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13年經濟盤點展輝煌畫卷

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10月23日 17:26

  農村實行改革以來,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巨大的變化,取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糧食生産連上新臺階,目前已基本形成5億噸的綜合生産能力,從而結束了糧食等主要農産品供求長期短缺,實現總量供求平衡,豐年有餘。農村非農産業快速發展,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農村居民生活整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向小康的歷史跨越。中國農業用佔全世界約10%的耕地解決了佔全世界21%人口的吃飯問題。

  
一、建立並完善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歷史性轉折,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做出了加快我國農業發展的決定。農民在實踐中創造了以家庭經營為主要形式的聯産承包責任制。至1983年底,全國已有1.75億農戶實行了“大包乾”聯産承包責任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94.5%。農業生産在經歷1980-1984年超常規增長以後,1985-1988年農業增長速度明顯趨緩,農村經濟結構及農産品流通體製成為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制約因素,在這一階段重點進行了農産品流通體制改革,將農産品統購統銷改為合同定購與市場收購的“雙軌制”,除棉花等少數品種外,其它農産品價格全部放開,由市場調節供求。對農村産業結構進行調整,鼓勵鄉鎮企業發展,對其它農村非農産業和多种經營也實行鼓勵政策,並對農村勞動力的流動放鬆了限制。

  在1989-1992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農村改革著重圍繞提高農業生産能力、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來進行。首先是在糧食購銷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糧食銷價,1991-1992年提價幅度達140%,基本上使糧食購銷同價。其次是大力發育農産品市場,從1990年國家在鄭州建立小麥批發市場開始,先後在全國建立了9個區域性批發市場和一大批綜合和專業的批發市場,從而使絕大部分農産品由市場調節代替了計劃調節,農産品市場體系初步建立。農業和農村經濟從此步入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的新時期。

  1993年以來,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方面,主要以完善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促進農村穩定為核心,給農村各項經濟制度以法律確認,先後頒布《農業法》、《農業技術推廣法》、《鄉鎮企業法》、《種子法》等法律,以及一系列涉及農村經濟發展、農民負擔、農村文教衛生的法規和條例。在農村經濟制度建設方面,主要進行土地承包延期工作,將土地的二次承包期延長30年,新一輪土地承包關係確立;進一步深化和完善糧棉流通體制改革,並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糧棉流通體制改革政策;國家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劃”。

  1998年10月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認真總結了20年來農村改革的基本經驗,對農業和農村經濟跨世紀發展的目標和方針做出了全面的闡述,為新世紀的農村改革與發展提出了行動綱領。

  從1978年以來,中國農村進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其中有兩個方面改革是最為重要的。一是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使生産關係適應生産力發展的需要;二是突破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束縛,將市場機制逐步引入到農業和農村經濟,從而建立起符合實際的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農村改革促進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加強了農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地位,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


  農業生産在制度與技術創新中穩定增長,在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的條件下,生産出的農産品不僅滿足了近13億人口的生活需要,也基本滿足了工業生産對農産品原料的需求,並且還有部分農産品出口。農村非農産業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隨著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中國農村正在由傳統的農業經濟向現代的農村經濟轉變。

  (一)農業生産穩定增長,主要農産品供求實現了總量平衡、豐年有餘

  2001年農業增加值達14610億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1.85倍,比1989年實際增長60.4%。農業生産總體上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

  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提高,實現糧食等主要農産品供求由短缺向總量供求平衡、豐年有餘的轉變。1989年以來,中國糧食生産連上4.5億噸、5億噸兩個臺階。糧食産量于1996年突破5億噸大關,提前實現“九五”計劃確定的糧食産量目標,在1996-1999年間糧食生産連年豐收,四年間年平均産量超過5億噸,表明我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臺階。糧食供求實現由短缺向總量平衡、豐年有餘的歷史性轉變,目前國家糧食儲備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000年、2001年的糧食産量受嚴重旱災和結構調整因素的影響減産,2001年産量仍達到了46218萬噸,比1989年增長13.4%。棉花生産在適應紡織工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受到出口及庫存變化的影響,年際間産量波動較大,但供需仍然達到了總量平衡有餘;油料産量穩步增長,2001年産量達到2865萬噸,比1989年增長1.21倍,年均增長6.8%;肉類總産量2001年達6334萬噸,比1989年增長1.41倍,年均增長7.6%;漁業快速發展,2001年水産品産量已達4381萬噸,比1989年增長2.8倍,年均增長11.8%。

  農産品産量的不斷增長,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生産生活資源,大大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質量。2001年,肉、蛋、奶、水産品的人均佔有量分別達到49.8公斤、18.3公斤、8.1公斤和34.4公斤,分別比1989年增長1.12倍、1.86倍、1.38倍和2.44倍。

