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香港回歸五週年

何人再問馬照跑——訪香港賽馬會第一個華人行政總裁黃至剛
06月27日 22:35

  “馬照跑”。鄧小平用這個通俗的説法,告訴香港人民,回歸以後他們的生活方式將保持不變。5年過去了,香港的馬不僅照跑,而且還越跑越歡。不同的是,馬還能不能跑這個問題,再也沒人提起了。

  無人再問馬照跑

  香港回歸以後馬照跑的領導人是一個叫黃至剛的人。他不僅是百年老店香港賽馬會的第一個華人行政總裁,而且上任之前,對賽馬運動還一竅不通。1996年他出任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以後,世界著名的媒體走馬燈似地採訪他,他們提出的問題驚人相似:“你對香港回歸後馬照跑的承諾有信心嗎?你擔不擔心(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以後,你會失業?”

  “如果我沒有信心,怎麼會在回歸前夕接受這個職位呢?”黃至剛每次都這樣回答。但是他知道,真正有説服力的不是他的豪言壯語,而是事實。

  亂點鴛鴦譜?

  黃至剛出任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之前是造汽車的;在跟汽車結緣之前,他是學習太空工程的博士。兒時香港的賽馬活動給他留下的惟一記憶是恐懼。一次他和一些夥伴在跑馬地踢足球,不小心把足球踢到了賽馬的跑道上,被保安人員訓斥了一頓,趕了出去(當時賽馬活動不正規,賽馬時也允許市民利用跑道旁邊的運動場)。

  1996年,香港賽馬會委託一家世界著名的獵頭公司,在全球傑出人才中,尋找未來的掌門人。鋻於回歸日益臨近,這個歷來由英國人掌管的賽馬會,希望尋找一位華人出任行政總裁。

  當時黃至剛還在台灣擔任福特六合汽車公司的行政總裁。該公司是美國福特公司與台灣六合公司的合營企業,在台灣生産和銷售汽車。

  當獵頭公司網住他,問他願不願意出任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的時候,他反問人家:“你們有沒有搞錯?我一點都不懂得賽馬。”面對香港賽馬會董事局高層的考察,他也開誠布公地對人家説:“我從來沒有賭過馬,對於賽馬一竅不通。”沒想到那位董事局的頭頭不僅有伯樂的慧眼,還有卓別林的幽默:“你搞過航天,搞過汽車,是交通問題的專家。賽馬也跟交通有關係。”幽默是輕鬆的,可是了解香港賽馬會的人就知道,香港賽馬會的領導人請這樣一個門外漢來做掌門人,有多麼冒險,多麼沉重。

  賽馬在香港市民的生活中,有多麼重要,沒有到過香港的人,恐怕很難想像。香港賽馬會既是香港社會名流的最大俱樂部,賽馬又是香港固定的最大規模群眾活動。在香港,一些私家汽車的“鼻子”上挂著金光燦燦的馬會標誌,那是身份與財富的象徵。到了跑馬的日子,不要説參與活動的一二百萬人,單説馬會的工作人員就有2萬多名。4千名總機接線員,在一個賽馬日裏,就要接駁一百多萬個電話。要知道香港的總人口不過才688萬。

  超越本分——最樸素的哲學
  香港賽馬會選中這個一點賽馬知識都沒有的中國人,看中的是他的人生哲學,而黃至剛6年來領導香港賽馬會不斷發展壯大,靠得也是他的樸素得不能再樸素的人生哲學——超越本分。

  黃至剛的父親是福建人,母親是上海人。他自己生於福建的泉州,但是兒童時代在上海度過。1954年,黃至剛移民香港,在這裡完成了中學教育。在台灣成功大學讀完大學課程之後,黃至剛進入美國托萊多大學,學習機械工程,並獲得碩士學位。1970年,他又獲得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的是太空工程。

  有一次他問他的導師齊吉教授:“我學的是太空專業,為什麼要授予我哲學博士的學位呢?”他學位在英文裏是“Ph.D.”,是“哲學博士”的縮寫。他的導師回答得很幽默:“我就是哲學。跟我相處好了,你就是哲學博士了。”

  黃至剛回憶起自己一生走過來的路,覺得他的導師留給他的最有價值的東西,不是太空工程的知識,而是如何做人的哲學。

  “獲得了齊吉教授的獎學金,我很高興。而關心我的一個中國教授卻提醒我説,在過去的10年裏,齊吉教授手下的博士生,沒有一個畢得了業。”

  黃至剛記得,他返回校園的第二天早上,電話鈴聲把他從睡夢中驚醒。“早上好”, 齊吉問候道。“你在幹什麼?我已經在實驗室了。”這是齊吉教授的第二句話。黃至剛萬萬沒有想到齊吉教授會在星期天早上8點鐘打這個電話來。出於對教授的尊重,黃至剛急忙起床,趕到實驗室,儘管昨天晚上他剛剛開完夜車溫習功課,睡眠嚴重不足;儘管今天是星期天,是法定的休息日;儘管他這個研究生才剛剛到達校園兩天,許多安頓工作還沒有落實。

