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三個代表在基層

【“三個代表”在基層】重慶三峽:一切為了移民的利益
05月20日 11:25

  移民,是重慶市直轄後的頭號大事,是三峽工程成敗的關鍵。

  在三峽庫區採訪,隨處可見醒目的大紅“拆”字和白色的二期移民水位線標記,仿佛在提醒人們:已到了二期移民的決戰時刻。然而,無論是在大舉搬遷的移民村,還是在剛剛建好的移民點,記者看到的,都是一派從容不迫、安居樂業的平和景象;與老鄉聊起移民的話題,他們説得最多的兩個字,是“滿意”。

  “移民滿意是我們黨員幹部的共同追求。”豐都縣分管移民工作的副書記蔣宜茂告訴記者,“在移民庫區,學習、貫徹‘三個代表’,就是要千方百計讓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不折不扣地維護好他們的根本利益。”

  “流汗流血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為移民嘔心瀝血的牌樓村前村支書葉福彩,臨終前要求把他的骨灰埋到高山上——他要“看”著村民們順順噹噹地搬走。

  故土難離之情,相互攀比之心,政策理解之誤,使三峽庫區移民成為社會關注的難題。高陽鎮需動遷移民17000多人,是三峽庫區第一移民大鎮。去年高陽鎮集中外遷移民5656人;截至今年4月底,該鎮已順利對接移民3120人,超過計劃56%。

  高陽鎮的移民工作為何如此順利?鎮委書記丁笙洺道出了其中的奧妙:因為全鎮有200多位葉福彩式的好黨員、好幹部,他們肩上一頭挑著黨和國家的期望,一頭挑著移民們的信任。

  葉福彩是高陽鎮牌樓村的村支書,牌樓村要移民2181人。為説服鄉親們早日搬遷,他不分白黑地走家串戶,苦口婆心地宣講動員;為確保外遷移民萬無一失,他忍著腹部的劇痛,跋山涉水到幾百公里之外的湖北省安置地,用雙腳為移民戶核實土地面積……2000年8月的一天,葉福彩在幫一家移民戶拆房時,胃病發作,疼得滿地打滾。鄉親們送他到萬州三峽中心醫院一檢查,已是胃癌晚期。躺在病床上的葉福彩,還時刻惦念著移民的事。10月9日是高陽鎮移民正式外遷湖北省的頭一天,當晚大雨傾盆,牌樓村的42名移民群眾聚集在村委會辦公室參加最後一次村民會。突然,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村主任向道現按下免提鍵,電話裏傳出葉福彩的聲音:“老向,高陽的雨大不大?路上千萬讓移民們注意安全,多帶些膠紙,別打濕了糧食、衣物……”聽著老支書熟悉而微弱的話語,村民陳從清哽咽著説:“老葉現在連命都快沒了,還在關心我們,我們不給他爭氣,還算是人嗎?!”

  在重慶移民庫區,這類可歌可泣的事情不勝枚舉。早就在新縣城裏買了新房的高陽鎮田莊村原支部書記楊學安,説服家人把房子賣掉,帶領鄉親們外遷到湖北;移民晏德兵搬家時大雨如注,洪水把木橋衝垮了,村支書向心德冒著生命危險,把晏德兵家的木箱、棉被卷等一件件扛過河去……

  “移民作主,政府服務”,豐都縣推行的移民議事會制度,使移民的每一分錢都花得明明白白,每一個項目都完成得漂漂亮亮。

  位於長江南岸的豐都縣龍孔鄉臨江村,是就地後靠的移民村。該村四組的水池施工工地上,每天總有一位村民來得比施工人員還早,走得比施工人員還晚。他非常認真地敲敲每一塊石頭,看砌得是否結實,檢查用的水泥是否達到規定的標號。如果發現不合格,馬上讓施工人員或返工,或換料。這些輪流檢查的人,就是村民大會選出的議事代表。四組共有7位移民代表,他們除了監督施工外,還負責移民資金的管理和移民工程項目的選址、招投標、驗收等事項。凡是有關移民的事情,先由他們開會商定後,向全體村民通報,村民表決通過後,再向鄉黨委、鄉政府和鄉移民辦審批。

  原龍孔鄉黨委書記、豐都縣移民局局長敖茂林,把這一制度稱為“移民代表議事會制度”:“從前移民的事情都由鄉、村政府包辦,村民有意見,我們就順應群眾要求,實行移民代表議事會制度,做到‘移民做主,政府服務’。事實證明,這一制度使移民的每一分錢都花得明明白白,每一個項目都完成得漂漂亮亮,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移民利益,被群眾形象地稱作‘陽光下的移民’。”

  1998年,震驚全國的黃髮祥貪污鉅額移民資金案曝光後,一度使豐都縣的移民工作陷入困境,該縣移民工作1999年總體滯後23個百分點,位列全市倒數第一。新上任的領導班子痛定思痛,決心從制度創新入手,重塑黨的形象,還信於民。他們除了在全縣範圍內推廣移民議事會制度外,還摸索出了風險抵押制、黨員幹部責任追究制、移民工作一票否決制等,使移民工作後來居上,去年達到了進度目標要求。

  該自己辦的事不能推給別人辦,今天能辦的事不能拖到明天辦。涪陵區百勝鎮首創的“首問責任制”,使幹部成了群眾的貼心人。

  “不曉得”、“這事不歸我管”……這些冷冰冰的官腔,如今在涪陵區百勝鎮的鎮委、鎮府機關幾近“絕跡”。移民上訪事件大幅減少。這些可喜的變化,歸功於該鎮從2000年開始實行的“首問責任制”。

  何謂“首問責任制”?群眾來機關辦事,被詢問的第一位機關幹部就是首問責任人,對詢問人要熱情接待,對於職責範圍內的事,應當立即辦理或告知辦理期限;不屬於職責範圍內的事,要引帶詢問人到相關的負責人或單位辦理。為了把這一制度落到實處,百勝鎮還出臺了首問責任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獎懲制,建立了“首問責任登記簿”、“來信、來訪登記簿”和“下訪登記簿”,鎮移民辦派出專人負責督察。該鎮的黨政領導率先垂范:開設書記、鎮長公開電話,把每月的3個趕場天定為領導接待日,每月20日到田間村舍下訪,為群眾排憂解難。

  好機制産生了高效率。紫竹村六社移民楊中顯承包的一個企業屬於搬遷企業,他曾就補償問題多次找過鎮移民辦,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去年年初,聽説鎮上實行“首問責任制”,他將信將疑地來到鎮裏,正好遇見現場辦公的副鎮長肖正權。肖正權熱情地接待了他,並立即會同有關人員認真研究,使拖了幾年的問題幾天就“搞”定了。楊中顯感慨地説:“現在的幹部真是我們老百姓的貼心人,黨的好作風又回來了!”(趙永新 禹偉良)


責編:韓潔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