  (二)新一輪農業生産結構調整給農業增添活力和後勁

  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經濟結構進行了一次根本性的調整,這就是改變以糧食為綱,貫徹決不放鬆糧食生産、積極發展多种經營的方針,實行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這次結構調整,使農村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種植業、鄉鎮企業都有了很大發展。近年來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受資源與市場雙重約束的新階段,突出地表現在農産品價格持續低迷,農業生産效益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為了適應新階段變化的要求,農業生産以市場導向,依靠科技進步,著力調整和改善農産品的品種、品質,發展高産優質高效農業,提高農業適應市場能力和綜合經濟效益,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經過幾年的努力,農業生産結構調整所發揮的作用漸漸顯現。從農、林、牧、漁業佔農業總産值的比重看,農業比重不斷減小,畜牧業、漁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2001年,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在農業總産值中的比重分別為55.2%、3.6%、30.4%、10.8%,與1989年相比,農業所佔比重下降了7.6個百分點,牧業、漁業則分別上升了2.8和5.5個百分點。從各業內部看,種植業中大宗農作物調整力度較大,優質農産品發展迅速, 2001年我國優質專用小麥麵積佔小麥總面積已達25%;優質水稻面積約佔水稻總面積的50%以上,優質油菜面積佔油菜總面積的比重超過57%;優質專用玉米、水果“高接換種”、無公害蔬菜等優質農産品開發進程加快。種植業生産正逐步向專業化分工、區域化生産方向發展。全國已初步形成東北的大豆、玉米帶;黃淮海地區花生帶、小麥帶;長江流域油菜帶;新疆棉花産業帶。據統計,2001年位於黃淮海地區的河北、安徽、山東、河南四省小麥種植面積佔全國小麥麵積的比重約52%,小麥産量佔全國的62%。

  畜牧業生産適應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需要,由偏重數量增長向數量和質量並重的方向轉變,畜産品結構逐步優化。豬肉在肉類産量中的比重由1989年的80.8%下降到2001年66.1%,牛、羊肉的比重分別由1989年的4.1%、3.7%上升到2000年的8.7%和4.6%,草食性家禽和家畜的比重不斷增加。優質品種普及率提高,特種養殖規模擴大。據有關部門統計,“九五”時期,豬牛羊的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90%、30%和55%。

  漁業生産結構調整重點是增加名特優新水産品的養殖面積和産量,從保護和利用資源的角度出發,近幾年來漁業生産減少捕撈,進行伏季休漁。與1989年相比,2001年水産品總産量中,養殖産量比重提高12.3個百分點。

  為保護生態環境,保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啟動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並開始實施中西部地區的退耕還林(草)戰略性結構調整。2001年完成造林面積495萬公頃,其中,重點生態工程造林331.4萬公頃。

  (三)農村非農産業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

  農村改革以來,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農村非農産業異軍突起,1987年鄉鎮企業總産值首次超過農業總産值,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1989-1991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鄉鎮企業發展速度出現徘徊。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國家出臺一系列支持和鼓勵鄉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鄉鎮企業再度出現高速增長。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鄉鎮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宏觀環境日益嚴峻,通過加快體制創新,依靠科技進步,鄉鎮企業逐步實現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化增長方式轉變,繼續保持了持續穩定發展的好勢頭。據農業部鄉鎮企業局統計,2001年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29356億元,比改革之初的1978年增長近140倍,比1989年增長13.1倍。1989—2001年年均增長24.7%,佔到國內生産總值凈增部分的34.5 %。農村非農産業的發展,一方面優化了農村就業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另一方面推進了國家工業化、城市化進程。2001年,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中,農業(農林牧漁業)所佔的比重為67.3%,非農産業所佔比重為32.7%,非農産業所佔比重比1989年上升了11.9個百分點。農民從事非農産業所得到的純收入由1989年142.4元提高到2001年的1066.4元,增長6.4倍。農民人均非農産業純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由1989年的23.7%提高到2001年的44.7%。

  農村非農産業尤其是鄉鎮工業的發展改變了我國工業的佈局。據鄉鎮企業局統計,2001年鄉鎮企業工業增加值達20315億元,比1989年增長12倍,年均增長23.8%,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47.8%。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發達地區出現城市工業和農村工業優勢互補、産業協調發展的格局,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道路。農村工業化帶動了農村城鎮化發展。各類鄉鎮工業小區的建設與完善,促進了農村第三産業的發展,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條件,鄉鎮企業與小城鎮互為依託、互相促進,共同發展,開創了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我國城鎮化水平由1989年的26.2%提高到2001年的37.7%。

