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再就業: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
09月11日 13:27 |
|
|
再就業: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訪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劉慶唐
《光明日報》 2002年6月3日消息
記者: 您作為研究就業問題40多年的專家、中國第一本勞動就業教材的作者、北京市勞動保障局的政策法規顧問,請談談該如何認識擴大再就業的經濟意義。
劉慶唐: 下崗再就業問題的出現,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普遍現象,只是外國稱為減員。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産力的發展、産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必然出現舊崗位的淘汰、新崗位的産生,工人就必然要轉崗,這是經濟現代化過程中勞動力配置的客觀規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大工業的本性決定了勞動的變換、職能的更動和工人的全面流動性。”“承認勞動的變換,從而承認工人盡可能多方面的發展是社會生産的普遍規律……”據估計,發達國家有1/3到1/2的就業人員屬於從舊崗位轉移到新崗位的非新生勞動力。發展中國家搞現代化,必然出現下崗再就業,這是勞動力資源的重新配置。
記者: 就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看,還存在哪些下崗再就業的必然性,或稱特殊性呢?
劉慶唐: 首先,這主要是經濟體制轉軌的需要。我估計,在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全國國有、集體企業職工中的冗員至少有四五千萬人。向市場經濟轉軌,要提高經濟效益,就需要減人增效。
其次,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用人機制就要適應市場經濟競爭的需要,從計劃安置型向廠商安置型轉變。即是否用人,用多少人,取決於他創造的價值是否大於他本身所需的成本,企業的人員多餘,就必然出現下崗再就業現象。
記者: 您如何評價我國下崗再就業工作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劉慶唐: 朱鎔基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2001年的工作時説,“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加快。”“企業重組、改組工作積極推進。一批資源枯竭的礦山和嚴重資不抵債而扭虧無望的企業,通過關閉、破産退出市場。”我認為,當前企業減人增效的目的已經初步達到,下崗再就業工作的最大效果是初步實現了企業減員的平穩過渡,為實現企業用人從計劃分配型向市場配置型的轉換、為實現企業生産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記者: 社區服務、餐飲、商貿等服務業是下崗職工再就業的主要領域。最近全國服務業工作會議提出“把發展服務業作為近期擴大就業的主攻方向”。該如何認識這一舉措對於發展經濟的意義?
劉慶唐: 這主要是在産業結構調整方面的意義。從統計資料看,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79年,我國第一、二、三産業從業人員所佔的比例分別為69.9%、17.9%和12.2%,到2000年底,我國第一、二、三産業從業人員所佔的比例分別為50%、22.5%和27.5%,這説明我國勞動力的配置結構、産業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
但是發達國家第一、二、三産業從業人員的比例分別為2%至3%、20%至30%和65%至75%左右,中等發展中國家第三産業從業人員的比例在50%以上,這説明目前我國産業結構還需繼續調整。所以“十五”計劃綱要提出,2005年我國第一、二、三産業從業人員佔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的預期目標分別為44%、23%和33%。
再就業的主導方面是三産、社區就業。下崗職工中的不少人由於有經驗、有技能,而大顯身手、成為這方面的老闆、廠長,在促進就業結構現代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後隨著下崗職工從事勞務産業人員的不斷增長,他們在這方面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記者: 為什麼説第三産業從業人員比例越高,産業結構就越先進?
劉慶唐: 第一、二産業滿足人們物質、生存需要,第三産業滿足精神需要。生産力發展水平越高,人們對精神的需求就越多。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草稿中説,“社會用來生産小麥和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時間愈少,用來進行其他的生産——物質和精神的生産的時間就愈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有什麼樣的生産水平就有什麼樣的消費水平。第三産業從業人員越多,説明第一、二産業需要的人員越少,説明生産效率越高。
記者: 請概括一下下崗再就業的經濟意義。
劉慶唐: 下崗再就業的經濟意義主要是三方面,一是解決了我國體制改革中最大的難題,為不斷深化改革創造了經濟社會條件;二是可以滿足社會對於擴大服務業和第三産業的需要;三是可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後兩點都將增加擴大內需的能力,從而拉動經濟增長。(記者呂賢如)
|
責編:范小利 來源:光明日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