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13年經濟盤點展輝煌畫卷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11月06日 14:50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城市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城市綜合實力進一步加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一、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化水平顯著提高


  90年代初以來我國城市化水平得到了較大的發展,1990年到2001年11年期間,我國地級城市數量由188個增加到269個(除特別説明,本文數據指地級及地級以上城市的市轄區數),市區非農業人口超百萬的特大城市由31個增加到41個。城市覆蓋的面積達408.9萬平方公里,比1990年增加了219.2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比重由1990年的20%增加到42.6%。

  2001年城市市轄區總人口30400.9萬人,比1990個增長69.5%,其中非農業人口17753.3萬人,比1990年增長51.9%。2001年市鎮總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比重達37.7%,比1990年提高了11.3個百分點。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已成為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主要目的地。據公安部2001年統計,全國城市共吸納了暫住人口4744.3萬人,佔城市總人口的8.5%。在有些城市,外來人口已經遠遠超過了本地人口。近幾年來,我國城市全面實施城鄉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寬了城市發展急需的各類人才進城落戶的條件,有些地方還推行了投資、買房可落戶的政策,確立了以居住地和就業為原則,實行以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為落戶基本條件的戶口準遷制度。城市基礎設施的更新、城市吸納能力的增強,使得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動成為可能,也為城市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後備支援。

  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以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群、城市帶進一步發展壯大。較具規模的有以北京、天津、大連、青島為中心的環渤海城市群,以上海、蘇州、無錫、南京、杭州、寧波等城市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中山等城市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這些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較高,經濟發達,城市配套設施齊全,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的動力源。

  
二、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結構明顯改善


  2001年,全部地級以上城市國內生産總值(不包括市轄縣,下同)由1990年的6708億元,增加到55057億元,增長3.9倍,年均增長達15.5%城市經濟的增長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城市自身實力的增長;另一方面是城市數量的擴張。佔全國的比重由1990年的36%上升到2001年的57.4%,提高了21.4個百分點。

  2001年城市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4175.4億元,是1990年4倍。年均增長13.4%。地方財政預算內支出5222.4億元,其中科學教育事業費支出佔地方財政預算內支出的比重為13.8%。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97125 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年末餘額42992億元,是1990年的13.8倍。

  1990年我國市轄區國內生産總值超過200億元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4個城市。到2001年達到了45個城市,其中9個城市超1000億,依次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武漢、杭州、瀋陽、大慶。

  2001年全部城市市區人均國內生産總值18322.9元,是1990年的4.8倍,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倍。1990年人均國內生産總值超萬元的城市僅有4個,分別為經濟特區深圳、珠海、石油城市大慶及克拉瑪依,2001年達到164個,其中超2萬元的城市有58個。它們是:深圳、大慶、克拉瑪依、東營、玉溪、珠海、寧波、盤錦、廣州、廈門、上海、東莞、無錫、惠州、江門、大連、佛山、福州、威海、杭州、溫州、蘇州、青島、泉州、北京、中山、南京、長沙、鎮江、南通、秦皇島、濟南、石家莊、鞍山、常州、長春、海口、昆明、十堰、成都、濮陽、天津、瀋陽、淄博、紹興、株洲、三明、揚州、煙臺、馬鞍山、漳州、白銀、哈爾濱、泰州、鄂爾多斯、荊門、岳陽和蕪湖。

  隨著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城市經濟結構得到了調整,城市第三産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2001年城市第一、二、三産業的增加值為2630.7億元、27432.3億元和24993.9億元,分別比1990年增長3.5倍、4倍和6.7倍。第一、二、三産業增加值的結構比重由1990年的6.6:60.4:33 調整為2001年的4.8:49.8:45.4 。與1990年相比,第一産業和第二産業的比重分別下降1.8和10.6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比重則提高了12.4個百分點。第三産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城市功能得以進一步完善和增強。

  
三、城市工業經濟發展走上高速發展之路


  90年代,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實施,特別是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後,城市工業發展走進一個持續、快速、穩定增長的新時期。2001年城市國有及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企業共有81521個,其中:內資企業60499個,外商及港澳臺企業21022個,共實現産值61869億元。其中內資企業工業總産值40814億元,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實現21054 億元。共實現銷售收入60928 億元,利稅7311.6億元,分別佔全國66%和72.5%。

  1990年以來,我國城市工業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電子信息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産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産生了如中國普天、海爾、聯想、上海廣電、TCL、熊貓、長城計算機、華為、海信、長虹、上海貝爾、北大方正、中興通訊股份公司等一大批電子信息産業的大型企業,其中普天、海爾的銷售總額突破了600億元。

  幾年來,隨著工業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城市工業在鋼鐵、石油、汽車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誕生了一批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正在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而努力。

