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三個代表在基層

【“三個代表”在基層】大連: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信號
05月25日 14:50

  “人間真情貴似金,寒中送炭暖俺心。

  扶貧幫困搞得好,百姓高興不得了……

  千好萬好第一好,‘三個代表’舉得高!”

  5月11日,記者在72歲的鄭德安老人家中,聽他用顫抖的聲音,大聲朗誦他寫給明澤街道社區求助中心的詩。

  鄭德安老人是大連中山區明澤街道職工街8號居民,家中有百歲老母、44歲的兒子患有精神病、70多歲的老伴癱瘓在床。老伴生病時,怎樣把她背下五層樓,對年邁的鄭德安來説,都是天大難題。

  2000年初,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給街道開辦不久的社區求助中心寫了一個反映困難的小紙條。出乎他的意料,求助中心和街道幹部很快就上門走訪。看到他家中的窘況,街道立即按他的需求,為他提供了全面、長效的服務;對他老伴、老母親的日常扶助,由他所在的福壽社區救助中心分站負責;背他老伴上下樓去醫院,由企業服務中心負責。當時他的兒子正舊病復發,沒有錢住院治療,街道幹部立即開始捐款,解決他的燃眉之急……

  今年春節前,街道幹部上門給他送來300元過節費。想起街道對自己一家人的幫助,鄭德安老人感動得一夜沒有睡好,他輾轉反側,連夜寫了一封感謝信和一首詩,説出了他的心裏話。

  鄭德安老人只是社區求助中心受益者當中的一個,生活在這裡的8000多戶居民,每天都在享受著街道黨工委這一認真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開展為民服務所帶來的成果。

  “街道是最基層的一級政府組織,”説起建立社區求助中心的初衷,明澤街道黨委書記叢滋全説,“我們最重要的職責,就是通過我們實實在在的工作,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中心就是我們實踐‘三個代表’的最好體現。”

  1999年底,明澤街道在開展“八千戶一大家,共建文明社區”活動中,發現居民生活中有許多實際困難,自己無力解決,又不知道該找哪些部門解決。民誠街10號是一幢老樓,樓內一直不通自來水,居民每天要到院內水管前排隊打水,苦不堪言。64戶居民共用4個水錶,常因水費而起矛盾,常因水費收不上來被停水。

  類似問題並不在街道的正常職責範圍之內,但街道該不該管?

  街道專門召開黨委會進行研究,認為有必要把為民服務提高到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來認識,提出要“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信號,把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作為第一職責,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敗的第一標準”。只要居民有需要,就不但要管,而且要管好。

  1999年11月,遼寧省第一家街道社區求助中心成立了。居民有什麼煩心的事、難辦的事、不會辦的事,撥打公開的求助中心電話,就會得到滿意的答覆。圍繞求助中心這一服務平臺,街道又先後投入800多萬元,完善服務設施,提高為民服務的層次,並建立了縱向到居民樓院、家庭,橫向到轄區單位的三級服務網絡、10多支服務隊伍,確保居民的求助件件有回聲、事事有著落。

  中心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民誠街10號64戶人家的吃水問題。街道幾次找來自來水、房産等單位的代表,反復協商。最後由産權單位出錢,自來水公司負責安裝,居民出一部分費用,64戶全部通上了自來水,安上了獨立的水錶。一個困擾了居民心頭20多年的陰雲,煙消雲散,笑意與和睦重新回到了居民中間。截至2001年12月底,求助中心共接到電話2038人次,問題最後得到解決的達2017人次。

  翻開社區求助中心的一疊疊資料,一個個小故事躍入眼簾:“北斗街24戶居民有了水喝”、“魏永喜家暖氣管熱了”、“外來妹的結婚證領到了”、“病故異鄉的老人得到了安息”、“下崗女工找到了工作”……樁樁故事令人心暖,件件實事都折射出街道幹部扎紮實實落實“三個代表”的實幹精神。

  去年春節前,明澤街道幹部收到了一份“貴重”的禮物:鄭德安老人已有百歲的老母親,用了將近一年時間,一針一線縫製而成的200塊抹布!

  “這200塊抹布對我們來講真的很珍貴、很沉、很重。”街道黨委副書記姜春梅説,“‘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到基層就是實實在在的小事。這些小事,對老百姓來説就是大事。只要你確實為百姓辦實事、好事,他們就會從心底裏感謝黨和政府。”(崔士鑫 張帆 單超哲)


責編:韓潔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