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走遍中國

[鎮江]《南山四傑》2002-117
12月27日 17:08

  編導:高躍 魯潛 攝像:高嵩 高義剛

  鎮江的南郊群山環抱,竹木蔥蘢。宋代著名畫家米芾,稱之為“城市山林”。

  這座石牌坊,叫招隱坊,橫額上書有“宋戴墉高隱處”,下有“招隱”二字。這一招,一隱兩個字便帶出了南山歷史上的四位文化名人。

  戴墉字仲若,南朝名士,一生不求仕祿,喜遊名山大川,中年後隱居南山。聽鸝山房是戴墉當年在南山的居所,在這裡他調整宮商,心聲變曲。戴墉一生酷愛音樂。詩文、書畫、雕塑也無一不精。他創作了15部曲譜,和一部長曲。其中,“遊弦”、“廣陵”、“止息”為代表作。他的曲作是中國音樂史上的燦爛篇章。

  宋武帝劉裕聞其名,愛其才,對戴墉屢加詔聘,請他出山為官。然而,“有道則現,無道則隱”戴墉不為所動。後人為彰顯其不畏權貴,豪放不羈的風範,將戴墉隱居的山林命名為招隱山。

  每逢黃鸝啼鳴時戴墉便攜桐琴,于雲山霧竹之中。聽鸝整弦。琴撫心聲。

  南山還到來過南朝另一位名人,如今“讀書人去留蕭寺”。蕭統,詣號昭明。故後人習稱《文選》為《昭明文選》。

  蕭統是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自幼聰慧過人,兩歲時被立為太子,十四歲加冕。

  成年後,蕭統有感於朝政的險惡,決定離開當時的都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到鎮江的南山,韜光養晦,讀書撰文。

  蕭統邀集當時的著名文仕在此商討編纂一部詩文總集——文選。蕭統編輯文選的標準是,“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因此,凡“姬公之籍、孔文之書、老莊之作、管孟之流”等即所謂經、史、子、集的著作一概不選。

  用這樣的取捨標準,來編著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大概只有蕭統這樣身份的人才做得到。

  《文選》收入了,上起周代,下至梁朝,七八百年間129位文人才子的文章。共30卷38類,700余篇。這部文選保存了中華民族早期的文學精粹,並對後世文學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劉勰,南朝人,幼年喪父後家道中落,成年後出家為僧,在梁朝做過幾任小官吏。一生不得志。三十多歲時便寫成了使他名垂青史的巨著,“文心雕龍”。“文心”是指如何用心寫文章,“雕龍”是指言辭修飾的很精美。劉勰寫作“文心雕龍”的原意是談作文的原則和方法。但當時並沒有得到文壇和仕林的重視。五十多歲時,應昭明太子蕭統之邀。任東宮通事舍人。後隨蕭統一起到南山參與了商討編訂文選的工作。劉勰的文學思想對蕭統編篡文選産生了很大的影響。“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同時也是第一部最具系統性的美學論著。

  “煙雨鶴林開畫本”。在南山鶴林寺遺址附近有一座題有城市山林的石牌坊。北宋時在這裡建有一座精舍,他的主人是大畫家米芾。據説米芾特別喜歡鎮江山水,尤喜鎮江南郊山林那“雲氣瀰漫、樹林隱現”的山景奇觀。因此三十六歲時定居鎮江。

  米芾字元璋,世居太原。宋徽宗時因他成就超人,招他為書畫博士。曾任禮部員外郎,所以人稱“米南宮”。又因其舉止癲狂,放蕩不羈,被稱為“米癲”。米芾的書法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大家”。

  定居鎮江後,米芾以山水造化為師,領悟其奧妙所在。創造出獨特的“米氏雲山”畫法。成為我國繪畫史上變古求新,繼往開來的一代巨匠。南山景區之所以名勝,並不僅僅是因其環境幽雅,景色神奇,真正使南山稱著於世的是它眾多的歷史人文遺跡。


責編:陳玥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