  (四)投入增加,農業生産條件和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改善

  為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産條件,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産力,國家逐年加大對農業投資的力度。1999年,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支出達到1085.8億元,比1978年增長6.2倍,比1989年增長3.1倍。在努力增加財政農業支出的同時,通過社會籌資、資本市場融資、吸引外資等形式多渠道增加農業投資。1999年中央在新增的1000億元財政國債中,有375億元用於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和水利設施、保護天然林、治理生態環境、節水灌溉工程等。農業生産條件明顯改善,農田排灌能力大大提高,2001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5425萬公頃,其中機電排灌面積3621萬公頃。與此同時,大力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改造中低産田;有計劃、有步驟地建設重要農産品商品生産基地,已建成商品糧基地縣1000個左右,優質棉基地縣200多個,以及“雙低”油菜籽、糖料和“菜籃子”産品生産基地,在全國形成了穩定的農産品商品供應體系;種子工程、動植物保護體系、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展,重點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十大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全面展開。這些都極大地增強了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了農業生産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業生産的穩定增長。

  為啟動內需,政府加大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鼓勵集體和個人投資。2001年,農村集體和農民個人固定資産投資達到7212.3億元,比1989年增長4.7倍,年均增長15.5%。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2001年,在全國的行政村中,自來水受益村所佔比重達到47%;全國農村有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路;87%的行政村通了電話,農村電話用戶2001年達6843.1萬戶;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電。農村交通、通訊、水電等公共事業的發展,改善了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方便了城鄉經濟、文化交流,為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生活質量不斷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民收入總體上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從而實現農村居民整體生活水平由基本生存型向溫飽生活過渡及溫飽向小康生活的跨越。

  200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366.4元,比1989年增長2.9倍;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4.3%。隨著農村就業結構的變化,收入增長呈現多元化:一是家庭經營收入比重穩中趨降,在200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中, 家庭經營純收入比重為61.7%,比1989年下降了10.5個百分點。二是農村居民工資性報酬收入成為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 2001年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佔全年純收入的比重為32.6%,比1989年上升了9.9個百分點。三是農村居民市場意識增強,農産品商品率提高,現金收入增長較快。2001農村居民人均現金純收入由1989年的426元提高到2001年的1748元,增長3.1倍。

  收入的不斷增長為農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堅實。

  1989—2001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由535.4元提高到1741.1元,增長了2.3倍;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4.1%。隨著農村居民整體生活水平由溫飽向小康過渡,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2001年農村居民消費的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用品的支出水平分別達到830.7元、98.7元、279.1元和77元,比1989年分別增長了1.8倍、1.2倍、1.7倍和1.4倍;而醫療保健、交通通訊、文教娛樂方面的消費水平提高更快,分別達到96.6元、110元、192.6元,比1989年分別增長了4.9倍、11.9倍和5.3倍。基本生存資料需求收入彈性已逐漸縮小,享受和發展資料的需求收入彈性逐漸增大。主要表現在:一是恩格爾系數(食品消費佔生活消費的比重)由1989年的54.8%下降到2001年的47.7%,下降了7.1個百分點,成為農村居民總體生活消費由溫飽區間邁入小康門檻的重要標誌。二是享受和發展性消費支出的比重普遍提高。醫療保健支出在農村居民生活消費中的比重12年間提高了2.4個百分點,交通通訊支出提高了4.7個百分點,文教娛樂支出提高了5.4個百分點。三是現金消費支出比重提高較快。全國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現金支出額由1989年的378.5元提高到2001年的1364.1元,增長了2.6倍,現金消費佔總消費的比重由1989年的70.7%提高到2001年的78.4%,提高了7.7個百分點。

  伴隨著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農村居民消費檔次提高,消費質量明顯改善。食品消費中,肉、蛋、奶、魚、水果等消費量增多,膳食結構向營養、科學型發展。1989年在農民每日攝取的熱量中,來源於糧食的熱量佔82.6%,2001年這一比重下降為69.1%,下降了13.5個百分點。農民每日的脂肪、蛋白質攝入量大幅度增加,2001年農民人均每日攝入的脂肪、蛋白質為49.5克和70.1克,分別比1989年增加了17.8%和3.6%。主要營養素已基本滿足需要。衣著更趨成衣化。2001年農村居民人均用於衣著方面的支出達到98.7元,比1989年增長1.2倍,其中購買服裝支出人均55.6元。居住質量、居住條件明顯改善。1989—2001年,農村居民家庭年末人均住房面積由17.21平方米增加到25.73平方米,增加2.52平方米,增長48.4%。其中:磚木結構住房13.8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4.5平方米,增長48.4%;樓房面積6.9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6平方米,增長6.5倍。彩色電視機、電冰箱、摩托車等需求彈性系數較大的耐用消費品年末擁有量成倍增長。2001年末農民平均每百戶彩色電視機擁有量54.4台,比1989年增長14倍;電冰箱13.6台,同比增長14倍;摩托車24.7台,增長25倍;洗衣機29.9,同比增長2.7倍。近年來,電話、移動電話、空調、電腦等也進入了農民家庭。2001年,農民每百戶擁有電話機34.1部、移動電話8.1部、空調1.7台、組合音響8.7台。


責編:小荷   來源:國家統計局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