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二00二中國年中經濟盤點

厲以寧:中國金融業要挑戰四道關
07月26日 12:58

  中國當前銀行的一個大問題是貨幣政策偏緊-農村信用社一半以上資不抵債,這雖然是事實,但是不要緊,影響中國金融是城市金融,而不是農村金融-銀行是一個壟斷的行業,對外資已經開放了,可是對於中國的內資沒有開放,這都是不合理的。

  中國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

  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中國的金融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關於當前國內有沒有可能發生金融危機,學術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是:國內有可能發生金融危機,有兩個支持根據,第一個根據,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産率相當高,據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是25.6%,這意味著你存在銀行的4元錢有1元錢已經變成了呆賬壞賬,而中國工商銀行公佈它的不良資産率還高一點,在國外任何一個國家,銀行的不良資産率達到15%,老百姓就不會存款到這個銀行。第二個根據,農村信用社一半以上資不抵債,有的地方的老百姓包圍了信用社,這難道不是金融危機的跡象嗎?

  另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當前不會也不可能發生金融危機:首先,人民幣匯率穩定,外匯儲備不斷上升,到三月底已經突破了2200億美元。東南亞國家發生金融危機時,本國貨幣大幅度貶值,外匯大量流失,而中國的人民幣匯率穩定,而外匯儲備還不斷上升。其次,老百姓信任人民幣,人民幣存款已經接近八萬億元,每年都是在以八九千億的速度往上升。這兩種觀點截然不同,但是我認為,兩種觀點都不正確。

  第一種觀點是外國留學回來的專家和外國專家提出來的,他們套用外國的情況,不了解中國國情。第二種觀點則是不了解中國經濟的全球化趨勢。讓我們來進行分析。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産比例高,我們不否認,但是不要緊,中國老百姓並不考察不良資産比例,他們信任國家銀行,而不像國外老百姓對私營銀行需要考察。農村信用社一半以上資不抵債,這雖然是事實,但是不要緊,影響中國金融是城市金融,而不是農村金融。

  第二種觀點之所以不正確在於他們不了解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我國經濟可能面臨的巨大衝擊,外資銀行,規模大,實力雄厚,利率高,服務項目多,質量高,技術水平也高,這都不算,中國老百姓認定一點,就是外國銀行能替存款人保密,這一點他們相信。外資銀行進來了,就可能發生存款搬家的情況,這樣新存款就到了外資銀行,舊存款我們不提不到期的,到期的就轉移到外資銀行去了,中國的銀行存款轉移出去三分之一,會發生什麼情況?那時侯,國有商業銀行是自顧不暇,哪有精力去幫助農村信用社解圍?不僅如此,外商銀行是混業經營,我們是分業經營,銀行、保險、證券、信託嚴格分開,這種分業經營對於90年代前期的金融混亂是必要的。但是現在,外資銀行進來以後,競爭力強,不僅是存款搬家,混業經營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威脅,怎麼辦?這就是當前金融業面臨的挑戰。

  對策: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不改革,銀行和政府就不能真正分開;不改革,銀行就不能按照商業銀行的規律來辦事;不改革,新的資本金就不介入,沒有新的資本金,技術改造就等於空話。而且,銀行還不能進行切塊上市,因為世界銀行的趨勢是合併的趨勢,銀行的規模越大就越有競爭力,中國銀行本來的規模就不大,如果再分開來上市,規模小了就更加沒有競爭力了。所以,應該走整體改制道路,分為三步到位,第一步是改為多元投資主體的有限責任公司,第二步改為有限公司,第三步改為上市公司。一步步走,這才是真正的道路,當然不排除存款貸款以外的業務可以單獨上市。

  走混業經營道路,建立金融控股公司

  現行法律是不允許混業經營的,《商業銀行法》、《保險法》、《信用卡法》、《證券法》都嚴格規定了這一條,在修改法律之前我們可以建立金融控股集團公司,如中信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它有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中信證券,還有光大集團,它下面有光大銀行、光大證券、國際投資等。目前,母公司是混業的,兒子這一層是分業的,兒子與兒子之間有一道防火墻存在,在上面可通,這在目前情況下,儘管光大、中信還不是很完善,但是目前這種方式可以先這麼做,然後遲早要修改法律,這樣人家混業你也混業才可以競爭。

  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民營銀行

  我國的法律從未禁止私人投資建銀行,《商業銀行法》規定:投資者聚集10億元以上資金就可以申請註冊銀行,商業銀行法並沒有在這方面作一個限制,但是銀行申請以後要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這中間往往會比較麻煩。建立民營銀行,對於國有銀行是一個競爭,既然外商可以進來,為什麼中國自己的民營銀行不能夠進來,銀行是一個壟斷的行業,對外資已經開放了,可是對於中國的內資沒有開放,這都是不合理的。當然,經過審查是必要的,但是只要符合程序,而且資金是落實的,我們就沒有理由不批准人家。民營銀行的規模不會太大,而且多半在中小城市,這樣它就有可能對中小企業進行貸款,對民營企業進行貸款。

  農村信用社要改革

  農村信用社應該倣造城市信用社,走農村商業銀行的道路,但是這裡一定要注意不要一刀切,應該成熟一個改造一個,現在一半以上都是資不抵債,怎麼辦?注入新的資本,然後再進行改制。光是這一點體制上的改革還不夠,中國當前銀行的一個大問題是貨幣政策偏緊。中小企業借不到錢,農民借不到錢,個體工商戶借不到錢,大企業也不好借錢,高薪企業也沒法借錢,這就是緊縮。還有,商業銀行的任務是什麼呀,是吸收老百姓存款,再進行放款,可是它現在攬了一項業務,買國債,這個國債是讓老百姓買的,老百姓排著長隊想買國債,因為利率就高那麼一點,但是買不著,大量的國債是商業銀行買了,因為商業銀行買了以後是旱澇保收的,國債利息比付存款的利息高一點,銀行吃這個差就足夠了,錢去買國債了,貸款自然就很困難了。這些政策造成這樣的處境,第一,耽誤了體制改革,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改革迫在眉睫了,第二,貨幣政策是偏緊的,貸不到款是事實。(根據厲以寧教授在北京大學中國企業戰略聯盟論壇上的演講錄,《中國經營報》)


責編:于冰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