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日本首相小泉再次參拜靖國神社

透視“靖國神社現象”
06月19日 15:34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于5月30日在日本參院預算委員會上再次宣稱:“將不惜一切代價,在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對此,亞洲人民十分費解,也十分憤慨。這因為,在靖國神社裏供奉著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的亡靈。給戰犯進香火,向劊子手頂禮膜拜,無疑是對飽受當年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之害的人們感情的蔑視!

  靖國神社內到底有什麼名堂?為什麼日本那麼多的政治家前往參拜?這就不能不成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每年除春秋兩季的大祭外,平日靖國神社內寂靜得如一潭死水。但在“81 5”這一天,這裡另有一番熱鬧景象:五花八門的日本右翼團體,開著宣傳車從各地匯聚而來;當年參加過侵略戰爭的老日本兵又穿上海軍的白制服或陸軍的黃制服,扛著槍,舉著戰刀,粉墨登場;那些身著深色西裝前來參拜的國會議員們個個臉色沉重,來去匆匆,仿佛在做一件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這一天,靖國神社上演的幕幕鬧劇明白無誤地告訴世人:這裡絕不是什麼宗教場所,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政治舞臺。

  把“815”這一天的“靖國神社現象”看成是日本右翼勢力的大匯演、大趕集絕不為過。但是,總有一些身居高位的日本政府要人和國會議員偏要湊這個“ 熱鬧”。他們甚至充耳不聞亞洲國家受害者的抗議和日本公正輿論的譴責。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日本的政界,有一條分界線,這就是政治家對歷史的認識問題。是深刻反省日本的過去,真誠地向亞洲人民道歉,還是在口頭上敷衍了事,根本就不承認侵略史實,甚至美化軍國主義,這是日本政界劃分兩種勢力的一個分水嶺。

  這樣,參拜靖國神社與否就成了衡量政治家對待那場戰爭態度的一個標尺。在戰後50多年間,大肆主張修改和平憲法的勢力和堅決捍衛和平憲法的勢力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交鋒從來沒有停止過。每年的“815”,總有那麼一些人要到靖國神社去祭奠那些所謂的“英靈”。他們當中有“直率”一點的,以“公職身份 ”參拜靖國神社;有“含蓄”一點的,以“私人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但這兩者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以這種名為“參拜”的行為方式,變相地去肯定靖國神社內宣揚的某種東西,即“大東亞戰爭不是侵略戰爭,是解放亞洲國家的戰爭”。所以説,是歷史觀驅使他們年年去靖國神社表演一番。

  當然,並不是所有去靖國神社的人都是頑固不化的右翼分子。但他們卻沒有對“戰爭”、“歷史”、“責任”等進行過深刻的思考。那些參拜靖國神社的政客們正是利用這些日本人在歷史認識上的不足和戰歿者遺族的感情,來使他們這種“參拜”行為正當化。不管他們嘴上怎麼説,他們的歷史認識肯定有問題。

  由“靖國神社現象”到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右翼學者組成的“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推出的歪曲歷史事實、美化侵略戰爭的教科書,竟然能夠被文部科學省審定通過,這説明在日本政界持有錯誤歷史認識的人多麼頑固。他們參拜靖國神社也好,支持為右翼教科書放行也好,實際上是這種錯誤歷史認識的一種表白。


責編:李穎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