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沙塵暴襲擊北京

面對沙塵暴,我們能做些什麼?
03月21日 19:22

  浮塵蔽日、黃沙滿天的沙塵天氣逐漸消去,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的景象再現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人們恍如隔世。而沙塵暴的黃色陰影仍然高懸在我國北方數億人的頭頂:沙塵暴還會來嗎?究竟有沒有什麼對策?面對今後可能會再次來襲的沙塵暴,我們難道只能緊閉門窗、束手就擒嗎?我們究竟能做些什麼?

  “沙塵暴天氣具有久遠的歷史,不易徹底根治,但只要措施得力,減緩其發生及影響程度是可能的。”國家環保總局沙塵暴研究項目組負責人董旭輝今天説。

  據介紹,沙塵暴天氣的産生與風力、地表狀況、高空對流有密切關係。“雖然在大的天氣系統下人顯得很微弱,但人類可以有所作為。”中科院研究員劉紀遠強調,“治理的關鍵在於沙漠邊緣、乾旱區的農田耕作地帶。乾旱地區主要是解決草地和耕地的問題,不是林地。一些退化的草原要堅決退牧,減輕草場的壓力。要大力推廣留高茬的耕作方法,也就是在每年收穫期,留下農作物約一尺的高茬,這樣就成為了擋風的屏障,另外,再播種時要儘量免耕,減少沙塵源。這些方法在美國、俄羅斯執行得不錯,使黑風暴大幅度減弱,我國也已開發了相應的農機具,應大力推廣。”

  這位科學家發出警告,最近的遙感監測表明,過去5年(1996年到2000年)內蒙古農牧交錯帶大面積的開墾活動還在繼續,從內蒙古東部一直到中部,再到華北北部,這件事情很不好,開墾的主要是草地,會增加沙塵源。

  “減緩和治理沙塵暴至關重要的技術措施是實施以保護和發展林草植被為核心的治沙工程,要做好科學的還林還草工作,建立減輕和防止沙塵災害的有效生態屏障。”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萬本太為治理沙塵暴指出了方向。

  科技部、國家環保總局等部門的一項調查表明,我國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植被衰退、土地退化、水資源短缺等問題依然困擾著生活在那裏的人們,這與沙塵暴天氣的産生也密切相關。

  對於亟須改善的西部生態環境,專家們也提出了應對措施:要採取生態系統管理方式,要改變目前單要素、分割式的生態保護和建設方式,國家應加強生態保護統一監管;要以生態系統結構的完整性和生態功能的健全性作為生態保護的管理目標,不應只以植被覆蓋率等單一指標作為衡量生態環境質量好壞的標準;要儘快制定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依法保護生態環境等等。

  “沙塵暴有其自身發生發展規律,加上人類活動影響後,情況複雜多變,我們應充分了解沙塵暴的自然、社會發展規律,有目的的防治沙塵影響,從根本上改造大氣環境質量。”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任陣海這樣認為。

  人們對“突然襲擊”的沙塵暴天氣如何應對?中科院葉篤正、劉紀遠等專家建議:要建立和完善沙塵暴天氣的動態監測、預警系統,做好防災減災的科學研究工作。從近期考慮,應建設和完善沙塵暴天氣動態監測系統。利用衛星遙感、雷達和探空等手段,對沙塵暴天氣的形成、發展和擴散進行跟蹤觀測,形成一個實時的國家級的沙塵暴天氣監測、預警系統,並及時發佈信息,以提前安排好生産、交通和群眾生活,盡可能減少損失。

  “我們最推崇的是耕地留高茬、免耕和節水灌溉。這些簡單易行、效果良好的辦法現在推廣得還不夠,推廣上要解決機制問題,這是政府要考慮的。北京的上風向,滿地種的都是小麥,耗水,産量又不高,我看了都痛心。”劉紀遠提醒説,北方乾旱地區水源缺乏,水要用在生態上,耕地要搞節水灌溉,旱區不要選擇楊樹等耗水的喬木,種植矮小灌木的效果比較好。應大力推廣農牧一體化,在農區發展牧業,多種紫花苜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既解決了牲畜死亡的問題,又解決了植物問題,減輕牧區對草地的壓力。

  “當前最為緊要的,是將人為的破壞停下來,將有限的財力、物力用到較易恢復的那部分荒漠化土地上。”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王守榮等專家指出。


責編:王京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