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情係再就業

擴大就業和再就業:任務艱巨希望大
09月11日 11:46

  分析情況:就業和再就業任務艱巨

  今年上半年,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繼續小幅攀升。這一數字在2000年底是3.1%,2001年底是3.6%,今年一季度末為3.7%。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估計是,今年底有望控制在4.5%以內。

  我國有12億多人口,處於勞動年齡、具有勞動能力的7億多人。讓7億人有活幹,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口多、勞動力總量大,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這決定了我國就業問題的艱巨性、長期性。

  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交織在一起,使近幾年就業形勢越發嚴峻。

  關於新增勞動力,我們可以將其放在中國總的人口增加框架中來分析。我國總人口增量在1982年達到了一個高峰,1987年左右達到另一個高峰。其中城市新增人口分別在1981年和1984年出現大的增量。如果以16歲作為勞動力開始要求參加工作的年齡,那麼從1998年開始,勞動力供給不可避免地進入高峰,並一直持續到2006年左右。統計數字表明,“十五”期間,每年近1000萬城鎮新增勞動力進入勞動力市場。

  “十五”還是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大規模向城鎮轉移的高峰期。按照已經寫入“十五”計劃的數字,在此期間將有4000萬農村剩餘勞動力轉向城鎮和非農産業就業。4000萬是個什麼概念?2000年末我國城鎮從業人員為2.12億,4000萬是這個數字的19%。而從農村的發展需要和提高農業生産效益看,5年轉出4000萬是遠遠不充分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測算是,目前尚有1.5億的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出來,而且轉移的進程正在加快。

  從去年下半年起,下崗職工出再就業服務中心進入了高峰。我國目前需要解決再就業問題的下崗失業人員1000多萬。如果將城鎮新增勞動力一併考慮,我國每年城鎮需要安排就業的勞動力達到2200至2300萬人。

  近幾年,我國實行擴大內需的方針,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擴大就業。同時,各級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緩解了就業矛盾。

  突出重點: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更緊迫

  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都是需要妥善解決的問題。但與前兩部分人相比,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更特殊、更緊迫,是整個就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10城市下崗失業人員的抽樣調查,90%以上的下崗職工集中在虧損或停産企業,七成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不足300元,一半的人下崗時間已有3年,日子過得艱難。他們平均年齡40歲,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佔40%,初級工及沒有技術等級的近一半,在勞動力市場上處於弱勢。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1998年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各地廣泛開展了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使絕大多數下崗職工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到2002年6月底,全國2661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中,先後有1726萬多人實現了再就業。但是,再就業形勢還不容樂觀,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率呈大幅下降之勢。1998年為50%,其後三年分別降到42%、36%和30%,今年上半年僅為9.1%。

  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是深化改革和調整結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也是維護企業和社會穩定中的突出問題,直接影響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的穩定。而幫助困難群體就業,也是人民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講,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將是近期就業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務。

  多管齊下:擴大就業和再就業大有希望

  就業和再就業任務艱巨,但希望也很大。要看到,我們目前碰到的困難,是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中的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與一些國家經濟衰退中出現的失業有本質不同。

  解決就業和再就業最終要靠經濟的增長。我國目前正處於經濟高速增長階段,這為就業和再就業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據測算,如果“十五”期間能夠每年保持7%的增長速度,將就業彈性系數提高到0.15,這五年至少可解決4000萬人就業。

  結構調整中正蘊藏著大量就業機會。從所有制結構看,“九五”時期,私營、個體經濟從業人員凈增3000萬人,佔城鎮就業增量的3/4。我國的非公經濟方興未艾,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從産業結構看,第三産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它的發展將成為擴大就業和再就業的主要出路。從企業結構分析,小企業大就業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國家正在努力改善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

  社會保障制度的框架已基本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不僅可以緩解就業矛盾對社會的壓力,還能促進勞動力充分流動以分散和化解就業壓力,對勞動力市場起著“減震器”和“潤滑劑”的作用。

  此外,我們還要正確理解國企深化改革、經濟結構調整的問題。這的確導致部分職工下崗。但是,改革和調整,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使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從根本上有利於就業和再就業。倘若企業不建立競爭淘汰的機制,“三個人的飯五個人吃”,結果可能是企業在競爭中垮掉,誰都沒有飯吃。

  我們要不斷克服各種不利因素,改善環境,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和再就業。(記者 白天亮)


責編:白秀穎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