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關注北大“山鷹”遭遇山難

那山還在,攀登將要繼續......
08月23日 11:23

  山難!一場突如其來的雪崩,在希夏邦馬峰已有的攀登者死亡名單裏又增加了5個年輕的生命。

  為什麼要登山?因為山就在那兒。登山界的這句名言不知鼓舞了多少勇敢的挑戰者。於是面對逝去的靈魂,人們痛哭過,傷心欲絕過,卻從未停止攀登的腳步。

  探索、登攀,當我們再次讀解這個人類千百年來的簡單夢想,我們需要思索:勇氣之外,還有什麼是最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因為,生命可貴,而攀登還要繼續,挑戰還要繼續……


  山難也許可以避免


  北大的學生們是以一種難以掩飾的激情前來登山的。為了攀登這座至今只有兩個人登頂的、海拔7292米的雪山,北大登山隊從去年9月開始進行登山準備,並向西藏登山協會諮詢有關事宜。今年7月,登山隊派出先遣人員抵達拉薩,正式向西藏登山協會遞交了登山申請。

  一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生登山隊員,在沒有充分的後勤保障條件的情況下踏上了艱難的征程。世界第十二高峰希夏邦馬峰的登山大本營距拉薩市約700公里,而其西峰距大本營還有半天的汽車行程……>>>>>>更多


  不可忽略的責任


  這5位年輕的登山者,是在參加一種屬於探險者的運動———登山運動時遇難的;他們並不是專業登山運動員,但他們攀登了職業登山者也不敢小視的山峰,他們屬於業餘登山者;他們是在由屬於業餘性質的體育社團———北大山鷹社組織的登山活動中遇難的。正因為如此,政府體育主管部門應該引起特別認真的反思……>>>>>>更多

  勇氣不能承受之重


  熱愛登山的人,一定都曾經思考過危險甚至死亡的問題。可是,真正的登山者,絕不是輕率對待自己生命的人,因為,登山的意義不是拿生命去冒險,相反,他們會盡一切可能,降低和避免危險發生的可能。

  就如一位曾經登上世界各大洲最高峰的登山者,對登山意義的闡釋,他説:“在登山中,最讓人激動的,不是登頂的瞬間,而是下山後看見第一片綠色的瞬間。”……>>>>>>更多


  生命的價值有幾多


  存鷹之心於高遠,取鷹之志而淩雲,習鷹之性以涉險,融鷹之神在山巔……

  一個循規蹈矩、安於現狀的人是絕對不會輕易支付冒險的代價的。北大山鷹的五位學生,登山一不為掙錢,二不為表彰,三不為積累學分,他們就是要在一次後天的冒險中完成對自身局限的挑戰。這種依當今道德的價值標準無疑被視為虛無飄渺乃至毫無意義的目的,實際上可能是另一類人極其認真的追求。在這類人看來,如此巨大的冒險,絕對不是為了謀取眼前不俗的利益,而可能是為了鍛造一種能夠與命運抗爭的心理機制。古人認為“大有所失”之處,這類人可能恰恰認為“大有所得”。

  從亡者看來,人固有一死,能把死亡獻給自己鍾愛的運動,這樣的死亡不算悲哀。可對於他們的父母家人呢,這樣的問題或許殘酷,可這是可以觸摸的現實。他們的逝去,留下的陰影會覆蓋家人的一生。也是從這個角度而言,許多人質疑所有冒險行為,理由很直白:怕死。但真實的理由肯定包涵了對生命的一種理解:人的生命不僅屬於自己,還屬於你周圍所有真正愛你的人。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生命從誕生的那天起,就已經註定了不僅屬於自己,也許這樣的生命是不自由的,但這不自由裏麵包涵的卻是一份比自由更可貴的責任。


  【網友】 幾隻勇敢的山鷹投身於雪山的懷抱,逝者已逝,一切的紛爭對他們來説都了無意義了,是多情的生者把這件事命名為“山難”。而且,還可以肯定地説,未來還會有同樣的山鷹飛向更高的雪山,其中當然也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同樣令人驚悸的事件。這樣的預言已經不算是預言了,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説,這是一種人類行為的必然規律。

  我們所能做到的只應該是:儘量抱著一種寬容去看待別人所謂的奇異行為,包括逝者的親人,重要的是我們還活著,那麼就好努力好好地活下去 ……>>>>>>更多


  【網友】 運動不可無。登山攀頂免不了。艱難危險就在運動員腳下。可怕和高興同在。犧牲與勝利都屬於運動員。探險、極限運動員的出征,如同部隊的戰士衝鋒上陣,已經把犧牲置之度外。他們把可能的陣亡都自譽為“光榮”了。在’戰士、運動員的思想和語言中沒有後悔二字。只有取勝的願望。

  既然這樣,我不去説“該不該”“值不值”……而寄希望此類運動組織者,儘量把每一次活動都安排得妥貼些,將危險降低到最小最小,使此項運動地延續從遇難轉向勝利,用歡呼取代悲哀……>>>>>>更多



責編:辛梓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