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偶時壯年雄性佔優勢? |
05月09日 15:38 |
|
|
求偶群雄相爭老者得青睞
春天,在秦嶺白雪覆蓋的山谷中,回蕩著大熊貓時而洪亮婉轉、時而粗暴低沉的叫聲。
研究小組的一位女研究生呂植,設法與雌性大熊貓“嬌嬌”接近,她花了四年時間,終於被“嬌嬌”接受。這使研究小組有機會破解“熊貓社會”中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他們發現,每年春天的發情季節,熊貓們必須群聚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地方由多只雄性競爭與一隻發情雌體的優先交配權。這與某些多配製哺乳動物或鳥類的“求偶場”有相似之處。
“求偶場”上常常是雄性個體多於雌性,這就必然引起雄性間的激烈競爭,同時也為雌性熊貓提供了一個選擇滿意配偶的機會。
1994年4月10日,“嬌嬌”來到了“求偶場”,其中一隻公熊貓試圖和“嬌嬌”交配,但“嬌嬌”並不十分配合。她選擇了年老體弱的“大豁”(當時它已經18歲了,並於次年春天自然死亡)作為交配對象,而拒絕了附近一隻年輕力壯的追求者。當“大豁”和“嬌嬌”交配時,“嬌嬌”不但作出塌腰、抬尾等母熊貓交配時的典型姿勢,並且發出羊叫聲。而當未名雄體先靠近“嬌嬌”時,“嬌嬌”卻發出威脅的聲音。
潘文石説:“‘嬌嬌’與較老的雄性交配就可以把自身的基因同這個雄性的基因結合,由於老年雄性實際上已經有多年生存的經驗,證明其具有較強的存活能力,‘嬌嬌’的後代便可以獲得更好的遺傳素質。”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隻公熊貓在一個發情季節之中出現在不止一隻母熊貓的發情現場的情況並不少見。“虎子”、“大白”、“小豁”、“教授”等4隻戴無線電跟蹤頸圈的公熊貓都曾在一個發情季節中參加過兩次或兩次以上母熊貓發情時雄性個體之間的競爭。潘文石説:“一個雄性個體可以通過尋找並授精更多的不同雌性來增加它的繁殖成功率,而雌性個體只能通過儘快地把營養物質轉變成卵子或後代,才能提高自己繁殖的成功率。因此,大熊貓採用的是多配製的交配製度。”
|
責編:陳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