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關注北大“山鷹”遭遇山難

藏族村民獻上潔白哈達悼念遭遇山難北大學生
08月16日 13:20

  新華網消息 記者15日傍晚趕到西藏西南部海拔4650米的色龍村,這裡是距離希夏邦瑪峰最近的一個村落。西藏登山協會和西藏登山隊派出的救援隊15日晨離開這裡,他們雇用2位民工和3頭牦牛,徒步前往希夏邦瑪西峰大本營,預計當晚可到達目的地。

  色龍村的村民是14日得知北大登山隊遭遇雪崩的消息,當天就有村民將潔白的哈達放在路邊以示悼念。在採訪村長次仁多吉時,旁邊圍上一大群人。當談到北大登山隊5名學生在衝頂時遭遇雪崩的不測時,藏族村民發出陣陣嘆息聲。

  曾為北大登山隊運輸過登山物資的村民朗嘎説:“這些年輕人為了國家的聲譽,冒著生命危險來登山,有一種崇高的精神。我為他們的遇難感到非常難過,我欽佩他們。他們的獻身是值得的。 ”他還説,在他和北大學生相處的日子裏,這些學生給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這些學生爬雪山的決心非常大,對我們這些民工也特別客氣,心眼非常好 ”。

  村民索朗拉姆眼睛濕潤地説:“電視上播放大學生的消息,他們家鄉的人一定都在哭泣。 ”

  色龍村是一個約有340多人的小山村,多年來承擔為攀登希夏邦瑪峰登山隊提供物資的運輸任務。北大登山隊進山時,色龍村出動了12位民工和36頭牦牛隨登山隊上山。按照計劃,8月17日,色龍村將派出12位民工和36頭牦牛再次進山,于18日把北大登山隊滯留在大本營的其餘學生接下山。

  村長次仁多吉説,如果他們早知道大學生遭遇雪崩,他們會立即派出人員進山搜救,“要多少牦牛、人,我們馬上派 ”。希夏邦瑪西峰夏天雪崩比較頻繁,在這個時候攀登確實很危險。

  色龍村距離希夏邦瑪峰大本營約25公里,步行需要4個多小時。希夏邦瑪峰大本營距希夏邦瑪西峰大本營還有步行五六個小時的路程。(薛文獻)

   藏族人眼中的北大登山隊學生

  新華網消息 在羅布次仁眼中,北京大學的學生不是一般學校的學生,“他們人挺好,特別能忍耐。他們的吃苦精神讓我吃驚! ”

  23歲的羅布次仁是西藏珠峰自然保護區聶拉木管理分局希夏邦瑪檢查站的負責人,檢查站就設在距離色龍村很近的公路上,是進入希夏邦瑪西峰的必經之地。從7月份開始,北大登山隊的隊員就和檢查站結下了不解之緣。擔任打前站任務的北大學生岳斌幾次從這裡經過,得到了檢查站工作人員的大力幫助,他們成了好朋友。

  7月26日,岳斌從山上步行到檢查站,説一位女隊員胃不舒服,請求檢查站幫助送到聶拉木縣救治。羅布次仁二話沒説,用摩托車把岳斌送到登山大本營,約好第二天有一輛旅遊車要到這裡,生病的女同學可以搭乘這輛車到聶拉木。

  羅布次仁事後得知,那天岳斌在返回營地的路上天已經黑了,看不到路,他只好在野地裏睡覺休息,未能及時搭上便車。這位女同學後來還是岳斌帶著走到檢查站,在檢查站的幫助下乘車到了聶拉木。

  8月11日中午,岳斌和李蘭又一次來到檢查站,説山上遇到了雪崩,他們要回拉薩。他們搭了一輛大卡車,在12日淩晨5點到達日喀則,當天又乘客車抵達拉薩。15日他倆帶著救援隊又返回這裡,16日再次上山。

  羅布次仁説:“這些年輕人儘管是大學生,在北京生活,但他們的吃苦精神確實讓我佩服。岳斌幾次上山下山,由於幾天來一直在山區走路,腳底都磨爛了,也從不叫苦,這一點連我們也做不到。 ”

  在北大科考隊進山與登山隊會合時,檢查站及時為他們聯絡嚮導,帶他們進山。只要遇到北大學生有困難,他們都盡力相助,多次用摩托車運送學生。羅布次仁説:“他們是學生,各方面比較困難,只要需要,我們都會盡力幫忙。 ”北大學生和檢查站的3位工作人員建立了寶貴的友誼,他們把身穿的隊服留給羅布次仁等人。

  聽説大學生遇到了雪崩,羅布次仁感到非常難過。他説:“登山是一項非常危險的運動。儘管山難不是經常性的,但總有人為登山而獻身。 ”(薛文獻)


責編:趙瑋寧   來源:新華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