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是當務之急 |
09月11日 10:20 |
|
|
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是當務之急
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深化對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研究
《人民日報》2002年04月18日第九版消息:當前,我國正面臨複雜而嚴峻的就業形勢。
一是勞動力供給增多。由於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正在跨入勞動者行列,“十五”期間新達到就業年齡的勞動力較“九五”時期平均每年多290萬人。2001年城鎮登記失業人員681萬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515萬人。另外,農村還有1.5億左右的富餘勞動力。
二是就業崗位的增加量相對減少。由於結構調整、技術進步等原因,經濟增長創造的就業崗位在相對減少,90年代就業彈性系數下降到0.1左右。因此,儘管我國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但90年代每年實際凈增加的就業崗位只有700萬個左右。2001年全年實際凈增加的就業崗位達到近年來的高峰———940萬個,但也不到80年代平均水平的一半。勞動力明顯供大於求,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佈的數據,2001年第四季度,100名求職者只有75個就業崗位。
三是求職者發生了一些新變化。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1年6月的調查,青年求職者已佔主體,35歲以下的求職者佔七成以上,這與過去求職者主要為35歲以上大齡群體有明顯的區別。且求職者文化程度較高,近一半為高中文化程度,大專以上者佔1/3。
四是國企下崗職工出中心的壓力較大,再就業率偏低。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調查,2001年協議時間到期的下崗職工佔57%,2002年佔33%。但由於七成下崗職工同原企業存在債務關係,而這些處於困境的企業解決不了債務和出中心的經濟補償問題,嚴重阻礙了下崗職工出中心和解除勞動關係。下崗職工年齡偏大,35歲以上的佔72.5%,加上職業技能不高、再就業優惠政策不落實等原因,導致下崗職工再就業難。2001年實現再就業的下崗職工為227萬,比上年減少了133萬,再就業率僅為30.6%。
五是加入世貿組織初期,結構性失業人員會有所增加。從長期看,加入世貿組織能夠使我國對外貿易享受多邊、穩定、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加快我國勞動密集型産業的發展,從而增加就業機會。但在初期,面對壓力,各行業、各企業將會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進行資産重組、減員甚至破産,從而導致結構性失業人員增加。
根據當前的就業形勢,當務之急是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把增加就業崗位作為工作重點列入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各級政府要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在制訂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時,更多地考慮增加就業崗位,並把促進就業的政策與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共同規劃、一併部署。促進就業要與提高人口素質同步進行,與教育改革和發展統籌考慮。適時制定和頒布實施《就業促進法》,促進增加就業崗位的政策措施走向法制化、規範化和穩定化。
採取更加積極的政策措施,廣開就業門路。就業需求是一種“派生”需求,依賴於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尤其是産業政策調整。因此,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有目的地通過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增加就業崗位。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第三産業尤其是社區服務業,進一步落實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優惠政策。結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扶持個體私營經濟和小企業的發展,開發新的勞動力需求點。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研究實行不同的就業政策,分類指導。
建立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增強勞動力的流動性,在流動中創造就業機會。勞動力的流動性強意味著經濟活力和調整能力強,有利於經濟的增長和就業機會的增加。因此,在建立國家政策指導下的“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市場導向就業機制基礎上,應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儘快建立與市場就業機制相銜接的、靈活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工資制度,不斷完善社會保障、職業介紹、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服務,為勞動力流動創造條件。同時,挖掘企業潛力,強化資源重組及其合理利用,安置和分流本企業下崗職工。
加強職業培訓,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職業培訓是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勞動者再就業,化解結構性、長期性失業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全面實行勞動預備制培訓、逐步形成職業資格證書體系、推動“市場引導培訓、培訓促進就業”機制形成的同時,建立綜合性職業培訓基地,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
結合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城鎮化戰略的實施,增加農民的非農就業崗位。把廣大農村的剩餘勞動力逐步轉移到城鎮,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要求。應加快城鎮化進程,推動第三産業發展。結合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西部地區城鎮化步伐,建立西部勞務協作區、中西部地區農村職業培訓基地,通過信息引導和有序組織,運用經濟手段引導和調節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發達地區有序流動就業。繼續開展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試點工作,探索統籌城鄉就業的途徑,為農民創造更多的非農就業崗位。(作者莫榮)
|
責編:劉棣 來源:人民日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