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 |
06月05日 16:45 |
|
|
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産的高度重視。
一、“世界糧食日”産生的背景
“民以食為天”,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
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于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産問題。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更趨嚴重。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做出的。
現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餓?FAO 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五次“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饑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80年代初的一份報告中估計,當時世界穀物産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球有4.5億人挨餓。當時世界只有45億人左右。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挨餓人口增加到10億。
從19世紀以來,一直存在兩種糧食觀,即盲目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糧食觀。19世紀末20世紀初,悲觀主義思潮佔主導地位。到20世紀40年代後,隨著世界糧食形勢的好轉,悲觀主義思潮也逐漸被盲目樂觀情緒所取代。到70年代初,發生了世界性的乾旱,糧食歉收,爆發了糧食危機。嚴峻的現實又把盲目樂觀情緒一掃而光。“世界糧食日”的誕生説明人類對糧食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世界各國開始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産有了足夠的重視。
二、糧食生産對環境的影響
20世紀以來,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不斷加快,特別是二戰以來,每37年世界人口就增加一倍,再加上經濟高速增長的需要,糧食供應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壓力。
1955-1985年間,世界的糧食産量翻了一翻多,但在同一時期耕地面積只增加了15%。這些數據説明兩個問題:一是糧食增産不僅僅由於耕地的增加,更多的是通過對土地的過分使用實現的;二是由於對耕地的過分使用,造成了土壤侵蝕和荒漠化等,最後不得不放棄一部分耕地。
土地的肥力主要是通過土地間歇休閒以再生養分來維持的。由於人口壓力的增加,必鬚生産更多的糧食,休耕地的面積必須縮減,久而久之使土壤變得越來越貧瘠,甚至完全喪失了生産能力。為了增加土地肥力,施用大量無幾化肥是當今世界糧食增産的只要技術手段之一。然而,化肥對環境的危害卻被人們所忽視。農田所施用的任何種類的化肥,都不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各種農作物對化肥的平均利用率為:氮40%~50%;磷10%~20%;鉀30%~50%。過剩的化肥對人類生存的環境構成很大的威脅。
1。化肥對水體的污染
氮、磷等營養物質過多,引起最嚴重的後果之一是水體的富營養化。水體的富營養化是水體衰老的自然過程,但化肥大大加速了這一過程。
另一個嚴重後果是污染地下水。化肥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隨土壤中的水流移動,或透過土層進入地下水。
2。化肥對土壤的污染
長期過量而單純地施用化肥,會使土壤酸化或鹼化;另外,製造化肥的礦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有的含有多種重金屬、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害成分,它們隨施肥進入農田,造成土壤污染。例如,施用磷肥不可避免地給土壤帶來鎘、鍶、氟、鈾、鐳、釷等有害物質。施用磷肥過多,會使土壤含鎘量比一般土壤高數十甚至上百倍。有些化肥中還含有有機污染物,如氨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酚,特別是用煉焦廠廢氣生産的氨水,含酚類超過千分之一,施用後造成土壤酚污染。
3。化肥對大氣的污染
化肥對大氣污染主要是氮肥分解成氨氣與反硝化過程中生成的 N2O 所造成的。氮氧化物氣體進入大氣使大氣質量變壞。特別是氧化二氮氣體在對流層內穩定,可上升至同溫層,在光化學作用下,與臭氧發生雙重反應:
N2O + O3-->NO + O2
NO + 02-->NO2 + O2
該反應消耗臭氧,破壞臭氧層。有人推測,到2000年時,臭氧將應氮肥的施用而減少2%。
4。近海生物受到化肥威脅
大量化肥的流失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條件,已成為海洋赤潮發生的主要誘發原因之一。赤潮的發生,使海域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魚類、貝類中毒或死亡。
5。化肥也會危害森林
最近西歐不少國家發現,一些遠離工業區和交通幹線的農業種植區內,大量樹木不斷死亡。調查證實,使用的大量氮肥釋放出的刺激性氨氣,是除酸雨之外造成森林死亡的的另一個“禍首”。
