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京執政以來的中俄關係 |
12月02日 15:18 |
|
|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退出俄羅斯政壇,普京出任代總統並登上了俄羅斯權力巔峰。普京執政近三年來,俄羅斯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國際戰略環境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但在中俄兩國領導人的共同努力下,中俄關係卻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不斷向前推進。近三年的現實表明,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是針對任何人的“臨時聯盟”,中俄關係的發展具有內在的發展動力,完全符合兩國的國家利益、有益於新形勢下的大國合作。回顧三年來的中俄關係發展,其突出特點表現為:
首先,中俄元首定期會晤機制運轉有效,雙方的理解與信任進一步加強。
20世紀90年代後期,中俄建立了兩國元首定期會晤機制、政府總理定期會晤機制、中俄友好21世紀委員會以及政府各部門、各層次之間的協作機制。這些機制的運轉可以迅速有效地調節矛盾、避免衝突、增強互信、深化合作。
2000年以來,中俄兩國領導人建立了良好的友誼並以更加務實的態度看待兩國關係發展,兩國元首不僅定期會晤,而且“熱線”聯絡不斷,就兩國關係的發展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經常性地交換意見,充分保障了兩國關係的穩步發展。2000年7月5日,在“上海五國”元首杜尚別會晤期間,江澤民主席會見了普京總統,雙方就“上海五國”的發展方向及其他感興趣的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7月17-19日,普京總統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北京宣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俄羅斯聯邦總統關於反導問題的聯合聲明》及其它七個政府及部門間協議。2001年6月14日,江澤民主席與普京總統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上海首次會晤期間舉行雙邊會晤,就兩國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交換了意見。7月15-18日,應普京總統邀請,江澤民主席對俄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併發表了《中俄元首莫斯科聯合聲明》。9月18日,江澤民主席就“9 11”恐怖事件與普京總統通電話。雙方一致認為,恐怖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穩定構成重大威脅,成為嚴重國際公害。在反恐問題上,國際合作非常必要,也非常緊迫。10月20日,江澤民主席又在上海會見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普京總統,就國際反恐形勢下的中俄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
這幾次會晤取得的最突出的成果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簽署和“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明確將雙方永做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的堅定意志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為中俄進一步發展睦鄰友好關係奠定了有力的法律基礎。條約將中俄關係定位為平等信任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集中體現了中俄在發展雙邊關係和國際事務中的廣泛利益。條約的簽署標誌著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進入了不斷充實和深入發展的新階段。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則意味著中俄及中亞國家的安全合作由“邊界安全與信任”模式向“地區安全合作機制”的模式轉變。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一年多來,機制日益完善、合作力度更加深入,在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以及維護地區穩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為國際反恐合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其次,中俄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共同應對新型威脅,雙方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內涵更加豐富。
90年代末,中俄兩國就共同認為,國際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重要威脅,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更把打擊恐怖主義作為重要職能。“9 11”事件後,中俄共同投入到國際反恐當中,在中俄及其他成員國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合作組織比什凱克反恐中心成立並投入運作。中俄兩國在聯合國也為推動國際反恐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反恐日益成為國際活動的重要議事日程的情況下,兩國在國際反恐合作中的戰略協作已經成為中俄關係的重要內容和新的增長點,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內在需求與動力進一步加強。
