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35年1月19日—10月19日 長征 |
09月16日 16:07 |
|
|
1935年1月19日,紅軍離開遵義,移師北上。根據敵情的不斷變化,毛澤東等採取高度靈活的運動戰方針。1月29日,紅軍經土城、元厚渡過赤水河,進入川南。2月18日起又揮師東進,在太平渡、二郎灘二渡赤水河,重入遵義,殲敵兩個師又八個團,取得長征以來的第一個大勝利。3月中旬,紅軍在茅臺三渡赤水河,再次入川。隨後,又出敵不意地于3月21日在太平渡、二郎灘四渡赤水河,南渡烏江,佯攻貴陽。乘雲南敵軍增援貴陽之際,直插雲南,威脅昆明。然後紅軍又向西北方向急進,于5月初巧渡金沙江,完全跳出了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充分顯示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巨大威力。
5月,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征。在此以前,1934年11月,紅四方面軍在巴中縣清江渡召開會議,確定向西進攻,在川陜邊界擴大根據地的方針。遵義會議後,193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曾電告張國燾令紅四方面軍向西進攻以策應中央紅軍渡江北上。3月底,紅四方面軍主力經過激烈戰鬥,勝利地渡過敵軍嚴密封鎖的嘉陵江,造成了極為有利的形勢。但張國燾卻于4月擅自放棄川陜根據地,渡過涪江,5月渡過岷江,到達理番(今理縣)。6月,紅四方面軍一部到達懋功(今小金縣)。
5月,劉志丹、謝子長(謝子長已于1935年2月11日因病逝世)創建的紅二十六軍第四十二師一部和紅二十七軍第八十四師在陜北安定會合,在劉志丹的統一指揮下,粉碎了敵人對陜北的第二次軍事“圍剿”,使陜北和陜甘邊兩塊根據地連成一片。9月中旬,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與來自陜南的紅二十五軍會合,編為紅十五軍團,徐海東任軍團長,程子華任政治委員,劉志丹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
5月,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後,由於執行正確的民族政策,順利進入四川省涼山彝族地區。下旬渡過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接著又翻越了長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6月12日,一、四方面軍前鋒部隊在懋功東南的達維地區會師。兩支紅軍主力的會師,大大增強了革命的力量。14日,兩軍在懋功地區召開慶祝大會。中共中央根據會師後的形勢,確定了北上建立川陜甘根據地的戰略方針。張國燾與中央方針背道而馳,主張向川康邊退卻。為了統一戰略方針,26日,中央政治局在兩河口召開會議,通過了《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戰略方針的決定》,否定了張國燾的錯誤主張。明確指出兩軍會合後的戰略方針是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在運動戰中大量消滅敵人,首先取得甘肅南部,以創造川陜甘蘇區根據地”,以便領導和推進全國抗日運動。不久,中共中央為了全軍的團結,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委。
5月,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在華北製造事端,向國民黨政府提出對華北統治權的要求。7月,日本華北駐頓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與國民黨華北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達成協定(習慣上稱“何梅協定”),攫取了中國的河北、察哈爾兩省的大部分主權。
8月1日,中國共産黨駐共産國際代表團以中國蘇維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義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停止內戰,抗日救國,組織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這個宣言對推動抗日統一戰線工作和抗日救亡運動,起了積極的作用。
8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兒蓋附近的沙窩召開會議,繼續對張國燾進行耐心的説服工作,通過了《中央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後的政治形勢與任務的決議》,重申兩河口會議確定的戰略方針。會後,黨中央根據8月3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制定的“夏(河)洮(河)戰役計劃”中提出一、四方面軍混合編成右路軍和左路軍的意見,決定左、右路軍在黨中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統一領導下,共同北上。右路軍由前敵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參謀長葉劍英率領,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博古等隨右路軍行動。左路軍由紅軍總司令朱德、紅軍總政委張國燾、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率領。左、右路軍分別從卓克基、毛兒蓋等地出發,經過艱苦行軍,跨過荒無人煙的茫茫草地,于8月下旬先後抵達阿壩和巴西地區。
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兒蓋召開擴大會議,繼續討論紅軍的戰略問題。毛澤東在會上作夏洮戰役後的行動問題的報告。會議通過了《關於目前戰略方針之補充決定》。《決定》批評了張國燾企圖使紅軍西渡黃河,深入青海、寧夏、新疆僻地的錯誤主張,號召紅四方面軍團結在中央周圍,同張國燾的錯誤作鬥爭,堅持北上方針。
9月8日,張國燾拒絕執行中央北上方針,擅自命令右路軍南下,分裂和企圖危害黨中央。葉劍英識破了張國燾的陰謀,立即報告毛澤東。為此,中央政治局在巴西召集緊急會議,決定迅速脫離險區,率領一、三軍單獨北上。12日,黨中央又在甘肅省迭部縣俄界(即高吉)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聽取毛澤東《關於與四方面軍領導者的爭論及今後戰略方針》的報告。會後作出《關於張中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並再次電示張國燾要他改正錯誤,率領部隊北上,但張國燾卻頑固地堅持其錯誤主張,率領左路軍和右路軍中原四方面軍的四軍、三十軍南下,並於10月間在四川省馬爾康縣卓木碉公然另立中共中央。朱德、劉伯承等堅持全黨團結,在艱難的處境下與張國燾的反黨分裂主義錯誤進行鬥爭。朱德早在阿壩張國燾所召開的幹部會議上就嚴正指出:“南下是沒有出路的”。
9月,俄界會議後,黨中央率領紅一、三軍繼續北上,迅速突破甘肅南部的天險臘子口,翻過岷山,佔領哈達鋪。這時根據俄界會議決定,將一、三軍和軍委直屬隊改編為陜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榜羅鎮召開會議,正式決定以陜北作為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
10月19日,紅軍抵達陜北吳起鎮(今吳旗縣城)。至此,紅一方面軍長征勝利結束。中共中央及時糾正了陜北肅反中的錯誤,釋放了劉志丹等一大批被錯誤拘捕的幹部,挽救了陜北的黨、紅軍和革命根據地。
|
責編:高楠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