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最新報道

優秀共産黨人

歷史時刻

革命聖地

  黨的建設

中國共産黨誕生大事記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1921年7月誕生的中國共産黨,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産物,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革命發展的必然結果。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漸由封建社會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結束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華民國,實現了二十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辛亥革命後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和無産階級隊伍的壯大,工人的罷工鬥爭也有較大發展。中國無産階級的成長壯大,為中國共産黨的産生奠定了階級基礎。

  自1915年起,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中國先進的民主主義者,發動了一場以民主和科學為旗幟,向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的新文化運動,在中國社會上掀起一股空前的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的潮流,衝開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為適合中國社會需要的新思潮的傳播開闢了道路。

  1917年,俄國爆發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開闢了世界無産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人民指出了光明的前途,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日益廣泛的傳播,為中國共産黨的産生奠定了思想基礎。

  1919年

  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在北京爆發。從本年初開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4月底,和會在英、美、法等帝國主義國家操縱下,悍然決定將戰前德國在中國山東攫取的一切權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來,立即在中國人民中、首先在知識界和青年學生中激起強烈的憤慨。是日,北京13所大專學校學生3000余人在天安門前集會,並舉行示威遊行,高呼“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等口號,主張拒簽巴黎和約、懲辦北洋軍閥政府的親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北洋軍閥政府出動軍警鎮壓,逮捕示威群眾32人。5月5日,北京學生宣佈總罷課,並通電全國,各地學生紛紛罷課響應。在五四愛國運動中,陳獨秀、李大釗始終同進步社團和青年保持密切聯絡,並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及時指導和推動運動的發展。6月3日和4日,北洋軍閥政府連續逮捕大批上街演講的愛國學生,激起全國各界的義憤。從6月5日起,上海工人自動舉行聲援學生的罷工,數日內達到高潮。參加罷工的工人多達十余萬人。同時,商人罷市,學生罷課,滬上出現“三罷”高潮,隨後,罷工浪潮迅速擴展到全國20多個省區、100多個城市。中國工人階級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參加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政府的政治鬥爭,表明它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五四愛國運動突破了學生、知識分子的狹小範圍,形成以工人為主力、有小資産階級和資産階級及其他市民群眾廣泛參加的全國規模的群眾反帝愛國運動。懾于群眾鬥爭的巨大威力,北洋軍閥政府不得不于6月間釋放被捕學生,免除曹、章、陸的職務。6月2 8日,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取得勝利。五四愛國運動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五四愛國運動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産黨的成立作了準備。

  5月5日 北京《晨報》副刊在李大釗指導下開闢“馬克思研究”專欄。

  5月 《新青年》六卷五號編成“馬克思研究”專號(實際出版時間在9月),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分兩期刊完),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容作了比較全面、系統的介紹,稱其為“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説”。在此以前,1918年11月,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熱情歌頌十月革命,指出馬克思主義必將在全世界取得勝利。李大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陳獨秀、李達、李漢俊、陳望道、楊匏安等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7月14日 毛澤東主編的《湘江評論》在長沙創刊。該刊從第二期起連載毛澤東《民眾的大聯合》一文,闡發“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的觀點,認為俄國十月革命就是依靠民眾大聯合的力量取得勝利的,“我們應該起而仿傚”。

  7月20日 胡適在《每週評論》第三十一號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否認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的適用性,反對社會革命,主張一點一滴的改良,由此引發了一場關於“問題”與“主義”的論爭。

  8月17日 李大釗在《每週評論》第三十五號發表《再論問題與主義》,指出宣傳理想的主義與研究實際的問題“是交相為用的”、“是並行不悖的”,並明確表示:“布爾扎維主義的流行,實在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變動。我們應該研究它,介紹它,把它的實象昭布在人類社會”。文章強調,中國的問題,“必須有一個根本的解決,才有把一個一個的具體問題都解決了的希望”。“問題”與“主義”之爭,實際上是一次中國需要不需要馬克思主義、需要不需要革命的爭論。這場爭論在當時引起相當強烈的反響,不少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青年紛紛撰文支持李大釗的觀點,從而進一步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