“9 11”後美俄關係的變化使一些人認為俄羅斯已經完全納入了西方的戰略軌道,中俄關係已經推動了共同對美的戰略基礎。筆者不同意這種片面、簡單的觀點。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不是春秋戰國時期,也不是歐洲國際關係中的“威斯特伐利亞”時代,國際關係已不僅僅是“大國合縱連橫”就可以囊括的。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背景下,大國之間的利益與矛盾相互交織,簡單的營壘觀念早已落後於時代的發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自建立以來就不是針對第三國的,在國際恐怖主義給世界帶來日益嚴重威脅的時刻,中俄關係的改善與兩國同其他國家關係的發展更具有了相容性。可以看到,“9 11”後,不僅美俄相互走近,中美關係也得到了改善,中俄關係更得到了進一步深入。一年多來,中俄兩國領導在會晤和“熱線”交談中,都對對方改善與美國的關係表示歡迎。這表明,中俄美三角關係不是一種簡單的大國制衡,更是一種促進理解與合作的框架。
第三,中俄經濟合作進一步拓展,在21世紀可能實現重大突破。
蘇聯解體以來,中俄經貿關係儘管有所波折,但總體來説還是穩步增長的。雙邊經貿額從1992年的46.3億美元增至2000年的80.3億美元,2001更是突破100億美元大關。今年1到8月,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76.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4%。按照目前的勢頭今年有望達到120億美元。儘管目前中俄經貿額與每年1000多億美元的中美貿易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們不能不看到,這是與俄羅斯的整體外貿形勢相聯絡的。2000年俄美貿易額也不過80億美元,中俄經貿合作與之相比並不遜色。
儘管目前中俄經貿額還相對較小,但兩國經濟合作已具備了較為紮實的基礎。
(1)中俄經濟合作已經具備了可靠的機制保障。為推進中俄兩國的經濟合作,兩國建立了總理級定期會晤機制,成立了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該委員會下設經貿合作分委會、銀行合作分委會、交通運輸合作分委會、能源合作分委會、科技合作分委會、通信和信息技術合作分委會等下屬機構,全方位地推動中俄經濟合作發展。
(2)中俄兩國領導人高度重視雙邊經濟合作,為21世紀雙邊經貿關係發展確定了優先方向。《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規定,“雙方將在互利的基礎上開展經貿、軍技、科技、能源、運輸、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術及其它雙方共同感興趣領域的合作,促進兩國邊境和地方間經貿合作的發展,並根據本國法律為此創造必要的良好條件。今年8月21-23日,中俄總理舉行了第7次定期會晤。簽署了《中俄總理第七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紀要》、《中國人民銀行與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關於邊境地區貿易的銀行結算協定》、《中國工商銀行向俄羅斯對外貿易銀行提供2億美元出口買方信貸框架協議》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兩國總理商定,今後一段時期雙方要的合作重點是:優化商品貿易結構,提高高科技、機電産品及其他高附加值商品的貿易比重;加大經濟技術和投資合作力度、完善貿易服務體系,通過發展先進形式的經濟聯絡,使兩國經貿合作更加符合國際規範;強化中俄能源合作,協調實施有前景的能源項目。目前要加快審批建設從俄安加爾斯克到中國大慶的石油管道項目,使其儘快進入初步設計階段。雙方還將加強在“西氣東輸”項目上的合作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深化運輸領域的合作,加強雙方交通部門的協調;積極開展科技合作,促進兩國科研機構的接觸,推動聯合科技園區的發展;深化航天合作,在落實已確定的優先合作項目的同時,開始研究未來新的合作項目;擴大兩國銀行間的合作,為雙方各領域的經貿合作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務;開展信息通信領域的合作;深化航空航天合作。這表明,在繼去年中俄總理第6次定期會晤使中俄經貿合作進入“快行道”後,中俄經貿合作又開始了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高的轉變。
(3)參與多邊經濟合作將成為中俄經濟合作深化的重要途徑。目前,中俄都是APEC成員,在此框架下加強經濟協作已被兩國政府視為拓展雙邊合作領域的重要補充。隨著中國加入WTO和俄羅斯“入世”進程的加快,中俄將在全球貿易體制中尋求更多的合作機遇。著眼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和俄羅斯經濟的復興,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中俄經貿合作可以成為促進兩國經濟振興、保障經濟安全的重要手段。
12月1-3日,普京總統將再次訪華,兩國領導人將深入總結中俄關係十年發展的經驗,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在21世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馮玉軍博士)
|
責編:周陽 來源:中國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