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聚焦:朝鮮半島

和風吹拂“三八線”——2000年朝鮮半島局勢綜述
08月01日 14:40

  綜觀20世紀最後一年的朝鮮半島局勢,可用一個字來概括——“變”。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劍拔弩張、血雨腥風之後,瀰漫在朝鮮半島上空的陰霾終於開始消散。

  一年來,朝鮮半島令世人注目的大事不斷發生。6月13日至15日,朝韓在平壤舉行了半島分裂55年以來的第一次首腦會晤,兩國首腦共同簽署《北南共同宣言》。8月15日和11月30日,分離了半個世紀的朝韓離散家屬實現了兩次會面,使平壤和漢城沉浸在淚海之中。9月15日,在悉尼奧運會開幕式上,朝韓運動員首次打著相同的旗幟——朝鮮半島旗攜手走進主會場,薩馬蘭奇與觀眾一起全體起立,用掌聲和歡呼向他們表示祝福和敬意,成為開幕式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幕。10月13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在奧斯陸宣佈,把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韓國總統金大中,以表彰他在維護民主和促進朝鮮半島和解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朝鮮半島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它對東北亞局勢乃至世界格局將産生什麼樣的影響?今後的走勢又將如何?

  -朝鮮外交政策的重大調整是半島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

  對朝鮮來説,90年代是自朝鮮戰爭結束以來最困難的時期。東歐發生劇變,蘇聯解體,俄羅斯解除了《蘇朝友好條約》,核危機事件,金日成主席逝世,連年遭受自然災害,經濟滑坡,西方因擔心朝鮮會“崩潰”而不願意予以承認,等等。這些都給朝鮮的內政與外交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朝鮮期望通過改善同美國的關係而解決一切政治、經濟、外交難題,但是結果卻收效甚微,朝鮮不得不重新調整外交戰略。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朝鮮採取積極的對外姿態,既加快了與周邊國家改善關係的步伐,又謀求擴大同歐盟國家的交往。特別是通過改善同韓國的關係,緩解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樹立自己的新形象。以全方位外交的態勢來迫使美、日等國在改善與朝關係方面做出更積極的努力,達到擺脫困境,打開新局面的目的。經過艱苦的努力,今年朝鮮外交終於破冰而出。首先是中朝、俄朝關係得到了鞏固和加強,金正日先後同江澤民、普京會晤;其次是朝美關係已有重要轉機,趙明錄作為金正日的特使訪美,奧爾布賴特訪朝;再次是先後有意大利、加拿大、菲律賓、澳大利亞和英國同朝建交或復交,朝已加入東盟,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改變了國際形象。

  -金大中政府的“陽光政策”為冷戰的朝鮮半島帶來了春風

  在南北關係問題上,金大中政府推行的“陽光政策”,也是今年南北雙方握手言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陽光政策”又稱“包容政策”,其核心內容是“以強有力的安保態勢為基礎,實現南北之間的和解、交流與合作,並在這塊土地上確立和平。”與歷屆韓國總統大談“北方威脅”或“南北統一”相反,金大中更多地強調南北之間的“和解、合作”。他在當選總統後舉行的第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就申明:“我們的目標是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南北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而不是實現南北統一。可以説“陽光政策”內容具體,目標與措施比較切合實際,易於被有關各方理解和接受。金大中政府的“陽光政策”實施近三年來有如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在執行政策上堅持了一貫性。以往韓國的幾任總統,特別是後幾任,在對朝政策上總是搖擺不定,受一時一事的影響比較大,時而緩和,時而強硬,或者乾脆跟著美國走,美國硬它也硬,美國緩它也緩,好像都不知道自己的利益在哪兒了。但是金大中則不同,他對統一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其前任總統搞“吸收統一”是絕對行不通的,更不能操之過急,只能循序漸進地向前推進。因此,金大中自1998年2月上臺執政以來堅持不懈地推行其“陽光政策”,儘管這期間發生過不測事件,如1998年的潛艇事件,1999年西海艦艇交火事件,還出現過朝鮮試射“衛星”事件,四方會談也出現過幾次僵局,韓國國內反對黨也對金大中提出過尖銳的批評,然而不管遇上什麼情況,金大中認準了這個方向,堅持走下來了。

