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三個代表在基層

怎樣理解我們黨“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內涵
09月05日 13:13

  先進的文化和意識形態是先進的社會生産力的反映和體現,是人類文明積累和發展的結晶,同時又為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前進提供思想指導、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無産階級政黨之所以成為無産階級先鋒隊,不僅因為它代表先進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要求,而且在於它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中國共産黨在長期的奮鬥歷史中,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它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先後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為中國人民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它倡導了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道德,引導廣大人民團結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旗幟下,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有了極大提高。它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歷史文化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創造了嶄新的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也是一部重視文化建設的歷史。在民主革命時期,黨就非常重視文化建設問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用了相當大的篇幅論述新民主主義的文化。他指出:“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它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科學的。它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的。”“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並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毛澤東指出:“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這就為中國當時的文化建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在整個民主革命時期,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成為推動中國新文化發展的堅強政黨,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在領導人民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同時,進行了大規模的文化建設,領導文化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包括改造舊文化,蕩滌舊社會留下的污泥濁水;普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和各種文化知識;提出“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提出向科學進軍;形成一大批文化藝術作品;進行多種文化設施建設等等。可以説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文化建設保持了正確的前進方向。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非常重視文化建設。黨中央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著力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科學知識的普及。鄧小平強調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調要對廣大人民進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教育,提高民族素質。強調繼承民族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成果。強調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等等。江澤民同志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作了科學闡述,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強調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強調重在建設,繁榮學術和文藝。強調建設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歷史文化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文化事業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

  能不能反映先進文化的發展趨勢,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是一個國家、政黨生命力之所在。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成為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代表,這主要是由黨的基本性質和根本任務決定的。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代表著先進的社會生産力,代表著社會發展的趨勢與方向,黨的性質決定了它不可能信守某種舊文化,而必須衝決各種舊文化的障礙與束縛,為社會發展、進步鋪平道路。而黨的根本任務是為了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這又必然要求它不斷調整和衝破一切阻礙和束縛社會生産力發展的生産關係以及相應的政治關係和思想文化關係,建立和建設新型的文化,以促進生産力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因此,從總體上來説,黨是社會生産力發展要求的代表,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也是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代表。


責編:白秀穎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