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情係再就業

勞動力市場狀況和再就業工程研究
09月10日 18:06

  來自各方面的資料和專家學者們的分析預測表明,我國已進入新一輪的失業高峰期。“九五”期間乃至的更長的一個時期裏,我國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就業壓力。歷史地分析,我國目前的職工下崗或失業是經濟發展多年積累的深層次矛盾的綜合反映,也是改革和發展進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因此,在目前社會保險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由政府大力促進和推動的再就業工程是分流安置下崗、富餘職工和解決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最現實的選擇。 我國的失業成因複雜,主要與我國人口基本龐大,體制改革和産業結構調整等密切相關。顯然,發展經濟、創造各種就業機會是再就業的根本選擇。然而,我們也不能不和一種歷史的眼光來審視的轉軌,使得大量隱性失業顯性化;也正是因為計劃經濟體制幾十年來的“教育”和“培養”,使體制型失業的再就業問題必須作出其特有的選擇:政策支持與市場就業並軌。與此同時,面對“有人無事幹,有事無人幹”的結構性失業問題,我們也必須有長遠的、戰略的考慮。從教育體制、成人教育、職工培訓等方面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建立一套先人、用人、考核人、培養人的機制,積極開發人力資源。 我國的失業問題其形勢具有嚴峻性,成因具有複雜性。我們實施再就業工程,不僅要強調勞動力的安置,更要以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三者關係為前提,把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就業機制建立起來。 關鍵詞:勞動力市場、再就業工程、體制型失業、結構性的失業、結構性失業、創造就業機會、政策支持與市場就業、人力資源開發。

  勞動力市場狀況和再就業工程研究

  ——對實施再就業工程的現實思考

  就業總是當今全球性的大問題。當前,我國更是面臨著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在城市,企業富餘人員約2000多萬;在農村,農村剩餘勞動力約為1億多人。失業規模逐步增長,隱性失業隨著企業改革力度的加大日趨突出,農村剩餘勞動力離開土地向非農業、向城市轉移的壓力越來越大,還有不斷新成長起來的勞動力加入勞動力市場,諸多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使我國的就業與失業問題日益嚴重,再就業工程面臨嚴峻挑戰,成為頗難求解的難題。

  這道題雖難求解,卻不能不解,也不是無法求解的。它需要藉以時日,但眼下最要緊的是一步一步地做,不斷地破題求解。本文的觀點是:現實地面對我國勞動力高超狀況,借鑒西方經濟理論和外國在促進就業方面的一些成功舉措,充分認識再就業工程的意義,依據我國失業、下崗主要與人口基數龐大、體制改革、産業結構調整等密切相關的實際情況,對再就業作出具體的選擇。

  一、我國勞動力市場的態勢——失業危機的警鐘已經敲響

  來自各方面的資料和專家學者們的分析預測表明,我國已進入新一輪失業高峰期。據統計,1994年全國城鎮企業失業職工人數猛增到180萬人,相當於前7年失業職工人數的總和,平均失業週期也處長到半年,比過去增加一半。到1995年末,我國城鎮失來登記失業人數已增加到520萬人,其中失業職工有261萬人,比上年增長45%,城鎮登記失業率達到2.9%。1996年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達到3%。1997年我國城鎮失業狀況更加嚴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570萬人,城鎮失業登記率為3.1%。由於我國現行失業統計口徑偏窄,統計數據也不夠準確,使失業計數值偏低。據有關部門調查,在實際處於失業狀態的城鎮勞動力中,去勞動部門登記的人員不到一半,同時也有一些登記失業的勞動力實際上已經自謀職業。總體上看,上述統計失業人數和失業率都明顯低於實際水平。從今後的發展趨勢看,由於我國勞動力供求總量與結構性矛盾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難以根本解決,在繼續推行“柄價目根本性轉變”,進一步加大企業改革力度,對大批虧損企業實施兼併和破産措施,國有企業和城鎮的實際失業水平或下崗人數將人數將會繼續增大。這表明,目前我國城鎮的實際失業水平已經創建國以來的歷史最高記錄,並且形成第三次失業高峰。