  第二個特點是重視發揮民間交流與合作的作用。金大中上臺後逐步取消了對民間交往的限制。現代集團與朝鮮成功推進了金剛山旅遊合作開發項目,該集團名譽會長鄭周永幾次受到金正日的接見。除了經濟方面的交流外,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體育、文化方面的交流活動,如舉辦統一籃球賽、足球賽、文藝團體互訪等。民間的交流與合作不僅為南北和解創造了友好的氣氛,而且也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第三個特點是重視國際合作。以往韓國政府的對朝政策只局限于解決南北雙邊問題,而金大中的“陽光政策”則把半島問題納入國際合作框架內解決多邊的問題,因而這一政策得到了國際社會特別是周邊國家的支持。

  -國際環境的變化給半島局勢緩和提供了外部條件

  冷戰之後,造成朝鮮半島分裂的外部環境已發生了根本變化,和平與發展取代了兩大陣營的對抗。90年代初,朝韓同時加入聯合國,俄羅斯和中國先後同韓國建立外交關係,打破了中蘇朝與美日韓3對3的冷戰結構,在東北亞地區已形成了中美日俄多極化格局,這些大國首先是中美然後是日俄,都在推動朝鮮半島向緩和的方向發展。

  90年代中期,美國和日本特別是美國著手調整朝鮮半島政策。1994年美朝簽署核問題框架協議,1995年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在紐約宣佈成立,1999年導彈協議和佩裏報告書等,美國在主張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同時更多傾向於和朝鮮接觸,同時解除部分對朝鮮的制裁。儘管中美關係有很多波折,但是兩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卻一直是合作的,因為雙方都不希望朝鮮半島發生衝突和動亂。中國希望有一個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美國則希望它“軟著陸”,實現和平演變。雖然最終目的不同,但在現階段都希望這一地區穩定。中國是朝鮮半島的近鄰,這些年給朝鮮最多援助的也是中國,而且不附加任何條件,對半島事務有著獨特的影響力。所以中美的合作對今天半島局勢的緩和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朝鮮半島何時能夠實現統一

  朝鮮半島分裂是二戰結束時美蘇爭霸的産物。從歷史上看,朝鮮半島長期是一個統一的單民族國家,南北方的人們都盼望統一,所以半島統一是必然的,目前這種和解的趨勢不可能出現大的逆轉。首腦會談後朝韓關係進展順利,預計明年初金正日將訪問漢城。朝韓關係迅速發展將加速推動朝鮮半島冷戰格局早日結束,使同盟或半同盟關係弱化,從而促使東北亞地區國際關係重組。但是,由於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統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雙方敵對情緒會影響和解與統一的進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根除雙方內心深處半個多世紀的敵對情緒和不信任感絕非易事,這一情緒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仍將繼續存在。

  第二、朝鮮的政治體制、經濟路線和社會習慣等是多年形成的,今後朝鮮在改革開放方面的力度也會對北南關係的發展産生巨大的影響。

  第三、韓國國內有不少人對金大中的“陽光政策”提出批評和質疑,他們認為韓國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還認為金大中是在撈取政治資本。金大中政府還剩下兩年時間,下一屆政府對朝政策是否會發生變化,也存在變數。

  第四、美日在一定程度上會束縛朝韓關係的發展。朝韓首腦會談達成的自主統一的原則與美國主導半島事務的企圖之間存在根本的矛盾。雖然美國歡迎朝韓和解,但是當朝韓關係的發展使美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或者美認為朝韓統一超出自己的控制時,美國有可能製造藉口進行干預,會使朝韓關係發生逆轉。日本既擔心朝韓和解使朝在日朝邦交正常化談判中提高要價,又害怕在半島事務中被置於局外。日本對半島統一的心態更是複雜,因此日本將繼續協同美國拉緊韓國,對朝韓統一施加影響。

  第五、政治和解取得進展,軍事對峙並未鬆動。朝韓首腦會談後,北南雙方在“三八線”附近的軍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所增加。(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朝鮮史研究會秘書長 博士李敦球)


責編:于冰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