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大地上的無字豐碑 |
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
“十五”計劃綱要提出,這四個縱橫華夏大地的巨大工程將在今後五年內陸續開工上馬。
新中國成立以來,重點工程建設始終牽動著全國人民關注的目光,也是全國經濟生活中的熱點。
和新中國成立以來興建的所有重點工程一樣,四大工程凝聚著中國人民強國富民的希望,書寫著中國共産黨人致力於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不懈追求。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興建的6200多個重點建設工程和130多萬個基建項目,成為中國經濟大廈堅實的支柱,壯大了我國的經濟實力:“156個重點項目”、青藏公路、正負電子對撞機、京九鐵路、大亞灣核電站、“三北”防護林、三峽和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
大音稀聲,豐碑無言。分佈在中華大地上的一個個重點工程充分地證明:代表著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産黨,為了人民的幸福和國家的強盛,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神聖職責和莊嚴使命。
一、中國共産黨以半個多世紀的不懈追求,實踐著毛澤東同志那句豪邁的誓言——“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
民族要獨立、人民要解放,國家要富強、百姓要富裕。
二十世紀初,振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落在中國共産黨人的肩上。
今天,站在新世紀的門檻,回眸中華民族百年風雨歷程和新中國成長的足跡,人們從古老中國的巨變中充分認識到,沒有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就沒有新中國經濟建設的偉大成就。
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長期壓迫下,舊中國的生産力十分低下,處處滿目瘡痍,人民流離失所,江河、道路年久失修,水旱災荒日益嚴重。
新中國的建立,開闢了民族振興的廣闊道路。能否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基礎上,營造出先進的社會生産力,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使剛剛奪取全國勝利的中國共産黨人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嚴重的經濟建設任務擺在我們面前。”“黨的中心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恢復和發展生産事業。”
開展大規模經濟建設,使祖國走向繁榮富強,是中國人民一百年來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從1953年“一五”計劃起,這場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熱氣騰騰地在中華大地上全面鋪開。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集中力量,在冶金、機械、汽車、電力、國防軍工等方面進行了921個大中型項目。從“一五”開始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六七十年代,儘管黨和國家經歷著災難深重的“十年動亂”,但是心繫國家強盛和情憂百姓苦樂的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帶領全國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力排干擾,集中人力、物力,重點建設了大慶油田、攀枝花鋼鐵基地、劉家峽水電站、成昆鐵路等一大批骨幹項目,大大提高了主要工業産品的生産能力,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交通運輸骨架。
改革開放為中國經濟建設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一批基礎産業大型工程和大型尖端科研工程在祖國大地迅速崛起:總裝機容量為271.5萬千瓦的葛洲壩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8萬千瓦的龍羊峽水電站、中外合作經營的山西平朔礦區安太堡露天煤礦,年産乙烯各為30萬噸的大慶、揚子和齊魯三大乙烯工程,年産絳綸短纖維24萬噸、聚脂切片25.2萬噸的江蘇儀徵化纖聯合公司等大型項目。此外,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重載單元列車運煤鐵路的大秦線、亞洲最長的長垣東明黃河鐵路大橋等交通設施的相繼建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尖端科研工程的建成,顯示了我國的科技實力。
發展是硬道理,建設是主旋律。在新中國50多年的歷程中,改革開放20多年中我國建成的重點項目最多,有力地提升了綜合國力,鋼、煤、水泥、化纖等一些工業品産量躍居世界前列。
這20多年間,我國累計修建各種類型的水庫近10萬座,建成灌區5608處,新增煤炭開採能力3.8億噸,天然石油開採能力2.4億噸,煉鋼能力1884萬噸;新建公路122.6萬公里,新建(擴建)港口碼頭吞吐量4.6億噸。長達242公里的重載鐵路大秦線投入營運,舉世矚目的京九鐵路提前鋪通,秦山和大亞灣兩大核電站建成投産,長江三峽和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成功截流。