  3年後,黃至剛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由齊吉教授指導的論文,還獲得了優秀論文獎。黃至剛後來回味那一段的經歷的時候説:“如果換了別人,那個星期天的早上,接到教授的電話以後,也許接著再睡了。而接著睡的人,可能就很難拿到齊吉教授簽署的畢業證書。聰明的黃至剛從齊吉教授身上悟出這樣一個道理:“做論文重要,做人也很重要。”

  “你讀的是太空工程,為什麼畢業以後卻到福特汽車公司就職呢?”記者難免有這樣的疑問。

  “等我1970年讀完博士課程的時候,美國的太空熱已經過去了。當時為美國國家宇航局工作科學家都戲稱自己是吉卜賽人,工作朝不保夕,家庭居無定所。當時的美國政府從國會多要一點錢,科學家的職位就多一點。國會一削減經費,科學家就要另謀出路。我的一位導師史密斯教授為美國國家宇航局工作了20多年,從來沒有被炒過魷魚。我就問他為什麼。”

  史密斯教授説他的秘密是:“超越本分。分外的工作一樣做好。”

  一句話點醒了黃至剛。作為一個華人青年,在美國是一個少數民族。福特公司有成千上萬的員工,各種各樣的人才,你要怎樣做,才能被大家認可,成為他們中最優秀的一員呢?聽了史密斯教授的話後,黃至剛開始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有的人抱著“掙一分錢,幹一分錢的活”的生活態度,有的人則抱著超越本分的人生態度。兩種人的結局一定是不一樣的。本來他在福特公司研究所裏做研究工作,可是1997年石油危機以後,福特生産的汽車因為耗油量大,拖累得福特帝國幾乎崩潰。這時黃至剛領導一個團隊,幫助公司革除弊病,起死回生,他自己也嶄露頭角,獲得領導層賞識,後來被派往台灣,擔任行政總裁,解決長期虧損的問題。

  憑藉兩位導師教給他的人生哲學,黃至剛很快把渙散的人心聚攏起來,一年以後,福特六合公司就扭虧為盈,成為台灣最大的製造和銷售公司,年銷售額達到20億美元。他自己也在1993年,被評為台灣“最傑出企業家”。

  “感謝你為香港做了一件善事”

  賽馬既然是賭博活動,難免有人贏錢,有人輸錢。奉行超越本分的人生哲學的黃至剛為什麼偏偏接受了這份工作呢?要知道,自從他在台灣幹出名堂之後,獵頭公司一直盯著他,希望聘用他的大公司有的是,為什麼他最後選擇了香港賽馬會呢?

  每當你看到身邊的人輸了馬的時候,會有什麼感受?記者提出這個尖銳的問題。黃至剛説:“如果是認識的人,我會説‘感謝你為香港做了一件善事’。”

  原來,香港賽馬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非贏利賽馬機構,也是香港政府最大的稅收來源和香港最大的慈善機構。黃至剛用通俗的算術來形容馬會的資金運行概況。“比如香港市民用100元來投注,其中的81元作為彩金,返回到彩民手中;14元作為稅款上繳政府;2元錢用於慈善捐款;3元錢支付馬會的日常開支。馬會的全日職工有4200多人,加上臨時工作職位,高達2萬多人。他們的工資都從那3元錢裏出。”

  令黃至剛自豪的是,在香港鬧市你閉上眼睛隨便往某個方向走幾步,就可以看到香港賽馬會慈善工作的痕跡。來香港旅行的人,都喜歡到海洋公園轉一轉。它不僅是馬會捐贈的公園,而且是馬會經營10年,做到收支平衡之後,才交給政府管理的傑作。著名的維多利亞公園、香港大球場、科技大學等,成百上千的香港人引以為自豪的設施,都是賽馬會的功德。

  香港賽馬會的賽馬場屬於政府所有,賽馬會雖然有董事局,但是卻沒有股東。董事局的成員都是兼職的社會上的名流賢達,他們為馬會服務,分文不取。

  黃至剛上任以後,香港賽馬會開始資助內地大學生來香港大學讀書。獎學金的金額非常可觀。但是同其他獎學金不同的是,馬會在審查獎學金申請的時候,一定要看申請人有沒有作社會志願工作者的記錄。

  黃至剛説:“馬會資助的大學生希望是未來社會的棟樑,不是僅僅學得一技之長,為自己謀生了事的人,所以特別強調學生報效社會的熱忱。”

  超越本分,報效社會,是引導黃至剛走向個人成功的人生哲學,也是他選擇馬會工作的原因之一。(曲北林)


責編:曲歌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