  8月19日-21日 《南京學生聯合會日刊》連載張聞天的《社會問題》一文,該文文末介紹了《共産黨宣言》中的十條綱領。

  9月16日 由周恩來、馬駿等發起組織的進步團體覺悟社在天津正式成立。

  11月11日 自即日起,楊匏安在《廣東中華新報》分19次連載他的《馬克思主義》一文,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詳盡確切的闡述。

  12月 王光祈在北京發起組織工讀互助團。其後,天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長沙等地的一些進步青年也相繼興起工讀互助主義的實驗,他們按照“人人做工,人人讀書,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成立工讀互助團一類的組織,過起“共産的生活”。然而,為時不長,這些組織就因遇到種種無法克服的困難而陸續解體。許多參加工讀互助團活動的青年開始認識到:“社會沒有根本改造之前,不能試驗新生活”。

  同月 陳獨秀髮表《〈新青年〉宣言》指出: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已經造了無窮的罪惡,現在是應該拋棄的了”。

  1919年至1920年 中國形成一個空前規模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熱潮。自1919年初到1920年底,共有近2000名勤工儉學生遠涉重洋,到達法國。他們一邊做工,一邊讀書,努力追求真理,尋求改造中國的途徑和方法。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共早期建黨建團活動産生了重要影響,並造就了周恩來、趙世炎、蔡和森、李立三、陳毅、向警予、李富春、王若飛、陳延年、蔡暢、聶榮臻、李維漢、鄧小平等一大批中國革命的領導骨幹。 中國共産黨誕生大事記(2)

  1920年

  1月20日 周恩來等人主編的《覺悟》創刊號出版。 1月29日 天津學生數千人為檢查日貨被鎮壓事,到直隸省公署請願,又遭軍警殘酷鎮壓,周恩來等4人被捕。

  2月 為擺脫北京政府的迫害,陳獨秀由李大釗護送秘密出京,在途中商討了籌建中國共産黨的有關事宜。其後,陳獨秀赴上海,李大釗回北京,兩人分別在南方和北方進行建黨的準備工作。

  同月 由惲代英、林育南等創辦的利群書社在武昌正式成立。

  3月 由李大釗、鄧中夏、高君宇等人秘密發起組織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説研究會正式成立。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個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

  同月 鄧中夏等開始組織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深入長辛店、通縣以及保定、石家莊等地的工廠、農村進行講演。

  4月21日 陳獨秀在中國公學作《五四運動的精神是什麼》的演講,提出五四運動不同於過去愛國運動的“特有精神”,一是直接行動,二是犧牲的精神。

  4月 經共産國際批准派出的俄共(布)黨員小組維經斯基一行到達中國,先後在北京和上海會見李大釗和陳獨秀,對中國共産黨的創建工作給予幫助。

  5月1日 上海、北京、廣州等地首次舉行大規模的五一國際勞動節紀念活動。工人和知識分子共同集會,革命知識分子發表演説,宣傳馬克思主義,啟發工人的覺悟。《新青年》、《晨報》等多家報刊出版勞動節紀念專號。 這次五一紀念活動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嘗試。

  5月 陳獨秀、李漢俊、陳望道等在上海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並以此為基礎,積極從事建黨工作。

  6月 開灤五礦2萬多工人舉行總罷工,堅持一星期並取得勝利。上海土木工人、日資紗廠工人、蘇州機緞工人、漢陽鐵工廠工人也相繼舉行罷工。

  7月6日-10日 旅法新民學會會員召開蒙達尼會議,討論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方法。蔡和森主張激烈的革命,“組織共産黨,使無産階級專政,其主旨與方法多傾向於現在之俄”;蕭子升則主張溫和的革命,傾向於採用無政府主義的蒲魯東式的方法。會議決定將兩種主張寫信告訴毛澤東,徵求國內會員的意見。

  7月19日-8月7日 共産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大會通過的列寧關於《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提綱》和羅易的補充提綱,系統論述了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論,對後來中國共産黨制定民主革命綱領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7月23日 李大釗開始給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大學、中國大學等高校學生講授《唯物史觀》、《現代政治》、《社會主義和社會運動》等課程。