  
四、國內貿易繁榮興旺,對外開放發展迅速


  90年代,城鄉消費品市場一直保持貨源充足,商品消費日益活躍。新建了許多大型商場、各種專業市場和批發市場。2001年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1737.5億元,比1990年增長5.6倍,年均增長18.7%。批發零、貿易業商品銷售商品總額42671億元,比1990年增長11.4倍。2001年,我國城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企業數17504個,其中零售業發展尤為迅速,共有百貨商場1983個,超級市場1025個。平均11530戶就有一個規模性的零售企業。90年代以前長期困擾我國的“短缺經濟”已經得到了有效治理,幾十年的賣方市場全面讓位於買方市場。

  對外開放發展迅速,2001年城市共新簽利用外資協議(合同)項目17789個指外商和港澳臺直接投資,協議外資金額54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07.6億美元,分別比1990年增長10.6倍和17.3倍。2001年已投産(營業)企業數達69106個,從業人員722萬人。

  在逐步開放了4個經濟特區,14個沿海開放城市和海南省,以及長江、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後,我國又先後開放了18個省會城市,6個沿江城市、13個沿邊城市。初步形成了由沿海到內地到邊疆全方位開放的格局。

  2001年中國能夠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我國長期的國際合作和對外開放是分不開的。90年代以來,一大批國際上的知名的、有實力的跨國公司、大財團,如摩托羅拉、愛立信、西門子、寶潔、惠普等紛紛來華投資建廠,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對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解決當地的就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廣州市,世界500強中已有99家設立了以製造業為主的投資項目,投資總額為34.89億美元,其中不少代表了當今世界的先進水平,如最新版的本田雅閣車型、德國西門子投資生産的傳輸設備和控制設備、摩托羅拉投資參與生産的金鵬移動通訊系統,愛立信電信工程公司在華南地區全面負責中國移動通信設備的技術服務等等。

  
五、城鎮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居民收入也得到了快速增長。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90年增長3.5倍,年均增長14.8%。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也發展了顯著變化,已基本由生存資料轉向發展型資料和享受型性資料。2001年底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7.9%,比1990年下降了16.3個百分點。在娛樂、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居住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城鎮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的消費上升。80年代的消費熱點商品,如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已全面更新換代,取而代之的是品質更佳、功能更全的新産品,如彩電,現今市場上流行的是高清晰度、數字式的純平彩電、背投彩電,已遠非80年代電視機所能比擬的了。新一批的消費熱點商品,如手機、DVD影碟機、家用多媒體電腦、家用中央空調、汽車等已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

  城鎮居民的居住條件明顯改善。90年代後期城鎮居民逐漸成為了住房投資和消費的主體,大大加快了我國城鎮住房市場化進程。2001年,城市個人購房佔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的89.23%,比1995年的53%和1985年的14%,分別提高36個百分點和75個百分點;廣西、海南、重慶、吉林、湖南、天津、江蘇7個省市個人購房比例超過95%。2001年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為15.7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6平方米。住上成套樓房的家庭佔到72.7%,比1990年上升了28個百分點。有浴室或廁所的家庭佔75%,比1990年上升23個百分點。入住兩居室以上單元配套樓房的家庭逾2/3,使用煤氣或液化石油氣的家庭也達70%以上;絕大多數家庭都能獨自享用自來水和廚房。上海、北京、天津等超大城市的居住條件也有較大程度的改善,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分別達到17.3平方米、17.6平方米和17.8平方米。

  
六、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為了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也是為了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各城市大力發展和改造城市的軟、硬體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運輸能力有較大提高。90年代我國建成並投入使用了一批交通重點投資項目,如京九鐵路、大秦鐵路二期工程、廣深高速鐵路、京滬高速公路、濟青高速公路、京深高速公路、珠海機場等。“九五”末期,全國鐵路總營業里程達到6.8萬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1.3萬多公里,繼俄羅斯、德國之後名列世界第三位,分別比1990年增加1.5萬和0.6萬公里。2001年全國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已經達到1.9萬公里,總長度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後鐵路連續四次提速,大大緩解了客貨運輸的供求矛盾。2000年我國共有民航機場129個,比1995年增加11個,航線1120條,比1995年增加323條,航線里程151萬公里,比1995年增加39萬公里。2001年城市貨運總量達55.6億噸,比1990年增長48%;客運總量56億人次,增長56%,其中民航貨郵運量186萬噸,比1990年增長4.3倍,民航客運總量6275萬人次,增長3.1倍。

  ——郵電通訊業發展迅速。郵電通信業作為信息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廣泛地進入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中國國民經濟基礎産業中發展最快的産業之一。2001年電信業務總量完成3953.2億元, 電信業務收入完成3571.9億元,郵電局(所)數達21702處。家用電話、移動電話、IP電話業務發展突飛猛進。城市每百人擁有電話機數從1990年的4.3部增長至2000年39.2 部;九十年代後發展起來的移動電話網已覆蓋了全國95%以上的縣市,用戶數超過1億4千萬戶,躍居世界第1位。目前我國的移動通信網、數據網及IP電話業務與9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通移動漫遊業務;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互聯網漫遊業務。

