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能源工業得到進一步加強 |
10月23日 16:10 |
|
|
改革開放的20年間,我國能源工業取得了巨大成就:能源基礎建設成效顯著,能源生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能源需求不斷擴大的同時,長期形成的能源供需矛盾仍得到逐步緩解,尤其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基本擺脫了長期困擾社會經濟發展的能源“瓶頸”制約,供需形勢出現了根本的好轉。
一、能源基礎建設得到加強
眾所週知,能源一直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供應短缺曾經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影響。比如電力,作為終端能源消費的代表性産品,1978年因供應短缺,估計約有20%的生産能力不能發揮。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對能源投資實行了重點傾斜的政策:煤炭,重點建設以山西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工業基地,鼓勵集體和個人辦礦,努力提高煤炭産量;石油,80年代實行了加大東部地區勘探開發力度,進一步擴大原油生産規模,90年代實行了“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等一系列政策、方針,同時有計劃地擴大原油加工生産能力;電力,提出了“能源工業以電力為中心”發展思路,使得能源工業到90年代中期以後,已經形成了支持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可靠基礎。
2001年,用於能源的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投資3691億元,比改革開放初期增加了24倍,其中1978-1989年,年均增長15.5%;1990-2000年,年均增長17%。能源工業投資佔全部國有投資(能源工業投資以國有投資為絕大多數)的比重,1978-1989年為17.8%,1990-2000年為21%,90年代比80年代提高3.2個百分點,約相當90年代能源工業投資額累計增加3584億元。從投資結構看,其特徵有以下兩點:
以提高“外延性”擴大再生産投資為主。改革開放以來,能源工業基本建設投資年均增長14.8%,投資額累計24092億元,佔能源工業投資比重為81%;其中1989-2001年,年均增長16.2%,投資額累計22038億元,佔能源工業投資比重為81.4%,不但增長速度較前12年加快,而且比重提高。而能源工業更新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6.7%,投資額累計約6552億元,佔能源工業投資比重為19%;其中1989-2001年,年均增長19.5%,投資額累計5796億元,佔能源工業投資比重為18.6%,比重較前12年降低。
以電力為中心,進行了明顯的結構性調整。以能源工業基本建設投資為例,改革開放以來,電力工業投資年均增長17.2%,遠高於石油工業投資年均增長13.5%、煤炭工業投資年均增長4.8%的速度;電力工業投資佔能源工業基本建設投資的比重(按累計投資計算)為69.4%,遠遠高於石油工業的18%、煤炭工業的10%。分階段看,投資的結構性調整非常明顯。佔能源工業投資的比重,1978-1989年,電力工業為54.7%,石油工業為20.6%,煤炭工業為22.1%;1990-2001年,電力工業上升到71.1%,石油工業下降到17.7%,煤炭工業下降到8.6%。這説明,我國能源工業的發展,80年代重在一次能源的開發,著力解決一次能源的供應能力;80年代後期以後,在一次能源供應基礎相對牢固的情況下,為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點加強了能源的加工轉換、高效利用方面的基礎建設,促使能源工業向現代的結構體系發展。
隨著能源工業投資力度的增強,主要能源産品的生産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