  目前,全國約有勞力資源8.3萬人,“九五”期間,全國新成長的城鎮勞力預計在5400萬人左右,而按照以往國民經濟增長與就業崗位增加的關係測算,同期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僅為3800萬人,尚有1600萬人將難以就業,據國家勞動部的有關材料,到“九五”末期,我國城鎮失業率將由近幾年的3%左右增加到7.4%。但這還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假如我們隱性失業公開化,就業形勢則更不容樂觀。據估計,目前隱性失業人員約有2000—3000萬人,在我國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單位中還有約2200萬富餘人員需要分流,農村有1.3億剩餘勞力需要轉移。大量的事實表明,“九五”期間乃至在更長的一個時期裏,我國將面臨著前所末有的巨大的就業壓力。現在明擺著的幾個主要問題有:一是經濟發展可提供的就業崗位與城鎮需要就業的勞力數量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失業人數還將大大增加。二是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我國原有的就業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例如長期來作為城鎮就業主渠道的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的大量冗員丞待分流安置,用人規模難以進一步擴大;而城鄉個體、私營經濟和外商投資企業,以至鄉鎮企業由於其規模相對較小,短期內也不可能吸納更多的勞力就業。三是擇業觀念陳舊。主要表現在市場觀念淡薄,計劃經濟觀念根深蒂固。認為就業也有計劃,下崗有計劃,再就業還得計劃。把再就業視為都就業,而且是由政府統一安排就業。希望工作任務要輕,管理制度要松,工資收入要高,福利待遇要好。各方麵條件不如以前,有業也不就。四是勞動者素質難以適應經濟發展和競爭就業的需要。一些新興産業特別是高科技産業各種專門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缺乏,並且在今後一個較長的時期難以滿足需求。“有人沒事幹,有事沒人幹”等結構性失業問題仍將比較突出。五是在勞力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往往使處於弱勢的殘疾人、部分子勞動力和大齡失業、下崗人員等特殊群體的就業難度越來越大。由此可見,我國失業危機的警鐘已經敲響,今後再就業工程所隨的壓力更加沉重,再就業難度越來越大。再就業工程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二、實施再就業工程是歷史的現實選擇

  再就業工程是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勞動者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綜合運用政策扶持和各種就業服務手段,實行企業安置、個人自謀職業和社會幫助安置相結合,努力幫助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和企業富作人員實現再就業的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再就業工程是一個特殊的就業問題。因為再就業工程的主要對像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即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和企業富餘人員。“下崗職工是指由於用人單位的生産和經營狀況等客觀原因,已離開本人工作崗位,並不在本單位從事其他工作,目前尚未找到工作,仍與用人單位保持勞動關係的人員”。“失業人員是指在城鎮常住人口中,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求職願望但無業的人員”。“富餘職工是批超過企業定員標準的人員”。(《就業指南》第56頁,中國言實出版社)。問題是: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很快,社會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職工下崗或失業卻越來越多,並要實施再就業工程呢?

  歷史地看,這是過去實行計劃經濟管理體制長期積累的矛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顯現。我國過去實行的是由國家統包統配的就業制度。面對經濟基礎落後的人口多的國情,為社會穩定和保證人民生活,我國一直實行“低工資、高就業”的方針。其結果就是兩個人的活兒三個甚至四個五個人幹,以此來保證大家都有活兒幹,都有飯吃。特別是國有企業,更是如此。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軌,企業要在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就要減員增效,也就是裁減冗員,提高勞動生産率,提高經濟效益,因而一部分職工的下崗或失業也就難以避免。 現實地看,隨著企業深化改革、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一部分職工下崗或失業也是難以避免的。黨的十五大提出要按照“産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使企業成為適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要力爭到本世紀末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經營狀況明顯改善。這就是説,在今後二三年內,要有一大批國有大中型企業面向市場、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謀發展。企業吃國家“大鍋飯”,職工端企業“鐵飯碗”的狀況會從根本上改變,企業優勝劣汰機制和勞動力合理流動機制將真正形成。因而“減員增效”是企業走向市場的第一步。同時,有些職工下崗或失業是由於職工自身問題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水平低,職業技能單一,以及觀念落後,適應性不強。