  8月13日 是日和9月16日,蔡和森在法國兩次寫信給毛澤東,明確表示:“我以為先要組織黨——共産黨。因為它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毛澤東于12月1日和翌年1月21日兩次復信,“于和森的主張,表示深切的贊同”,並強調指出:“唯物史觀是吾黨哲學的根據。”

  8月 中國第一個共産黨早期組織——上海共産黨早期組織正式建立,成員最初有陳獨秀、李漢俊、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産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産黨發起組的作用。

  8月15日 上海早期黨組織主辦的《勞動界》週刊在上海創刊,陳獨秀任主編。該刊以啟發工人階級覺悟、促進工人階級團結、推動工人運動發展為宗旨,被譽為“我們工人的喉舌”、“救我們工人的明星”。

  8月16日 天津覺悟社及北京少年中國學會等五個進步社團,在北京陶然亭召開座談會,決定成立名為“改造聯合”的組織。李大釗到會並作重要講話。

  8月22日 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俞秀松任書記。

  8月 陳望道翻譯的《共産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由上海社會主義研究社出版。

  9月1日 陳獨秀在《新青年》八卷一號發表長篇論文《談政治》,明確宣佈:“我承認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階級(即生産階級)的國家,創造那禁止對內對外一切掠奪的政治法律,為現代社會第一需要。”《新青年》自本期起成為上海早期黨組織的機關刊物。

  9月 上海早期黨組織創辦外國語學社,為輸送革命青年赴蘇俄學習作準備。

  10月 由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3人發起,北京共産黨早期組織正式宣告成立,李大釗為負責人。羅章龍、劉仁靜、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繆伯英、范鴻(吉右加力)、張太雷等先後加入,成員大多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説研究會的骨幹。

  本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劉伯垂、張國恩、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開會議,正式成立武漢共産黨早期組織,推選包惠僧為書記;施存統和周佛海建立旅日共産黨早期組織,施存統為負責人。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以新民學會骨幹為核心,秘密組建長沙共産黨早期組織。年底至1921年初,王盡美、鄧恩銘等建立濟南共産黨早期組織。1921年春,在與無政府主義者組織的“共産黨”分道揚鑣後,陳獨秀等重新組建的廣州共産黨早期組織成立,成員有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陳獨秀、譚平山先後任書記。同時,旅法共産黨早期組織在巴黎成立,成員有張申府、趙世炎、陳公培、劉清揚、周恩來,張申府為負責人。這些共産黨早期組織的名稱不一,有的叫“共産黨”,有的叫“共産黨支部”或“共産黨小組”,它們都是組成統一的中國共産黨的地方組織,後來被通稱為“共産主義小組”。

  各地共産黨早期組織成立後,有組織、有計劃地擴大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批判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發起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辦工人刊物,開辦工人學校,領導工人成立工會,開展工人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産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

  11月7日 上海早期黨組織的理論性機關刊物《共産黨》月刊在滬創刊,李達任主編。該刊旗幟鮮明地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學説,闡明共産黨人的基本政治主張,為中國共産黨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

  同日 北京共産黨早期組織創辦的《勞動音》週刊出版,鄧中夏擔任主編。

  11月21日 上海機器工會召開成立大會,孫中山、陳獨秀到會併發表演説。上海機器工會是在中國共産黨早期組織領導下建立的第一個工會組織。

  11月25日 毛澤東分別致書羅章龍、向警予等人,提出要有一種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義”,認為“‘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附”。

  11月 上海早期黨組織起草《中國共産黨宣言》,闡明中國共産主義者關於創建共産主義新社會的理想,提出消滅私有制,實行生産資料公有,廢除舊的國家機器,最終消滅階級的主張。《宣言》強調,無産階級要創立新社會,就要團結起來,開展階級鬥爭,“用強力打倒資本家的國家”,剷除資本制度;就要“組織一個革命的無産階級政黨——共産黨”,領導無産階級奪取政權,建立無産階級專政,並“用革命的辦法造出許多共産主義的建設法”。

  同月 張東蓀自本月起陸續發表《由內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訓》、《現在與將來》等文章,反對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其觀點得到梁啟超的支持。他們認為:中國經濟落後,“缺少真正的勞動者”,“絕對不能建設勞動階級的國家”。他們斷言救中國只有一條路,就是用資本主義的方法來發展實業。由此引發一場關於社會主義是否適合中國國情的爭論。