更為重要的是,2000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突破1萬億美元,從而全面完成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略部署。進入新的世紀,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黨中央領導下,中國人民制定出突出發展主題的“十五”計劃,描繪了神州大地更加燦爛輝煌的前景。
二、一個個重點建設工程,改變了舊中國凋零衰敗的形象,提升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一個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當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廣場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時,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正被世界核彈的陰雲籠罩著。社會主義新中國面臨巨大的考驗,建設強大的國防成為當務之急。
1950年,毛澤東同志作出重大抉擇:我們現在已經比過去強,以後還要比現在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隨後,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工人和解放軍指戰員,隱姓埋名投入到國防重點工程“兩彈一星” 研製中。
1960年11月5日,我國第一枚導彈騰空而起,準確擊中目標。1964年10月16日15時,壯觀的蘑菇雲在羅布泊上空升起,中國從此有了自己的原子彈。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遨遊太空。
1975年11月26日,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並回收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
再回首,中國能有今天在國際上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毛澤東等中國共産黨第一代領導核心在發展國防重點工程上的戰略決策。
黃河被稱為“母親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也是一條洪災頻繁、讓中華民族飽嘗苦難的害河。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把治理黃河作為安邦定國的重要舉措。1952年,毛澤東主席親臨黃河視察,向全國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新中國成立50年來,國家先後投入鉅資,在黃河干流上建成了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三盛公、天橋、三門峽、龍羊峽等8座大型水利樞紐;在支流上修建了160多座大中型水庫;李家峽、大峽、萬家寨、小浪底4座電站正在建設中。在中國共産黨人手裏,這條千百年來桀驁不馴的著名害河,正日漸安瀾,化害為利,造福兩岸人民。
長江中下游的洪災歷來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為消除長江中下游毀滅性洪災威脅,新中國剛剛建立,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就開始勾畫三峽工程的宏偉藍圖。進入80年代,鄧小平審時度勢,針對三峽工程提出:“看準了就要下決心,不要動搖。”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經過科學論證、民主決策,將三峽工程推向正式實施階段。1997年11月8日下午3點30分,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三峽工程是新中國成立50年來所建工程中綜合效益最為巨大的工程。它可有效地控制長江上遊洪水,年平均發電量847億千瓦時,每年可替代5000萬噸左右原煤,將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起到重大作用。
大西南,這片蒼莽高原,孕育著豐富的寶藏,也關山重隔,開發艱難。秦開五尺道、漢鑿朱提道,唐辟石門道、宋掘困馬道……歷朝歷代,山民百姓挖山不止,渴望通達天外世界。然而馬幫的悠悠鈴聲終究無法喚起現代文明的共振,大西南成了貧窮落後的代名詞。
1990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這地無三尺平的地方修建一條鐵路──南昆鐵路,要讓大西南和蔚藍色的大海彼此相連。這不僅是跨世紀的交通工程,更是中國最大的扶貧工程。
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南昆線的修築。江澤民、李鵬、朱鎔基同志先後親臨南昆鐵路建設工地視察並對工程建設作了一系列指示。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激勵築路大軍拼搏大西南,奉獻在南昆,建設工期一再提前,這條鐵路終於在1997年3月18日全線接軌貫通。
伴隨南昆鐵路的建設,南昆通訊光纜、廣西平果鋁廠、總裝機容量達253萬千瓦的天生橋一級和二級水電站等一批國家重點工程先後在沿線開工,貴州盤江礦務局原煤及煤化工、雲南昆陽磷礦及磷化工等大規模改擴建工程開始啟動,從而開創了群落式國家重點工程扶貧的先河。
