習慣的存在,説明了“今天仍然遠沒有超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是逐步擺脫貧窮、擺脫落後的階段;是由農業人口占多數的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農業國,逐步變為非農産業人口占多數的現代化的工業國的階段;是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佔很大比重,變為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階段;是通過改革和探索,建立和發展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體制的階段;是全民奮起,艱苦創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階段。”這“五個階段”是初級階段的五項任務,它們是有機地統一在一起的。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為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必須大力發展商品經濟,提高勞動生産率,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産力發展的部分。”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遠指導方針]  根據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中共十三大制定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遠指導方針是:必須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必須以公有制為主體,大力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必須以安定團結為前提,努力建設民主政治;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中共十三大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確立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