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普京訪華專題

《中俄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明》(1997年4月)
12月02日 15: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以下簡稱“雙方”),基於發展相互平等信任、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基於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國際社會所負的責任以及對重大國際問題所持的一致態度,特聲明如下:

  一、雙方將本著夥伴關係的精神努力推動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和國際新秩序的建立。雙方認為,二十世紀末的國際關係發生了冷戰結束、兩極體制消逝的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的積極趨勢加快發展,大國之間包括冷戰時期敵對國之間的相互關係發生變化,區域經濟合作組織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呈現多樣化,主張和平與廣泛國際合作的力量進一步增強。要相互尊重與平等互利,不要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要對話與合作,不要對抗與衝突,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成為時代的迫切要求和歷史發展的必然。

  二、雙方主張,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及其他公認的國際法原則應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基礎。各國有權根據本國國情,獨立自主地選擇其發展道路,別國不應干涉。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的差異不應成為發展正常國家關係的障礙。各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成員,任何國家都不應謀求霸權,推行強權政治,壟斷國際事務。要排除經濟關係中的歧視性政策和做法,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加強和擴大經貿、科技、人文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和繁榮。

  三、雙方主張確立新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安全觀,認為必須擯棄“冷戰思維”,反對集團政治,必須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之間的分歧或爭端,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以對話協商促進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通過雙邊、多邊協調合作尋求和平與安全。雙方認為獨立國家聯合體是歐亞地區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指出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簽署的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和相互裁減軍事力量的兩個協定意義重大,可以成為冷戰後謀求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的一種模式。雙方願意促進裁軍進程,強調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和執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重要性。雙方對擴大和加強軍事集團的企圖表示關切,因為這種趨勢有可能對某些國家的安全構成威脅,加劇地區和全球緊張局勢。

  四、雙方一致認為,應加強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的作用,積極評價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所作的努力。認為聯合國作為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最具普遍性和權威性的組織,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其他國際組織無法替代的,確信它應為建立和維護國際新秩序發揮重要作用。聯合國維和努力的重點應放在防止衝突的發生和蔓延上。維和行動只能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決定並必須徵得當事國的同意,嚴格按照安理會授權並在其監督下實施。聯合國安理會根據憲章規定決定採取制裁時,應使制裁造成的損失以及給第三國和鄰近地區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並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執行的情況適時地減輕和取消制裁。雙方願意與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密切合作,為提高聯合國的工作效率而努力。雙方願就聯合國工作的有關問題保持經常磋商,並視情況協調在此方面的各自行動。

  五、雙方強調,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不結盟運動是促進世界多極化、建立國際新秩序的重要力量。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意識增強,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增大,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增加,其崛起將有力地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歷史進程。它們理應在未來的國際新秩序中佔有自己應有的位置,平等地、不受任何歧視地參與國際事務。

  六、雙方滿意地指出,中俄建立和發展平等信任、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順應冷戰後世界形勢和國際關係發展的潮流,完全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於亞太地區及整個世界的和平與安全。中俄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結成夥伴、睦鄰友好、平等信任、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恪守國際法原則,確立不針對第三國的新型長期國家關係,是對建立國際新秩序的重大實踐。雙方願積極利用和加強業已形成的最高級和高層接觸制度,兩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外長定期就雙邊關係和重大國際問題交換意見。雙方本著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和對人類未來的歷史責任感,在國際事務中加強協調與合作。兩國致力於同其他所有國家友好相處、平等合作,為鞏固世界的持久和平和人類的共同進步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七、人類即將步入新的紀元,下個世紀人們將生活在什麼樣的國際秩序之中,這一課題已日益尖銳地擺在各國人民的面前。雙方呼籲世界各國就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問題開展積極對話,並願共同討論就此提出的所有建設性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     俄羅斯聯邦代表

  江 澤 民        葉 利 欽

  (簽 字)        (簽 字)

    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三日于莫斯科


責編:周陽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