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13年經濟盤點展輝煌畫卷

城鎮居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
11月06日 14:29

  黨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産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本世紀末(2000年),使國民生産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産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在改革的康莊大道上,城鎮居民生活正沿著“溫飽—小康—富裕”的既定目標穩步前進。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前(1978-1989年)為第一階段,在小平同志的指引下,黨中央撥亂反正,國家步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市場供應大為改觀,基本上扭轉了過去那種消費品長期嚴重匱乏的局面,城鎮居民生活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第一步戰略目標。1988年,由於持續的通貨膨脹引發了擠兌、搶購風,進而又經受了國內外政治風波的考驗,城鎮居民生活受到影響,連續幾年城市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甚至出現下降的現象。1989-2001年為第二階段,十三屆四中全會確立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特別是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後,我國加快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步伐,保持了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城鎮居民生活水平整體進入小康階段,提前實現第二步發展目標,為下一步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城鎮居民收入水平持續增長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城鎮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收入增長幅度遠遠高於1978年以前的30年。改革20多年中,特別是1989-2001年間城鎮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又明顯高出1978-1989年。調查資料表明,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增長4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倍,年均增長率達到7.1%,遠遠高出1978-1989年5.6%的年均增長率。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遵照小平同志“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的精神,我國加快了從計劃經濟逐步轉化為市場經濟的步伐,隨著産業結構升級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城鎮居民開始轉變就業觀念,多種形式就業和自謀職業已被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所接受。收入來源多元化,促進了城鎮居民家庭收入的大幅度增長。

  (一)城鎮居民家庭中國有、集體職工人數減少,收入比重下降。2001年,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戶就業人口1.65人,其中國有經濟單位職工 1.17人,集體單位職工0.17人,分別比1989年減少0.32人和0.25人,國有、集體單位職工佔家庭就業人口的比重從1989年的95.6%下降到81.2%。其他經濟單位職工、個體就業和其他就業人員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由於國有、集體職工人數的減少,2001年城鎮居民家庭收入中,按家庭人口平均(下同),來自國有、集體單位的收入4062元,比1989年增長3倍,收入比重從1989年的73.6%下降到58.8%。

  (二)隨著産業結構的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城鎮居民家庭中個體勞動者逐年增加,家庭收入中個體勞動收入增長明顯。2001年,城鎮居民家庭中平均每百戶擁有個體勞動者16人,比1989年增長4.3倍。其中個體經營者10人,個體被雇者6人。按家庭人口平均,來自個體勞動者的收入400元,同比增長18.8倍。其中個體經營者凈收入274元,個體被雇者收入126元。

  (三)就業形式更加多樣化。2001年,家庭收入中人均從事第二職業或從事其他零星勞動的收入215元,比1989年增長8.8倍;離退休人員再就業收入71元,增長3.9倍。

  (四)就業渠道不斷拓寬,就業觀念發生變化。國有企業“鐵飯碗”被打破,外資、合資企業成為年輕人就業的新寵。2001年城鎮居民收入中,來自其他經濟類型職工的收入314元,其他就業者收入37元。

  (五)完善分配結構和分配方式,改變單一的按勞分配為按生産要素分配。2001年,城鎮居民家庭收入中按家庭人口平均勞動收入5099元,比1989年增長3.7倍,勞動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比重從1989年的73.8%下降到68.7%。除勞動收入以外,還有財産收入135元,轉移收入1669元。

  (六)人口老齡化帶來了城鎮家庭中離退休人口的增加以及離退休金比重的擴大。2001年平均每戶城鎮家庭中有離退休人口0.45人,比1989年增加了0.21人。也就是説,12年前城鎮家庭平均每四戶有1個離退休人口,而目前差不多平均每兩戶就有1人。由於離退休人口的增加,以及近年來國家不斷提高離退休人員的待遇,城鎮家庭收入中人均離退休金1273元,比1989年的112元增長10.4倍,離退休金佔家庭收入的比重從1989年的8.1%增加到18.4%。

  
二、消費質量逐年提高,消費結構發生變化


  隨著收入的增長,城鎮居民生活消費也發生巨大的變化。1989年以前屬於供給式消費向溫飽型消費發展的模式,1989年以後則是由溫飽型消費向小康型消費的發展過程。

  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309元,比1989年增長3.4倍,比1981年增長10.6倍。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

  (一)食品消費質量提高、品種豐富,恩格爾系數(食品消費比重)逐年下降

  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食品支出2014元,比1989年增長2.1倍。食品消費水平由過去簡單的吃飽吃好,轉變為品種更加豐富,營養更加全面,消費質量逐年提高。

  由於食品消費品種的日益豐富,以及在外飲食的增加,糧食消費比重減小,購買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糧食支出188元,比1989年增長1.3倍,佔食品支出的比重從1989年的12.4%下降到9.3%。糧食購買量下降明顯,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糧食79.7公斤,同比下降40.5%。

  肉、油、蛋、奶等動物性食品消費顯著增加,營養結構有所改善。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食用油8.5公斤,比1989年增長37.5%;購買牛羊肉3.2公斤,增長16.1%;購買家禽7.3公斤,增長1倍;購買蛋類11.1公斤,增長7.4%;購買鮮奶11.9公斤,增長1.8倍。購買豬肉16公斤,魚蝦5.6公斤,比1989年略有減少。