  12月1日 陳獨秀將他與張東蓀等人的通信及有關文章編輯成《關於社會主義討論》的長文,發表在《新青年》上,關於社會主義的爭論由此全面展開。陳獨秀、李大釗、李達、蔡和森、施存統、何孟雄等紛紛撰文,對張東蓀、梁啟超鼓吹資産階級改良主義、反對社會革命、反對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的觀點,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批判,闡明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指出中國社會黑暗到了極點,“除了勞動者聯合起來,組織革命團體,改變生産制度,是無法挽救的”。

  在此前後,馬克思主義者還開展了批判無政府主義思想的鬥爭。針對無政府主義者否定一切國家、反對暴力革命和無産階級專政的錯誤觀點,他們闡明無産階級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鬥爭,用暴力奪取政權,建立無産階級專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論證無産階級國家同剝削階級國家的本質區別。馬克思主義者還駁斥了無政府主義者主張“絕對自由”的謬論。經過這次思想上的批判,許多受無政府主義思想影響的青年拋棄這種錯誤思想,轉而接受馬克思主義。

  12月 上海早期黨組織領導的印刷工會成立,會員達1300余人。

  1921年

  1月1日 鄧中夏等主持創辦的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正式開學。

  1月1日-3日 在長沙的新民學會會員召開新年大會,討論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毛澤東在會上指出:資産階級改良主義是補苴罅漏的政策,不成辦法;社會民主主義的議會道路是保護有産階級的;無政府主義的主張是永世都做不到的;“激烈方法的共産主義,即所謂勞農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採用。”

  2月11日 蔡和森在法國致信陳獨秀,表示“和森為極端馬克思派,極端主張唯物史觀、階級鬥爭、無産階級專政”。信中批判了無政府主義和基爾特社會主義,詳細論證了中國爆發無産階級革命、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

  3月6日 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在香港成立。這是中國海員的第一個真正工會組織。

  3月 李大釗(署名SC)在《曙光》第二卷第二期發表《團體的訓練與革新的事業》,公開呼籲中國共産主義者儘快建立自己的政黨。

  5月1日 在北京早期黨組織的領導下,長辛店工人舉行五一勞動節紀念大會和慶祝遊行,宣佈成立長辛店工會(後更名為“長辛店鐵路工人俱樂部”)。同日,上海、長沙、漢口、廣州等地也舉行了紀念五一勞動節的活動。

  6月3日 共産國際代表馬林抵達上海,與上海早期黨組織成員李達、李漢俊取得聯絡。經過幾次交談,他們一致認為,正式成立中國共産黨的條件已經成熟,應儘快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李達、李漢俊同陳獨秀、李大釗進行聯絡後,決定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隨即寫信通知各地黨組織派代表出席。

  7月23日至8月初 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在嘉興閉幕。出席大會的有國內各地及旅日早期黨組織的代表李達、李漢俊、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還有陳獨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大會由張國燾主持,共産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出席大會,並熱情致詞。大會的中心任務是討論正式成立中國共産黨的問題。7月30日晚,會場突然遭到暗探的偵察和法租界巡捕的搜查,被迫休會。8月初,代表們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完成了大會的全部議程。大會討論並通過了中國共産黨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産黨”,規定黨的綱領是: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産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承認無産階級專政,直到階級鬥爭結束,即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消滅資本傢俬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産資料,歸社會公有;聯合第三國際。黨綱明確提出,把工人、農民和士兵組織起來,承認黨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實行社會革命。黨綱還包含屬於黨章性質的一些條文,規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和黨的紀律。大會還通過了《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確定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並對開展工人運動的組織和宣傳等工作,作了具體規定。大會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組成中央局,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負責組織工作,李達負責宣傳工作。

  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中國共産黨的成立。中國有了共産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是革命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從此,在古老落後的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以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為奮鬥目標的統一的無産階級政黨。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作為中國無産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産黨從誕生時起就是走在中國社會發展前列的先進政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滿懷信心地以改造中國為己任,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開始了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自從有了中國共産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新華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