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情係再就業

確立政府就業責任主體
09月11日 11:40

  近年來,大連市不斷深化就業工作,連續數年將就業工作列入每年政府為群眾辦的實事中,並作為全市的“一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在遵循市場就業規律的同時,針對特殊時期的特殊問題,確立了政府的就業責任主體,初步形成了以社會保障推進就業、就業取向多層次、勞動關係多元化、就業服務制度化、就業援助社會化的就業機制,開拓出了就業新空間。

  大連市政府認為,政府是就業的責任主體,確立和擺正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擴大就業的角色,對於探索擴大就業的根本途徑意義重大。為此,大連市先後採取了四項措施推動就業,並重點解決了大齡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

  服務業提供了80%的就業崗位

  大連市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改革開放以來,第三産業發展迅猛,提供的就業崗位居各産業之首,達到80%左右,其中多為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成分,集中在商貿、旅遊業和社區服務業。

  1998年以來,大連市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去年又提出了加快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32條優惠政策,推動大連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駛上快車道,全市累計已有25萬職工離開國有、集體企業,到外資、民營企業就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到去年底,全市個體私營企業達到2.8萬戶,私營個體勞動者由1995年底的23萬人,佔全市城鎮就業勞動力的18%,增加到70萬人,佔49%,成為大連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全市有6成的下崗失業人員在個體私營經濟組織中就業。

  作為新興的産業,社區服務業也發展較快。如何使社區服務業成為吸納就業的新的載體,大連市主要做了兩項工作:一是在各街道創建了61個下崗職工勞動就業互助組織,孕育了3864個社區服務實體,並對這些服務實體實行了減免稅、費等10余項優惠政策。二是針對社區就業多是彈性就業的特點,制定了“小時工”就業的管理規定,在報酬、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等方面都做了明確規定,規範了“小時工”的用工形式,使“小時工”就業和其它正規就業一樣,享有同等的權益和社會保險。去年,全市有3.6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在社區以“小時工”的形式實現了就業。

  與此同時,大連市還將1997年以來對國企下崗職工的就業優惠政策延至2003年,擴大到失業人員,並對安置下崗失業人員的用人單位按簽訂勞動合同的期限給予安置補助費,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去年,全市有1.2萬人通過勞務輸出境外就業,2.5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到市場就業,5100名下崗失業人員到農村從事種植業或養殖業,1萬多名下崗失業人員通過開展旅遊服務、創辦小企業等方式上崗就業。

  保障就業,建立有利於勞動力順暢流動的就業環境

  從大連看,在就業問題上,兩種狀況反差較大:一是許多人天天在尋找崗位;二是許多崗位急切待人上崗。大量下崗職工不願到私營企業工作,不願從事社區服務業,不願幹個體,他們的主要顧慮一是養老問題,二是醫療問題。

  為此,大連市提出要建立保障就業機制,把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環環相扣地覆蓋到所有應保障的人員,消除就業歧視和不同所有制間的待遇差別,改善就業環境。大連的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的養老問題已經得到較好的解決,在職職工和企業退休人員也都參加了醫療保險,去年以來,大連市經過論證,先後將下崗自謀職業人員和個體勞動者、失業人員全部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險範圍。大連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于仁國説,個體勞動者參加醫保,政府能否保持收支平衡是個大事。但醫保不僅是城鎮居民生活的需求,更是就業的需求。有了養老、失業保險,再有醫療保險,勞動者到哪自主就業也沒有後顧之憂,從而擴大了就業,反過來又增加了繳納的社會保險基金,這就是社會保障推動再就業的良性機制。大連市預計,由於醫保的普及和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一個平等、公平的就業環境,促進了勞動者在不同所有制間流動。今年全市的就業人數可能比原先預計的增長20%左右。

