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污染防治”是南水北調的關鍵 |
12月24日 17:06 |
|
|
新華網12月月17日電:即將開工的南水北調工程吸引著世人的目光。但調水沿線部分地區的污染已成為影響南水北調的最大隱患。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黃莉新説,“污染防治”是南水北調的關鍵,這一點在東線尤其重要。
我國南水北調沿線的不少江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五類和劣五類水質所佔比例接近70%,污染防治形勢相當嚴峻。據200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説,在南水北調(東線)44個水質監測斷面中,長江江都段、洪澤湖、東平湖和北大港水庫水質較好,滿足三類水質要求。其餘江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是氨氮、高錳酸鉀和石油類。公報説,在南水北調(東線)的不同水質類別中,劣五類水質佔57.1%,五類水質佔11.9%,其他四類水質所佔比例約為30%。
黃莉新説,針對污染問題,在南水北調前期準備工作中,我國提出了“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污,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編制了治污規劃。我國環保“十五”計劃提出,到2005年,將投資88億元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73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83萬噸/日,把南水北調(東線)化學需氧量的入河量控制在10萬噸/年、排放量控制在54.7萬噸/年;氨氮入河量控制在0.9萬噸/年、排放量控制在7萬噸/年;輸水幹線39個控制斷面水質達三類標準,6個控制斷面水質達四類標準。
《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則重點突出了節水優先、治污為本的原則,統籌協調生活、生産和生態用水問題,這是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前提。城市水資源規劃和海河流域水資源規劃,從點到面重點分析了南水北調受水區的缺水量、缺水時間、缺水地區和性質等情況,為確定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工程建設規模提供了重要依據。
|
責編:薛藍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