  總的看,我國目前的企業職工下崗或失業,主要是經濟發展多年積累的深層矛盾的綜合反映,也是改革和發展進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因此,在目前社會保險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由政府大力促進和推動的再就業工程就成為分流安置下崗、富餘職工和解決失業人員再就業,解除職工的後顧之憂的最現實的選擇。做好再就業工作,不僅是個重大的經濟總是而是個重大的政治問題;不僅是現實的緊迫問題,而且是長遠的戰略問題,是當前關係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頭等大事。

  三、我國失業主要成因分析:體制型失業和結構性失業

  失業的成因很多,有體制型失業、磨擦性失業、週期性失業、結構性失業等等。每個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經濟背景下,會有不同的失業特點。我國目前失業的主要成因應是體制型和結構性失業。分析失業的成因有利於採取有效手段,解決失業問題。

  (一)體制型失業是我國體制轉軌的必然産物

  在不同的經濟增長階段和不同的制度框架裏,失業具有不同的內涵。在此,我們將一個國家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因體制轉軌引起企業組織制度變革,産業結構調整使勞動力在不同企業、産業和地區間進行重新配置,進入就業——失業——就業的運行過程中,當失業者不能即時就業就形成體制型失業。包括公有經濟內部的隱性失業以及隱 性失業顯性化所導致的。體制型失業正是造成我國“下崗”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而“下崗”這種現象並不是一種普通現象,在西發達國家比較罕見。因而,我國職工下崗下發達國家的失業是不同的:第一,從勞動關係看,發達國家失業者的雇用合同已被解除,其在法律上和實際上都是完全的自由勞動力。而我國下崗職工的勞動關係在法律上仍然維持著,故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勞動合同關係的制約。第二,從勞動活動看,發達國家的失業者在法定的正常工作時間內,一般沒有任何收入的職業活動。而我國由於沒有一個健全的就業申報和登記制度,還沒有對下崗職工的職業活動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管理,也就不能全部了解下崗職工是否在法定的正常工作時間內進行某此活動。第三,從經濟關係看,發達國家的的失業者從公共福利機構領取失業救濟金和享受社會福利,而不是像我國下崗職工那樣,從其所屬單位或僱主那裏領取“工資”和享受有關福利。第四,從上崗時間看,發達國家中失業者重新就業上崗的時間間隔較短。由於我國人口多,就業壓力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一些下崗職工,由於生産經營等因素的不確定,重新上崗的時間間隔較長。由此也就形成了我國體制型失業的特殊性及其再就業的選擇問題。

  我們解析體制型失業的再就業問題,我們不能不用一種歷史的眼光來重新審視體制型就業問題。在延續了30年的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內,城鎮勞動力資源採取了國家統包統配、安排就業的行政性配置方式。由於想工作就應該、而且真能得到工作,於是大量的潛在勞動力資源轉變為現實的勞動力供給。這就使得許多企業在自願的勞動需求一定的前提下,不香港接受計劃部門過量的勞動力配給。於是“冗員”和“在職剩餘勞動力”的廣泛存在。同時,在傳統經濟體制內,國有企業還不能是真正的企業,由於企業預算的約束軟化,企業領導人的地位、權力升遷是和企業規模成正比,而人員規模又是徇企業規模的基本指標之一。因此,每個企業除存在投資饑渴症之外,同樣存在就業指標饑渴症,各企業領導都有使本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從而使職工越來越多的行為偏好。其結果是在舊體制內廣泛存在“隱性失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特別是其微觀基礎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化運作,使企業正在一步步成為自負盈虧、具有剛性預算約束、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的市場主體。在這種變革的制度框架內,企業對生産要素投入組合的選擇,就不再依據上級的縱向指令,而是依據市場供求和價格信號,通過成本檢驗——即最小成本原則來予以確定。這樣,在嚴格的成本約束條件下,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如果不按照成本——收益原則濾出冗員,經濟效益就會滑坡,而虧損和微利企業如果不減員增效,就會破産倒閉。因此,大理的隱性失業逐漸顯化,形成體制型失業。

  (二)結構性失業是科技進步和發展的負面産物 科技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直接推動力。科技發展創造了新的産業,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但是就在新的就業崗位産生的同時,傳統産業不斷用新技術進行改造,提高本産業的醬有機構成,或使原有産業的勞動者被不斷擠出,勞動力供求結構再次變動。當被擠出的勞動者在知識結構和專有技能上不能滿足新興産業的需求時,則造成勞動力供求總量均衡下的結構性失業。對此我們將結構性失業定義為由於科技進步引起經濟結構的改變,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在職業、技能、産業、地區分佈等方面的不協調而引起的失業。或者説結構性失業是科學技術發展的負面産物。