  中國現有3500萬網絡用戶,並仍以驚人的速度發展。隨著家用電腦和寬帶上網的不斷普及以及上網費用的不斷下調,互聯網和它帶來的方便正改變傳統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市內交通設施得到明顯改善。2001年城市年末鋪裝道路面積達17.8億平方米,人均鋪裝道路面積5.8平方米,分別比1990年增長2.1倍和80%。年末實有公共汽(電)車營運車輛達20.4萬輛,增長2.7倍。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幾個城市的地鐵已先後建成通車,南京、武漢、長春、瀋陽、大連、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也都在準備上馬。全部地鐵總里程已達88.99公里,大大緩解了這幾個城市的交通狀況。城市出租業發展迅速,2001年城市出租車總數達75.7萬輛,比1990年增長6.3倍。“打的”已成為普通老百姓出行的一個重要輔助方法。

  ——城市綠化工作得到加強。21世紀中國將進入城市化水平更高的“城市世紀”,這將使本來就已經短缺的資源和脆弱的環境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發展綠色經濟、倡導綠色文明、推廣綠色生活方式、營造綠色城市環境是每個城市發展的首要選擇。據世界銀行提供的報告,1985年中國城市生態赤字為21.6%,1990年為19.5%,1995年為13.8%,1999年為10.65%,數字表明中國的城市環境正在逐步向好的方面轉變,這也是中國之所以能夠提出發展綠色城市的基礎。2001年底,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已達53.1萬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0.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3平方米。建設部于1992年在全國開展了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活動,其目的就是要以城市為中心,從綜合角度出發,提高城市綠化水平,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到目前為止,已有29個城市獲得了這一稱號,分別為:北京、合肥、珠海、杭州、深圳、馬鞍山、威海、中山、大連、南京、廈門、南寧、青島、濮陽、十堰、佛山、三明、秦皇島、煙臺、江門、惠州、茂名、肇慶、海口、三亞、襄樊、石河子、常熟、長春。這些城市的平均綠化覆蓋率達38.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7.2平方米,大大超過城市平均水平。

  90年代以來,我國城市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著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城市第三産業發展不足。由於受“服務行業不創造價值”觀念的影響,我國第三産業的發展一直處於滯後狀態。目前,經濟發達國家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民生産總值一般在60%以上,第三産業從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一般也佔60%左右,部分城市的比重甚至超過了90%。相比之下,我國城市第三産業不僅比重小、水平低,而且結構不盡合理。2001年,城市國內生産總值中第三産業增加值只佔45.4%,從業人員佔總就業人數不到48%。第三産業還是以傳統行業如商業、飲食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為主,而在金融、保險、信息諮詢、科技服務等新興行業中則比較落後。

  二是城市環境問題不容樂觀。近年來,我國城市環境保護取得了明顯成績,環境污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控制,部分城市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總的形勢仍然相當嚴峻。大氣和水體污染依然嚴重,63%的城市空氣質量超過國家二級標準,65%的城市污水未經處理;垃圾污染日益突出,生活垃圾處理率僅為60%。總體上看,環境污染嚴重的狀況沒有得到明顯改觀。因此,必須切實加強城市環境保護工作,努力改善環境質量。城市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一方面,要嚴格控制污染源,減少污染物排放。進一步調整城市産業結構,關停、搬遷污染嚴重的企業;大力控制廢氣、廢水、固體垃圾的排放;優化能源結構,積極推行清潔燃料。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快治污設施建設,增強污染治理能力,重點加強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建設,提高污水和垃圾處理率。同時,要依法加強城市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城市環境也非短期能夠改變的。全國城市中,空氣總懸浮顆粒普遍超標,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水平較高,大城市汽車尾氣污染趨勢加重,氮氧化物已成為城市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城市水質量呈現加快惡化趨勢。據1996年的統計,78%的城市河段不適宜作飲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我國城市缺水問題也日趨嚴重,目前全國662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110個城市嚴重缺水,北方一些城市被迫限量供水。水資源短缺嚴重影響著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解決城市缺水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任務。

  三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近年來,我國大多數城市都非常注重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也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基礎過於薄弱,投資大、效益低等特點,我國城市存在著基礎設施發展滯後且不平衡的情況。尤其是與一些發達國家的城市相比,差距還很明顯。2001年,城市每萬人擁有公共汽(電)車只有6.7輛,人均鋪裝道路面積5.8平方米,都落後於經濟發展的需要。


責編:小荷   來源:國家統計局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