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垃圾不浪費 循環就是寶 |
08月27日 13:41 |
|
|
新華社東京8月27日電 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匱乏,絕大部分資源依靠進口,一有風吹草動,資源就會吃緊。因此,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進口資源的依賴,變垃圾為可利用的再生資源,進而建設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型社會已成為日本的既定國策。
為把這一國策落到實處,日本政府首先從立法著手。2000年6月,日本政府頒布《循環型社會形成促進基本法》,邁出了打造循環型社會的第一步。此後,日本實施多項法律,從不同領域具體規定了資源再利用的方法:2001年4月實行《家電循環法》,規定廢棄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視由廠家負責回收,用戶向廠家交付少量再循環所需費用;今年4月,日本政府提出《汽車循環法案》,規定汽車製造廠商有義務回收廢舊汽車並進行資源再利用,而車主則需交2萬日元左右的回收費用;5月底,日本又實施了《建設循環法》,規定到2005年,建設工地的廢棄水泥、瀝青、污泥、木材等資源的再利用要達到100%。
這三項法律集中體現了循環經濟的3R原則,即廢物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據統計,通過實施《家電循環法》,有60萬噸垃圾將變廢為寶;《汽車循環法案》可使幾百萬噸的垃圾變成再生資源;而在日本每年7000萬噸垃圾中佔相當比重的建設工地廢棄物,也將按照《建設循環法》得到適當的再循環利用。日本政府計劃通過各項措施的實施,到2010年將垃圾掩埋量從現在的7400萬噸減少到3700萬噸,2050年減少到370萬噸,並最終達到垃圾零排放。
隨著政府各項有關垃圾回收的立法出臺,企業紛紛採取措施,積極促進資源再利用。在企業産品開發過程中,垃圾回收技術所佔比重日益增長,家電、汽車和建築物在拆毀時各部分如何進行再利用等回收問題都會被考慮在內。同時,企業不斷開發新的循環技術,將垃圾直接在廠內變為再生資源,儘量做到垃圾零排放。例如在日本著名的豐田公司,原來工廠垃圾的排放量為9800多噸,利用循環技術後,鐵屑回爐變為有用金屬,瓦礫粉碎加工成地磚,污泥成為花園肥料,真正的垃圾只剩900多噸。此外,企業還積極參與回收社會垃圾。東京都江戶區部分企業近日開始回收超市、飯店的食品垃圾,用以發酵生成沼氣發電,這樣既節省能源,又保護環境,可謂一舉兩得。
為調動國民參與環保的積極性,日本政府今年頒布了《循環型社會白皮書》,教育國民保護環境必須從我做起,從根本上改變觀念,不再鄙視垃圾,將垃圾視為有用資源。例如在垃圾分類問題上,日本政府號召每個日本人從我做起,自覺參與。堆在一起是垃圾,分類存放就是資源,如瓶子可重復使用,廢紙可變紙槳,殘羹剩飯可作為肥料和發電原料等。據調查,有80%的日本國民已付諸實際行動。垃圾分類越來越細,三R原則正在日本深入人心。
人類跨入21世紀,有兩大潮流值得關注:一是信息社會,二是循環型社會。循環型社會就是要告別傳統經濟的資源--産品--垃圾模式,形成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良性循環,走一條真正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這方面,日本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新華社記者何德功)
由此進入“聚首南非 為地球再把脈”專題
|
責編:揚國 來源:新華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