  科技進步導致部分職工下崗或失業,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技術進步,必然推動國民經濟結構包括産業結構、産品結構、技術結構等方面的調整,而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職工的下崗或失業;二是對企業來説,技術進步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法寶,直接關係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但企業的技術進步對企業職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些不適應要求的職工就難免下崗或失業;三是由於技術進步,現代化的設備和管理會代替部分人力,從而也會使一些職工下崗或失業。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是黨的十五大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九五”期間我國要逐步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大力推進技術改造,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含量,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意味等量投資所創造的就業崗位的減少,對勞動力的有效需求相對下降。從目前經濟現狀來看,我國原有經濟水平下形成的生産能力大多趨於飽和,多數待業的産品不適應市場需求,企業效益低,經營困難。因而依靠科技進步,對現有企業的數量結構和産品結構進行調整,有利於增強企業的潛力,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但不可避免地會帶來部分職工的下崗和失業問題。

  四、創造就業機會——再就業的根本選擇

  再就業首先是一個就業問題,其根本的出路在於深化改革、發展經濟,創造各種就業機會。我國是人口大國,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的長期存在,決定了創造就業是我國再就業的最根本的戰略選擇。創造就業機會,首先要求我國在觀念上真正重視就業這項工作,尤其是各級黨政領導。人民安居樂業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就業問題解決不好,勞動者不能樂業,就等於沒有飯碗,這是社會穩定的大事。然而現在我們評價一個地方領導者的政績,總是習慣於看增加了多少産值、上了多少個項目,很少將就業問題是否解決得好與政績聯絡起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使一引起領導幹部對就業問題不那麼關心。失業率本來是反映經濟狀況的一個晴雨錶,但我們的一些領導幹部談經濟工作時談上半天也未必會提到失業問題。應改變這種狀況,而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通過落實責任制等措施,將責任落實到各級黨政領導身上,像控制物價上漲那樣控制失業率的增長,像抓項目那樣抓擴大就業,像抓菜籃子工程那樣抓再就業工程。

  (一)要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崗位。因為就業問題的根本解決取決於國民經濟的長期繁榮。在此起彼伏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我國九八年GDP的增長率仍定為8%,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增加就業機會的需要。在當前特別要發展能容納更多勞動力就業的第三産業、非國有經濟、中小企業以及區街經濟、社區服務等新的就業增長點,以增加就業崗位,安置更多的勞動力就業和再就業。國內外的經驗證明,經濟越發展,第三産業在經濟中的比重越大,創造的就業崗位就越多。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第三産業還很不發達,在國內生産總值中僅佔31%,因而相比之下,隨著第三産業的發展,其解決就業潛力是巨大的。另外,據測算,“八五”期間城鎮僅私營、個體經濟組織新增就業人員1380萬相當於同期城鎮新安置就業的40%。實踐證明,只要政策對頭,是可以開發出更多的就業崗位以解決就業和再就業問題的。

  (二)創造就業機會,需要我們的各項經濟政策充分考慮擴大就業的需要。經濟增長是擴大就業的前提條件,因為就業機會是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創造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只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就業問題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解決。就業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還需要有一個合理的經濟結構,需要有一套有利於擴大就業的産業政策,投資政策和貿易政策。西方發達國家制定産業政策和貿易政策時一般是充分考慮擴大就業的需要的,能夠創造一定數量的就業機會,往往能夠作為政府批准一個貿易項目的重要理由。相比較而言,我們的産業政策和貿易政策等經濟政策,對擴大就業的考慮就顯得很不夠,有人形容為見物不見人。現實當中很少會聽到在論證某項政策調整或論證某一項目、某一筆貿易時,會把擴大多少就業機會作為一條理由,或者説在作出這些決策時就沒有很好地去研究一下這項決策與就業的關係。我們應認真研究我國的産業政策、貿易政策、投資政策以及産業結構、企業結構等經濟結構,與擴大就業之間究竟哪些方面適應,哪些方面不適應,應如何調整。並不是只有經濟增長才能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結構高速照樣能夠産業新的就業機會(當然有時也會喪失一些就業機會),如果既能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又保持一種合理的經濟結構,則會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轉換企業機制,實現扭虧增盈。這樣,隨著企業經濟效益的好轉和企業的擴大,一些企業的勞動力需求會有所增加,企業中原有富餘人員可能就會變得不富餘了。同時要注重拓寬就業渠道,開闢新的就業領域。大力發展非正規部門就業、彈性工作、非全日制工作、小時工等多種靈活的就業形式,以拓寬就業渠道。