  開展就業援助,政府承擔大齡失業人員就業責任

  雖然這幾年大連市在再就業方面採取了多項措施,每年都有8萬人實現就業,但仍有20%左右的人沒有工作崗位,這其中主要是年齡較大的人群,約4.5萬人。大連市認為,這部分人群的基本生活問題,光靠生活保障費,靠解除勞動關係時領取的經濟補償金,遠不能得到根本解決。只有採取特殊的擴大就業辦法,才能從根本上緩解當前社會保障資金的壓力,才能把失業人員納入多種形式組織之中穩定下來。去年以來,大連將再就業工作的重心轉向援助大齡失業人員就業上來,採取了四項特殊措施。一是市政府出資購買公益性崗位。去年5月,大連市決定,每年從財政撥出4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購買開發公益性崗位,前提是,上崗的人必須是40歲以上的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目前,全市已有9500名大齡失業人員在社會治安和社區護綠、保潔、保安等公益性崗位上就業,這些人員除得到每月不少於400元的工資外,還享受政府提供的繳納養老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費補貼。二是為他們提供公共就業服務。包括設立大齡失業人員職業介紹所,推出“雙承諾辦法”,即大齡失業人員承諾:只要崗位適合,工資不低於最低工資線,就要積極上崗就業;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承諾:在限定的時間內,為大齡失業人員找到合適的崗位,並實行送崗上門和送人上崗。同時,對大齡失業人員、夫妻雙下崗、單親撫養未成年子女等困難群體還提供政策諮詢、技能培訓、職業介紹、事務代理等全方位的免費服務。三是政府出資1000多萬元,給1.2萬名距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下崗自謀職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費補貼。四是建立跟蹤服務制度。向這些人員發放了《援助就業卡》、《就業聯絡卡》和《就業政策明白卡》,為其提供培訓和就業信息,對其就業情況及用人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給付報酬、簽訂勞動合同以及收費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跟蹤指導。將下崗失業人員應該減免的稅費和應該繳納的費用都印在卡上予以公示。在政府和全社會的積極援助下,一年來,大連市的4.5萬名大齡失業人員已有3.3萬人實現了再就業。

  優化就業服務,發揮市場就業主渠道作用

  從大連市這些年的就業情況看,每年通過勞動力市場的就業人數都超過全市就業人數的一半。去年全市有6.9萬人通過勞動力市場實現就業,佔城鎮就業和再就業總量的78%。為了促進勞動力市場的就業主渠道作用,大連市在三個方面強化了勞動力市場的就業服務工作。

  一是加強勞動力市場供求信息的收集與發佈。大連市政府每年都要與有關部門簽訂提供和收集再就業崗位責任狀,實行企事業單位空崗報告制度,以保證勞動力市場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適用崗位需要。就業管理部門則通過分佈在市、區、街、委的1500多名專兼職信息員,隨時掌握全市的空崗情況和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狀況,建立起以市級就業服務機構為龍頭的信息收集發佈系統,實現了市、區兩級聯網和職業介紹前臺辦公自動化。二是提升職業介紹服務功能。

  全市各類公益性職業介紹機構普遍新設立了家政、家教和境外就業等服務項目,服務對象覆蓋下崗失業人員、新增失業人員等各類人群。三是進一步拓展就業服務內容。為求職者開展職業介紹、職業指導、職業心理諮詢和素質測評一條龍服務。每年都要舉辦10余場用工洽談會,有近萬人通過這種形式找到了工作。

  今年,大連市政府將出臺反就業歧視政策,規定除特殊崗位要求外,用人單位招工不準對年齡、性別做出超出法定之外的限制,並對企業的用工最低標準做出規定。將通過建立中小企業擔保服務體系的辦法,支持失業人員創業,鼓勵和支持勞務仲介機構招收失業人員境外就業,推動社區服務業向産業化發展。大連市政府表示,在去年投入9.9億元就業和社保資金的基礎上,今年將繼續加大擴大就業的財政投入,包括繼續出資購買公益性崗位擴大就業;補貼醫保等社會保障資金可能出現的缺口;投資就業服務和勞動力市場的信息化基礎建設;增加下崗失業職工的轉崗培訓支出等。就業率高低和就業環境的好壞,將成為今後大連考核各級政府的主要責任目標。


責編:李莽   來源:人民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