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態惡化加劇華北沙塵暴 專家建議築起三道屏障 |
01月25日 17:35 |
|
|
研究表明生態環境惡化加劇了華北沙塵暴現象
最新研究顯示,每年冬春季頻頻襲擊中國北方的沙塵暴有一半源自境外,但境內生態環境的惡化更增加了沙塵暴的強度和破壞力。
中國學者運用衛星觀測、遙感和激光雷達等綜合手段,發現影響中國的沙塵暴源區既有蒙古國東南部戈壁荒漠區和哈薩克斯坦東部沙漠區,也包括內蒙古中東部和新疆的沙漠區。
2001年觀測到的32次沙塵暴事件中,有18次是在蒙古國南部形成後移動到中國境內的,14次則均在內蒙古境內形成。
領導這項研究的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總工程師全浩指出,有時在蒙古國發生的沙塵暴規模和沙塵量不是很大,而由於內蒙古的地形地貌、氣溫和氣候原因,沙塵暴在越境後很快得到加強。
強風經過時會把大量地表沙塵土送入空氣,造成嚴重風蝕,專家將這種地區稱為沙塵暴的加強源區。而內蒙古河套地區、黃土高原、河北西北,甚至距北京不遠的張家口、宣化等地均屬這種地區。
遙感結果表明,內蒙古和河北北部地區在1995至2000年期間,草地和林地共減少了近80萬公頃,生態環境持續惡化。
全浩説:“1998年到現在北方都處於沙塵暴頻發期,到目前尚無跡象表明這種狀況有多大改善。”
沙塵暴所到之處,不僅黃沙遮天,嚴重污染大氣,影響交通,危害人體健康,甚至會造成人畜傷亡。
全浩説,沙塵暴對北京地區大氣環境的影響非常重大。每當沙塵侵入時,都造成大氣的重度污染,特別是懸浮在空氣中的極細微顆粒物會被直接吸入肺部,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由國家環保總局、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等開展的這項研究歷時一年半,專家在內蒙古、寧夏、山西、河北、北京等地設置了24個地面監測點進行連續監測。(袁曄)
專家建議用三道屏障阻擋華北沙塵暴
為減少沙塵暴對華北的影響,專家建議在北京周邊及以北地區建立三道生態屏障,並與蒙古國開展有關防治沙塵暴的長期合作。
中日友好環保中心的專家進行了沙塵暴對北京地區大氣顆粒物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對北京地區影響最大的沙塵暴源區和路徑主要分佈在內蒙古和河北北部。受自然界和人類活動的雙重影響,那裏的生態環境仍在繼續惡化。
遙感結果顯示,1995至2000年期間,這一地區的難利用土地面積凈增加了12.1萬公頃,耕地凈增加了62.3萬公頃,而草地和林地凈減少近80萬公頃。
專家們為減輕沙塵暴影響提出如下對策:以植樹造林為主,建設京津地區生態屏障;以退耕還林還草為中心,在內蒙古中西部渾善達克建設生態恢復保護帶,嚴禁過度放牧,恢復和保護草地資源,適度建設防風林;建設以黃河灌溉帶和毛烏素沙地為中心的鄂爾多斯生態屏障,保護水資源和天然綠洲,控制土地沙化,逐步擴大人工林。
由於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沙塵暴源於蒙古國,專家們建議要儘快建立與蒙古國長期合作的計劃框架,加速兩國在防治沙塵暴工作中的合作。
領導這項研究的總工程師全浩説:“我希望這幾道生態屏障能在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之前發揮效果。”(袁曄、董黎熙)
北京市今年將加大投入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水平
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和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將是北京市今年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水平的重點。
北京市市長劉淇在今天北京市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説,未來7年,北京市將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奧運設施規劃和建設的首要條件,努力將北京建成環境友好型城市。在談到《奧運行動規劃》時,他説,北京市將大力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嚴格控制顆粒物污染,確保全年市區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達到55%,高出去年將近5個百分點。進一步改善能源結構,天然氣供應能力達到18億立方米,新增熱力供應面積300萬平方米,繼續實施燃煤鍋爐改造,發展電採暖。完成全市砂石料場的清理整頓,確保施工工地等開放性場地全面達到環保要求。
在治理工業污染、固體廢棄物和噪聲污染方面,北京市今年的具體措施包括:首鋼公司減産200萬噸鋼,完成大氣、水污染治理項目。京能熱電公司、國華北京熱電廠完成煙氣脫硫工程。繼續搬遷調整四環路內工業企業。加快垃圾分類處理和綜合利用步伐,實施交通噪聲控制工程。同時深入治理城市水系環境。
今年北京市將全面完成綠化隔離地區100平方公里綠化任務,並規劃大體在五環路與六環路之間範圍內的第二個綠化隔離地區,加快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山區造林工程。以種樹為主,注重喬灌草結合,突出重點區域綠化。建設東便門城墻遺址公園等9塊城區集中綠地,創建一批綠化美化精品工程。(徐仁傑 劉江)
|
責編:清春 來源:新華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