煤炭:改革開放22年來,新增生産能力47904萬噸(國有大中型項目,下同),佔1953年以來全部新增生産能力的56.8%;其中:1978-1989年,新增生産能力21858萬噸,年均增加1822萬噸;1990-2001年,新增生産能力26046萬噸,年均增加2171萬噸。特別是由於國家實行鼓勵集體和個人辦礦的政策,鄉鎮及個人投資的小型煤礦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統計範圍之外的新增生産能力同時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目前煤炭的全國實際生産能力因此將遠遠大於上述數字。在煤炭採掘生産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時,用於提高煤炭消費質量、降低無效運輸的投資也相應增加,新增煤炭洗選能力與新增煤炭採掘能力的比率大幅度提高。改革開放前,煤炭洗選能力與新增煤炭採掘能力的比率約在15%左右(按同口徑的國有大中型項目計算),而其後的22年,這一比率提高到接近40%。
石油:一是原油開採。1978-2001年,累計新增生産能力29586萬噸,佔1953以來年全部新增生産能力的74.5%,年均增加1232萬噸;其中,1978-1989年累計新增生産能力13857萬噸,年均增加1155萬噸;1990-2001年累計新增生産能力15729萬噸,年均增加1311萬噸。二是原油加工。目前,我國的原油加工能力已經從改革開放初的9000多萬噸增加到2.5億噸,其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兩大公司的加工能力分別佔全國的54.2%和44.6%。標誌一個國家煉油技術水平的原油深加工能力也有了長足發展,裂化、焦化能力所佔比例已從80年代初的3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50%多。
天然氣:生産能力近幾年有了較大增長,1978-2001年累計新增生産能力379億立方米,其中僅1999年就新增生産能力139億立方米。
電力:電力一直是困擾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要能源産品。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80年代末以後,我國在大力提高一次能源産品生産能力的同時,將能源工業建設的重點放在了電力工業上。22年來,新增發電機組容量25858萬千瓦時;年均增加1077萬千瓦時,相當於以前各計劃時期5年的新增容量,甚至還要多。其中,1978-1989年,新增發電機組容量6994萬千瓦時,年均增加582萬千瓦時;1990-2001年,新增發電機組容量18864萬千瓦時,年均增加1572萬千瓦時,10多年間如此大規模的發展,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也是不多見的。與此同時,機組容量結構也有了明顯變化。以各時期累計的新增機組容量計算,1978-1989年,火電新增機組容量佔全部新增機組容量的比重為77.6%,而1990-2001年,這一比重已降低到71.1%,相應的清潔能源——水電、核電、風能發電等的新增機組容量的比重提高,相信在三峽及其它一大批正在建設的水電站建成投産後,這一比重還會繼續提高,這對我國因能源消費而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的不斷解決,將帶來積極的影響。
二、能源的生産供給持續改善
改革開放,使我國的能源生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1978年,我國能源生産總量6.28億噸標準煤,此後兩年及80年代,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長,1989年超過10億噸標準煤。進入90年代,雖然增長速度有所降低,但仍在高基礎上保持了年均3.9%的增長,1996年能源生産總量達到13.3億噸標準煤,至此,我國基本擺脫了能源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長期供應緊張的能源市場有了根本改觀。1996年以後,由於前幾年形成的“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治理、經濟“軟著陸”順利實現,市場需求逐漸減少;尤其是1998年以後,國家為了調控供過於求的煤炭市場環境、整頓煤炭礦産資源的開採秩序、加強煤炭安全生産管理,實行了“限産壓庫”、關閉非法經營的小煤窯等宏觀政策,煤炭産量以及能源生産總量隨之回落。到2001年,我國能源生産總量10.7億噸標準煤,此間年均下降4.2%。當然,這種下降是國家對市場環境進行有序調節的結果。
煤炭:1978年,煤炭産量6.18億噸,此後逐年增加,1989年達到10.54億噸,年均增長5%。1996年,我國煤炭産量達到改革開放以來的最大峰值、13.97億噸(此期間年均增長4.1%),煤炭市場一度出現過剩。隨後,在上述宏觀政策的作用下,煤炭産量逐漸下降,2000年、2001年分別達到9.98億噸和11.6億噸,年均下降3.6%,市場環境逐漸恢復。
