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年大限沒有根據 中國經濟處於理想狀態 |
08月01日 10:14 |
|
|
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務院經濟顧問樊綱教授近日在天津宣佈,中國經濟發展目前處於一個理想的狀態,在全球化過程中,中國面臨的機遇在全部發展中國家中處於非常好的地位。
樊綱在這份題為《變革時代經濟形勢及資本市場分析》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目前經濟增長率為8%,而且沒有通貨膨脹,目前有些通貨緊縮,但下半年可能會停止。在中國經濟已進入到市場競爭狀態下,經濟增長達到目前的狀況是一個很好的平穩狀態。
“這种經濟形勢在可預見的將來將保持下去,至少一兩年時間內這個趨勢會保持下去,”他分析指出,“投資正在逐步恢復增長。今年外資1至5月份增長了29%,這兩年還會持續下去。外資的增長正在帶動民間投資的增長,包括民營、股份制、國營企業等非政府投資正在恢復增長,前年投資增長9%,去年達到13%,今年可能達到15%至16%,甚至更高。這樣支撐起來的經濟增長比較紮實。”
他強調指出,認為中國目前的投資主要是靠國家投資來支撐,並以此質疑中國的經濟發展,這是一種誤解。去年投資13%的增長裏面並沒有政府投資的增長;今年上半年政府投資增長了,是因為一些投資提早安排到了上半年,從全年來看仍然是以前的每年投資1500億。
“另外,中國外貿和出口目前正在恢復增長,中國的消費也比較穩定,”他説,目前宏觀經濟問題不是中國的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如何利用經濟增長做一些改革的事情,尤其是服務業,需要抓緊進行。
對於所謂的東方經濟“20年大限”論,樊綱認為“沒有根據”。他説,中國經濟增長40年應該不成問題。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幾乎沒漲。韓國、台灣地區能高速增長,一個有利的條件是國際市場比較好。今天中國遇到了國際市場的通貨緊縮,但中國有一塊國內市場來彌補國外市場的不足。因此,中國有更大的迴旋餘地。
“目前中國最需要關注的核心在於如何抓住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儘快發展自己。而在全球化帶給中國的眾多經濟增長點中,大批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最重要的。”
樊綱説:“全球化使得生産産品和生産要素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配置,形成全球的生産網絡、採購網絡和科研創新網絡。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給中國的中小企業創造了很多商機。不但為中國大批中小企業創造了生産零部件的機會;而且另一方面,因為跨國公司到中國來,生産的産品是為全球的市場生産,在為全球市場配套,所以抓住全球製造業産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和進入全球採購生産網絡帶來的機遇,對中小企業非常有益。”
他強調説,中國企業不要輕視為跨國公司做零部件,在為其配套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國外的技術、營銷、市場手段,可以積累資本,逐步過渡到做自己的品牌,這可能會比以前在所謂的保護下製造一些沒有競爭力的整機更好。 (孟華)
|
責編:楊潔 來源:人民日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