氨氣被植物葉片吸收後就會形成鹼性的氨離子,並在植物體內積累起來,干擾重要的新陳代謝過程,損傷植物葉片細胞,阻礙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長,輕者植物葉片受氨氣的熏灼傷害,重者出現“氨中毒”和大面積葉片枯死。氨氣與氮氧化物共存是,二者對植物的損害具有協同效應,毒性更為強烈。
6。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為了保證糧食生産,防治病蟲害的發生,農藥的使用已十分廣泛。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調查,如果不使用農藥,全世界糧食總收成的一半,將會被各種病、蟲、草害所吞嚼。使用了農藥,卻只挽回15%左右的損失。農藥既有對人類有利的一面,也有給環境帶來污染和危害的一面。
目前,世界上農藥的品種約有500種以上。隨著各種農藥的大量使用,結果往往是害蟲、益蟲一起消滅,而害蟲的抗藥性越來越強,最後只好不斷加大藥量。真正作用與農業害蟲的農藥僅有10-30%左右,進入大氣、水體的部分約為20-30%,殘留在土壤中的約有50-60%。
大量使用農藥,或長期使用同一類農藥,能夠使許多害蟲産生抗藥性,連續使用農藥還會殺死益蟲、益鳥。所以,不合理的使用農藥不但不能徹底解決農業病蟲害問題,相反還會使許多原來危害不大或不難防治的蟲害變得不易防治。這樣就有可能使農藥用量越來越多,形成惡性循環,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也將逐漸加重。
7。農業灌溉對土壤的影響
農業灌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眾所週知的。現在我們來看看灌溉的負面影響。農業灌溉加速了水沖蝕,致使土壤板結,鹽鹼化。
8。農業灌溉對水環境的影響
灌溉水通過對農田土壤的沖蝕、淋溶,將夾帶泥土顆粒、礦物質、鹼分和鹽分、細菌、病毒、農藥和化肥、還有灌區周圍的生活污水等,經排水渠排入河流或湖泊而污染地表水,增加水的礦化度、混濁度、影響水的氣味、PH值、溫度、氮磷等營養物質的含量。灌溉水經土壤入滲後也會使地下水受污染。
9。灌溉水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由於灌溉水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地下水,而地下水的補給又很緩慢,深層地下水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過量開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積漏斗區,造成地面沉降、塌陷,大量機井報廢,沿海地區海水入侵。
......
人類為了提高糧食産量絞盡了腦汁。從20世紀70年代起,世界上出現了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促進了糧食增産。然而卻又引發了稱之為農業生態環境的“白色污染”。目前所用的塑料薄膜,大多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為原料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中極難分解。在土壤中的殘膜碎片,可存在400年之久。太多的殘膜降低了土壤的透氣性及肥力。
一切辦法想盡之後,為了得到生活所必須的糧食,人們不斷燒墾森林,開闢耕地和牧場。世界上大約有2億公頃森林被開墾為耕地,大約3億以上的人以此為生。由森林支撐的大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三、紀念“世界糧食日”時的反思
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不僅動植物,而且農作物的品種也在日益減少。古代先農們種植過多達數千種的農作物,而現在只有大約150種被廣泛種植,成為人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佔60%,而大多數其它農作物品種已處於滅絕的邊緣。
隨著農作物品種日趨單一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長,全世界糧食供應正變得日益脆弱。
自馬爾薩斯于1798年發表《人口論》,提出人口增長將超過生活資料生産的觀點之後,人們對他的預言持不同觀點。1968年,保羅.愛赫利奇發表了《人口炸彈》;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增長的極限》。這兩部著作都進一步表示擔心説,無限制的人口增長將導致大規模的饑荒。對這種觀點也有人持不同觀點,認為:人不僅僅消費,而且還能生産出比消費多得多的東西。70年代末,美國華盛頓世界觀察研究所的來斯特.布朗爭辯説,世界各地的農場主和農民已經用盡了能夠提高産量的辦法,但稻穀和小麥的産量正開始下降。在亞洲的其它地區,水稻研究人員20多年來也未能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産量。
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年9100萬的速度增長,地球提供給人們“足夠”糧食的局面還能維持多久,許多人正以焦慮的心情在進行研究。
基於人們對全球糧食生産所面臨的困境的認識和了解,以及過度追求糧食生産所引發的環境問題,許多國家政府對於舉辦“世界糧食日”活動都很重視。有的國家首腦在這一天發表演講,有的國家舉行紀念會或發表紀念文章,有的國家科研機構發表糧食和農業科研成果,舉辦科學討論會等,以提高人們對糧食以及糧食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的重視和研究。
民間環保組織,在今天應該做點什麼呢?值得我們思考。
|
責編:陳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