1950年以來的50年,我國共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7.8萬億元,其中基本建設完成投資7.2萬億元,更新改造完成投資3.2萬億元。這些投資徹底改變了舊中國基礎薄弱、技術落後、部門殘缺不全、分佈極不合理的狀況,建立了門類齊全、佈局比較合理的工業體系。社會生産力極大發展,綜合國力極大增強。國內生産總值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在世界排名第七位。國際經濟地位明顯增強。世界銀行的專家曾評價説:“中國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取得了其它國家用了幾個世紀才能取得的成就。”
三、人民群眾的利益,是中國共産黨追求理想的不竭源泉。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時刻關注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和疾苦。通過一個個重點工程的興建,具體實踐著黨的宗旨。
讓老百姓能吃上飯,是困繞中國政治家們幾千年的一個難題。
西方一些學者也曾多次斷言:中國遇到的一個長期的問題,就是養活不了佔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中國共産黨以她執政50多年來的實際行動和不懈努力,終於成功解決了這一世紀難題:以佔世界10%的耕地解決了佔世界22%的人口吃飯的問題。目前,我國糧食、肉、蛋和水産品等的人均佔有量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我國糧食産量以每年800多萬噸的産量遞增,由1949年的1億多噸增加到1998年的4.9億噸以上。1978年以後的二十年,我國糧食産量連上3億噸、4億噸、5億噸三個臺階。
這其中,就有“豐收計劃”的功勞。1987年3月起,農牧漁業部和財政部共同制定和組織實施了“豐收計劃”,迄今累計增産糧食300億公斤,皮棉8億公斤,油料37億公斤,肉蛋及水産品14.6億公斤,新增産值400億元。“豐收計劃”為豐富城鄉人民的“菜籃子”、“米袋子”作出了重要貢獻。
今天,早已告別了短缺經濟的中國老百姓再也不用為吃飽肚子而操心。中國人正由“吃飽”向“吃好”過渡。為了滿足這種需求,改革開放以來,各級黨委政府狠抓“菜籃子”工程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如今,在冬天,新鮮的黃瓜、西紅柿照樣上桌,“圍著火爐吃西瓜”司空見慣,北方儲存大白菜的地窖已經成為歷史文物。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生動地道出了人民穿衣難的無奈。讓老百姓穿暖、穿好,一直是黨的心頭大事。早在六十年代,黨中央就在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特別列入了4套大化纖裝置,以增加布匹生産能力。在“六五”、“七五”和“八五”連續三個五年計劃中,黨中央國務院又投資36億元,建設江蘇儀徵化纖項目。如今,站在大街上,人們身上的服飾編製成五彩斑斕的風景線:從西裝革履到瀟灑隨意;從超短系列到墜地長裙,那變換無窮的款式,多彩多姿的情調,令人眼花繚亂。告別“一衣多季”走向“一季多衣”成為中國人穿衣的主題。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朝大詩人杜甫,曾經用他哀婉的詩句表達他那個時代所無法實現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關心人民的住房問題,國家投資在城鎮建設了大批住宅。改革開放後,黨和政府通過改造投資方式和借用市場經濟手法,使得住宅建設大幅度增長。從1978年到現在,全國城鎮竣工的住宅面積達到20多億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8.8平方米。1995年開始實施的安居工程,已經解決了246個城市、單位65萬戶居民和職工的住房問題。
經濟發展,對外交流的多了;生活水平高了,出門旅遊的多了。如今,中國人出行選擇的機會多了:飛機、高速公路、快速鐵路等等。現在,鐵路、公路、水運、民用航空、管道,在全國構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運輸網,各種運輸線路總長度現在已達297.5萬公里,比1949年增長了15倍多。
老百姓出行的改善,長江是歷史的證人。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結束了自古以來,長江有舟楫而無橋梁的歷史。可是僅僅在不到10年後,新建成的南京長江大橋作為全世界最長的公路鐵路兩用橋被載入吉尼斯記錄。到90年代,這個記錄又被九江長江大橋刷新,而現在正在建設的蕪湖大橋全長達到10511米,又一次把“前輩”們拋在後頭。據統計,目前在長江已建成和在建的大橋有24個之多……
今年5月25日,江澤民總書記在京宣告: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目標、明確對象、明確措施和明確期限的扶貧開發行動綱領──“八七扶貧攻堅計劃” 順利完成。經過七年的扶貧攻堅,全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減少到3000萬人,佔農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左右。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中央確定的扶貧攻堅目標基本實現。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歷史性成就。
2000年12月31日,世紀交替之時,一位百歲老人──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景溪村的張深蘭感慨萬千地對記者説:“我的一生,前半輩子,饑寒交迫,憂愁接著憂愁;而我的後半輩子,是看不完的神奇,喜悅跟著喜悅!”
偉業長存天地之間,豐碑永佇人民心裏。(新華網 孫傑 潘海平 張未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