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怎樣提出來的 |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是1956年4月黨中央討論十大關係的過程中確定的關於科學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針。當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説:“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看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
這個方針的提出,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當時,一方面,我國生産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正在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剝削制度即將被消滅,黨和國家面臨的迫切任務,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迅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科學和文化事業。但是另一方面,在科學文化領域內由於受到前蘇聯在學術批評中的粗暴作風的影響,也由於我們自己在長期革命鬥爭中的某些“左”傾思想的影響,存在著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和形式主義,在學術、文化和藝術問題上動輒打棍子、扣帽子的情況時有發生。這與黨和國家面臨的任務是不相適應的。針對這種情況,黨和毛澤東提出了這一旨在繁榮科學和文化藝術、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方針。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提出,吸取了我國歷史上學術、文化發展的經驗,總結了我們黨領導科學文化的經驗和教訓,也借鑒了外國黨領導科學文化的經驗和教訓。我們黨確定的這個方針,是一個符合社會主義社會中科學文化發展客觀規律的方針。
1956年5月26日,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向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醫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作了題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講話,系統地闡述了黨中央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他強調:我們黨現在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就是要我們在文藝工作和科學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繁榮我國的文學藝術而努力,為使我國的科學工作趕上世界先進水平而努力。他指出:我們所主張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提倡在文學藝術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中有獨立思考的自由,有辯論的自由,有創作和批評的自由,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堅持自己的意見和保留自己的意見的自由。我們主張政治上必須分清敵我,我們又主張人民內部一定要有自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人民內部的自由在文藝工作和科學工作領域中的表現。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提出,在科學文化的各部門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人們的眼界開闊了,思想活躍起來了,自由討論的風氣濃厚了。當然,同時也有某些不正確的思想在學術文化領域表現出來,這也是不足為奇的。
1957年1月,毛澤東針對一些同志懷疑“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誇大這個方針提出後出現的某些消極現象的情況,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多次指出:百花齊放,我看還是要放。有些同志認為,只能放香花,不能放毒草。這種看法,表明他們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很不理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個方針是合乎辯證法的。真理是跟謬誤相比較,並且同它作鬥爭發展起來的。香花也是跟毒草相比較,並且同它作鬥爭發展起來的。
1957年2月,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和3月12日在《中國共産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進一步系統地論述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他明確宣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是一個基本性的同時也是長期性的方針,不是一個暫時性方針。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同黨的文藝和學術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針,以及黨在科學文化領域的其他重要方針一起,是我國社會主義的科學文化事業繁榮進步的根本保證。(新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