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業,沙鄉新選擇 |
03月19日 09:48 |
|
|
“再過三五年,民勤將成為畜牧大縣”,民勤縣畜牧局副局長王開禮興奮地説,“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規劃,全縣將把25萬畝耕地退出來種草養畜,這可是全縣1/3的耕地面積啊!”
處在沙漠腹地的民勤縣是個農業大縣。但近年來水資源越來越少,風沙越來越大,使這個縣的人民認識到,再按傳統農業的老路子走下去,民勤最終將無路可走。王開禮説,選擇發展草業是沙區的正路。他高興地給記者講起了種草的三大好處。一是節水。種植紫花苜蓿和種植其它農作物相比,至少節水200方以上。如果發展25萬畝草地,一年就能節水5000萬方以上,可大大緩解水資源矛盾;其次可以扼制土壤沙化,保護民勤綠洲。王開禮説,在風沙前沿實行退耕還草,不但可以提高植被覆蓋度,而且能夠把沙化、鹽鹼化的土壤改良,有效保護綠洲農田。另外,發展草業經濟效益好。王開禮算了一筆賬:一畝紫花苜蓿可産乾草1000公斤左右,每噸售價700元,除掉300元成本,每噸收入可達400元左右。這樣,25萬畝苜蓿年經濟效益就是1億元。如果把這些草料用作發展養殖業,可養羊100多萬頭,年經濟效益也在1億元左右。
“儘管民勤財政困難,可縣委縣政府為發展草業還是下了決心”。王開禮説,種一畝地紫花苜蓿要1.5公斤草種,價格是60元,政府要補貼一半;對種草用水,政府每畝地再補貼15元;種植驗收合格後,政府每畝地還要補貼10元,這樣,一畝地政府的補貼就是55元。發展25萬畝政府要拿出近1400萬元補貼,相當於全縣一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多。
民勤縣主管農業的副縣長俞團山認為,政府花這筆錢是值得的,儘管這樣需要全縣人民勒緊腰帶苦幾年。俞團山説,民勤的生態不治理是不行了,現在隨著國家退耕還林還草政策和“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的啟動,民勤自己也應該積極調整産業結構,適應生態治理工程的需要。否則到頭來國家的錢花了,樹種了,可開荒種地卻把水浪費沒了,最終樹還是得死,民勤也沒了活路。
|
責編:王京 來源:新華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