  (四)創造就業機會,需要社會各方面都行動起來,成為社會的共同行為。除了各級領導重視,有較高的經濟增長率,政策結構調整,拓寬就業渠道外,還需要社會各界及勞動者個人都形成一種創造就業機會的意識。一個企業,其對社會的貢獻,不僅在於向國家繳了多少稅,還在於創造了一批人的就業機會。企業家們應當有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樣一種社會責任感。勞動者個人不僅應當通過參加培訓,提高技能以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也應當有一種創造就業機會的意識,為自己進而為他人創造就業機會。輿論媒介也應為全社會形成創造就業機會意識做出貢獻,輿論推動的力量是不可抵估並且是無法替代的。

  五、政策支持和市場就業並軌——體制型失業的再就業選擇

  體制型失業是我國市場化改革面臨的深層次問題。今天的下崗事項在當時進入體制內就業時,實際上每個人都抱定這樣種理性預期:不僅“麵包”會有,而且房子會有,福利待遇會有,也因此,每個就業主體在選擇工作時,通常都將國有大中型企業視為首選目標並以能夠擠入這些單位工作為榮。經過了幾十年計劃經濟體制“教育”和“培養”,這種理性預期已經定化為保險意識。換言之,舊體制的低工資、高福利舉措、政府的無失業擔保以及未來養老保險的承諾等都已經內化為體制內就業主體的“意識形態”。如果説從一種體制轉換為另一種體制會是一個艱難過程的話,那麼讓體制內就業主體由一種就業習慣轉換為另一種就業習慣,同樣也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麵包”可能會喪失,而且福利也同樣可能會喪失。由此可知,體制型失業是我國市場化改革不得不面對的深層次矛盾。解決體制型失業問題,顯然與解決其它類型失業問題截然不同。

  不可否認,今天的在職失業者和下崗職工即使無“工”可作,寧願繼續滯留在公有經濟部門而不願徹底離開公有經濟部門去非公有經濟部門就業,原因就是這一就業行為選擇背後的益:一是政府應當對過去的勞動貢獻予以補償;二是體制內福利的轉移問題,特別是住房福利和社會保險福利的轉移問題。對此我國給出解決體制型失業者的再就業的基本思路是:政策支持和市場就業並軌,在體制型就業區域和市場型就業區域之間設置某種利益通道,以確保體制型失業者向市場型就業轉變。基本的政策措施必須貫徹標本兼治的方針。首先對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費一定要有保證,並積極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其次是在體制型就業與市場型就業之間實施具有變通和妥協性質的政策安排,以實現體制型失業者在非公有經濟領域的“軟著陸”。比如工齡連續計算:公有經濟職工到非公有經濟就業,可以連續計算工齡。房改優惠的補償:下崗職工到非公有經濟就業,可以連續計算工齡。房改優惠的補償:下崗職工到非公有經濟就業,就應綜合考慮其原有的就業工齡及其它貢獻因素。補償其應得的房改優惠等等。第三,政府可以實施“贖賣”政策,通過工齡一次性買斷方式或者分期付款方式,不僅補償下崗職工的待業生活費,而且按照工齡補償其過去的勞動貢獻,以誘導公有經濟部門下崗職工的退出行為。第四,充分開發利用勞動力資源,努力開發就業崗位,實現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完善市場就業機制。