  鮮菜、鮮瓜果消費品種繁多、跨越了地域和季節的限制。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提高,城鎮居民越來越有口福,大棚蔬菜、南方的鮮菜、水果,甚至國外的水果等琳瑯滿目,舉不勝舉,一年四季鮮菜、鮮瓜果不斷。北方地區再也見不到白菜、土豆吃半年的現象。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幹鮮瓜果60公斤,比1989年增長44.8%;購買鮮菜115.9公斤,由於白菜、蘿蔔等大路菜購買量的減少,以及家庭儲存過程中的損耗的減少,因此購買量下降19.9%,但實際消費量特別是消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費中各種食物的成品半成品購買量不斷增加,大大減輕了居民的家務勞動負擔。許多家庭在過年過節以及宴請親朋好友時都選擇到飯館,城鎮居民在外飲食逐年增加,2001年達到人均314元,比1989年增長4.7倍。

  恩格爾系數(食品消費比重)逐年下降,標誌著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恩格爾系數是國際上衡量生活質量的一項綜合指標,它客觀上反映了不同收入不同價格水平下各國居民的生活狀況。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用恩格爾系數判定生活發展階段的一般標準:60%以上為貧困,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一般為20%左右。1981年我國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56.7%,1989年降到54.5%。進入90年代,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1994年首次跌破50%大關,2001年降到37.9%。

  (二)衣著消費增長較緩,消費比重略有下降

  溫飽問題解決以後,城市居民的衣著消費成為美化生活的一種方式。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衣著支出534元,比1989年增長2.6倍,衣著消費佔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從1989年的12.3%下降到10.1%。

  衣著消費中時裝化、名牌化、個性化傾向更加明顯,成衣化傾向成為主流。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服裝支出364元,比1989年增長6.2倍;購買衣著材料支出21元,同比下降26.8%。

  (三)用品消費增長逐年減緩,消費熱點難以再現

  改革以來城鎮居民生活變化最為顯著的就是用品消費,特別是耐用消費品購買量的變化。改革前期的“三轉一響”“老四件”(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和收音機),改革初期的“新六件”(彩色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電風扇和照相機)一度曾供不應求,成為居民消費和廠家生産的熱點。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市場秩序逐漸好轉,居民需求逐漸得到滿足,短短的十幾年中耐用消費品市場從萌芽期到發展期,很快又進入飽和期,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2001年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121台,比1989年增長1.3倍;電冰箱82台,增長1.2倍;洗衣機92台,增長21%;電風扇171台,增長32.6%;照相機40架,增長1.3倍。另外還有影碟機43台,錄放像機20台,組合音響24台,家用電腦13台,因此錄音機的擁有量同比下降了27.1%。

  由於主要耐用消費品的逐步飽和,城鎮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費特別是購買耐用消費品支出增長勢頭逐年減緩,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耐用消費品支出390元,比2000年下降3.9%,消費比重從1989年的11.6%下降到7.3%。

  (四)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城鎮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

  實現溫飽以後,住房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各級政府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努力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條件,居民的居住環境、住房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加大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延續了幾十年的實物性、福利性分房體制徹底結束,住房分配貨幣化制度正全面實施,更加促進了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的步伐。

  據抽樣調查資料,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14.1平方米,比1989年增長53.3%;城鎮居民家庭中人均居住面積低於4平方米的擁擠戶從1989年的5.7%下降到0.8%;住房中有自來水的家庭從1989年的79.8%增長到95.2%,有廁所浴室的家庭從1989年的43.3%增加到80.7%;使用空調或暖氣取暖的家庭從1989年的23.9%增加到48%;使用管道煤氣、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作為燃料的家庭從1989年的37.6%增加到78.7%。

  到2001年底,城鎮居民家庭中居住在單元配套式住房的家庭佔73.7%,其中一居室5.4%,二居室40.2%,三居室24.9%,四居室及以上的家庭為3.3%;有84.6%的家庭家中裝有電話,平均每百戶還有34部移動電話。

  由於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發展,到2001年年底,有81.2%的城鎮居民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或部分産權的房改房,比1989年增加61個百分點;租房的家庭從1989年的79.9%減少到18.5%。

  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居住方面的消費支出548元,比1989年增長7倍,其中建築材料費75元,增長2.2倍;房租112元,增長11.7倍;水費37元,增長11.2倍;電費141元,增長9.8倍;燃料費118元,增長4.8倍。居住支出佔消費支出的比重從1989年的5.7%增長到10.3%。

  (五)交通通信消費增勢迅猛,成為持續增長的消費熱點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城鎮居民家庭消費中發展變化最大的就是交通和通信。改革初期,城鎮居民的交通方式只有自行車和公共汽車,通信方式只有郵信和電報,交通通信消費支出很少。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費支出457元,比1989年增長21.6倍,佔消費支出的比重從1989年的1.7%增加到8.6%。其中購買家庭交通工具支出53元,交通燃料費支出9元,交通工具維修服務費17元,出租汽車費22元,其他交通費74元;購買通信工具支出55元,電信費支出221元,郵費和其他支出6元。

  (六)教育支出增長顯著

  經濟學理論中將居民消費劃分為三個層次:生存、享樂和發展。“生存”為最低層次,主要是指衣食消費,“發展”為最高層次,主要包括教育、健身、環境等方面的消費。目前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層次處於享樂和發展之間,教育消費發展前景看好。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隨著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推進,居民家庭教育投資觀念不斷加強,子女上學要上好學校,課外還要學外語、學電腦、學音樂等等,成年人工作以後也不放棄繼續深造,出國留學熱引來許多發達國家的青睞,紛紛打入中國爭奪教育消費市場,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增長顯著。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消費支出(包括書報雜誌)461元,比1989年增長10.2倍,消費比重從3.4%增加到8.7%。其中學雜費支出308元,同比增長11.2倍;託兒費支出22元,增長3.2倍;書報雜誌費64元,增長5倍。還有成人教育和其他教育支出68元。


責編:小荷   來源:國家統計局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