原油:建國初期,我國原油産量只有幾十萬噸。以後,隨著地質勘探工作的深入開展和松遼、渤海灣盆地等東部油田的發現和開採,到改革開放初的1978年達到10405萬噸。隨後的80年代,國家繼續加大了對東部油田的勘探和開發,使原油産量繼續提高。到1989年,我國原油産量13764萬噸,11年間年均增長2.6%。進入90年代以後,東部多數油田進入了開採的中後期,國家在穩定東部油田産量的同時,加大了對西部油田的勘探和開發力度,不但使東部油田遞減的産量得到補償,而且使全國原油産量穩定提高。2001年,我國原油産量16396萬噸,12年間年均增長1.5%,這對穩定國內市場供給起到了極大作用。
天然氣:我國的天然氣到70年代中後期才形成一定的生産規模。1978年,天然氣産量137.3億立方米。但是由於資源勘探的限制,到1989年,天然氣産量也僅150.5億立方米,11年間年均增長0.8%。90年代,隨著西北,尤其是陜北和新疆塔裏木氣田的開發,我國天然氣産量才迅速提高。2001年,我國天然氣産量303.4億立方米,13年間年均增長5.5%。可以預見,在“西氣東輸”工程建成和東部消費市場初步形成以後,我國天然氣産量會有一個更大幅度的增長,對於緩解今後我國的石油供需矛盾將起到重大作用。專家預測,塔裏木盆地有可能形成探明儲量萬億以上的大氣田,柴達木和準葛爾盆地有望形成探明儲量數千億的中型氣田,四川和鄂爾多斯盆地、海上的鶯瓊盆地等也都有望形成探明儲量萬億以上的大型氣田。不遠的將來,天然氣將會成為我國工業生産、交通運輸、人民生活消費的一種主要的、清潔的能源。
成品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原油加工能力超前發展,2001年,原油加工量21068萬噸,比1978年增長了近2倍,年均增長5%,其中90年代以來年均增長達到6.5%。汽油、煤油、柴油三大成品油産量2001年達到12429萬噸,比1978年增長了近3倍,年均增長6.1%,其中90年代以來年均增長達到7.8%。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以來三大成品油産量增長超過原油加工量增長1.3個百分點,説明我國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等原油深加工水平顯著提高,同樣數量的原油投入可以帶來更大數量的三大成品油的産出。
電力:1978年,我國發電量僅2566億千瓦時。經過20多年的持續發展,到2001年,我國的發電量已達到14819億千瓦時,年均增長7.9%;其中80年代及以前,年均增長7.8%,90年代以來,年均增長達到8.1%,基本達到了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水平。
三、良性的市場供需環境基本形成
由於能源的生産供給持續改善,目前能源的供需從總體上講,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
從供需的總量平衡看,2001年,能源供需差率約為-1.8%(扣除平衡差額等系統誤差後計算),即資源總供給略小于總需求1.8%,超儲庫存得到利用,供需保持基本平衡。
從品種結構分析:煤炭在保障國內需求的同時,仍有9012萬噸用於出口;煤炭價格在整頓小煤窯無序生産的宏觀政策實施之後,從去年冬季開始已略有回升,市場秩序好轉。原油在資源供給中雖有24%的凈進口,但比上年減少4個百分點,社會庫存仍保持一定余量。電力供應良好,幾年前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廢除了限制電力正常消費的文件,説明電力供應在我國已經有了根本好轉。
從能源消費分析:90年代以來,由於能源消費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産業結構的調整,我國以年均2.7%的能源消費增長,保障了年均9.9%的經濟增長,萬元GDP能耗從90年代初的5.1噸標準煤降低到了目前的2.9噸標準煤,這對減少能源供應的壓力、促進能源供需狀況的根本好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在看到這些成績的同時,還應該意識到,我國的能源生産供給能力相對於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來説,仍比較脆弱,尤其是石油供應安全問題已經變得十分突出,需要提早採取應對措施;我國的單位産值、産品能耗相對於發達國家來説,仍顯得很高,還具有很大的節能潛力,需要我們繼續加強能源管理,加強節能新技術、新産品的開發和推廣,不斷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所以,提高能源供給能力和合理利用水平,仍然是今後我國能源工業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
責編:小荷 來源:國家統計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