  六、人力資源開發——結構性失業的再就業選擇

  在科技發展與經濟社會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聯動機制下,每一個科技進步特別是技術革命無不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打下深深的烙印。幾次産業革命不僅本身就是科技發展的直接結果,而且推動了産業結構的成長與不斷調整。們隨著科技水平的更新換代與産業結構的升級,結構性失業始終如同鬼魅一樣依附於經濟發展過程,成為經濟發展過程中不能擺脫的頑疾。科學技術的他新和發展具有超前性,總走在廣大勞動者知識技術水平的前面,勞動力知識技術水平的相對滯後使得勞動者難以在短時間仙適應和接受新的科學技術,熟練掌握就更需要假以時日。這就造成了結構性失業的長期存在。結構性失業既是科技技術和經濟發展的産物,也是科學技術和經濟進步發展的阻力。要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還必須從提高勞動者素質開始。作為政府應該努力建立一套機制,創建一種環境,使勞動者能迅速提高自身素質,調整知識結構,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技能,從而適應産業結構的變遷,促進經濟的增長髮展。因此,結構性失業調整的有效手段是人力資源開發。

  自從人力資本理論産生以來,人力資源開發作為一個戰略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人士所認同。其中包括企業家和國家管理決策人員,也包括經濟、管理和社會學家。一些有識之士指出,應將人力資源能夠有效地促進經濟的增長,減少結構性失業,提供勞動力的創業能力,是增加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

  人力資源開發關係到勞動者素質、國民素質乃至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從社會的實踐活動來看,人力資源開發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宏觀人力資源開發,另一個是微觀人力資源開發。宏觀人力資源開發戰略以國民素質為標的,推動經濟扔效增長和社會的全面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人力資源開發是一項牽涉面廣,需要長期努力的系統工程。首先應製造一種促使人才集出的良好機制和環境。(1)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場,通過社會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2)創造溫馨、融洽、和諧的人文氛圍,建立一套選人、用人、考核人、培養人的機制。(3)人才的競爭流動和晉陞必須公開、公正、透明。其次,要強化職工的繼續教育與加大智力的投資,對職工進行培訓和訓練。美國的企業提出,為了使員工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應當使企業成為“學習型組織”。日本提倡企業把“終身雇用”變在“終身培訓”。面對結構性失業,我國更應從教育體制、成人教育、職工培訓等方面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調整和完善勞動者知識結構使之優化,培養勞動者的勞動技能使之符合經濟增長髮展的要求。針對目前下崗職工業務素質偏低,專業知識老化,或技術單一,不能適應新崗位的要求,有崗不能上,有業不能就的情況,要加強對下崗職工再就業前的職業技術培訓,使他們能理好地適應重新就業的需要。作為下崗職工或失業人員應信清我國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更新觀念,不要沉浸于失意和報怨之中,及時調整自己的位置,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培養技能,完善自我,尋找新的就業崗位。

  眾所週知,經濟的競爭關鍵在於科學技術的競爭,而科學技術競爭關鍵在於人才競爭。這裡的人才就是大概念,就是人力資源開發。如果從狹義的層面來理解,若大一個中國,光靠一些精英性人才是不夠的,只有立足於對人力資源全範圍、整體性的開發,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為解決中國失業問題提供一個良好的、寬鬆的環境。採取積極開發人力資源的政策,有助於減少結構性失業,增強勞動者的創業能力,也是中國勞動力市場均衡發展的重要工具。 總之,我國的失業問題其形勢具有嚴峻性,成因具有複雜性。第二,顯性失業與隱性就業並存。即部分勞動者表面上看是失業,但是他有工作可幹,處於隱 性就業狀態。第三,結構性失業,體制型失業疊加,使失業數量猛增。第四,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和結構性失衡並存。也正是因為如此,再就業問題不可能有現成的或標準的答案。我們只能不斷探索,不斷求解,尋找答案。實施再就業工程,不僅要強調勞動力的安置,更要以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三者關係為前提,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我們認為“九五”期間,帶有戰略性的一個根本任務是要把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就業機制建立起來,在強化政府宏觀調控,均等個人就業機會的前提下,朝著“就業市場化、失業公開化、勞動有保護、失業有保障”的方向努力,以保證整個經濟體制改革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順利推進,在動態中維持社會的穩定。 失業和就業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同時也量個長期和話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失業永遠不會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然而,失業可以緩解,可以控制。(作者:李國友 此文發表在由中國教育家協會主辦的國際優秀論文網站上國際優秀教育論文類)


責編:劉棣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