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美國鋼材201案全景透視

《經濟半小時》:中國鋼鐵業背景
03月22日 09:34

  在這場爭端中,世界主要經濟體都被卷了進來,而它們都是中國加入世貿之後必須要面對的一些夥伴或者對手。因此,張漢林教授認為,這次爭端恰好為中國提供了一次絕好的機會,它將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在世貿框架下處理貿易爭端。當然,最直接受益的還是我國的鋼鐵産業,一起來看相關背景。

  我國成為世界第一産鋼大國是在1996年,這一年鋼産量突破1億噸大關,佔據世界總産量的七分之一。2001年,我國的鋼鐵産量達到1.42億噸,連續五年排名世界第一。由於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鋼鐵産品的生産成本一般要低於西方發達國家。

  儘管成本低、産量大,但我國並不是鋼鐵工業的技術強國,一些高附加值的鋼産品仍然需要進口來滿足國內需求。2001年1~11月,我國共進口鋼材1570萬噸,同比增長8.5%,而出口鋼材僅為432萬噸,同比下降25%,其中出口美國鋼材74.3萬噸,佔中國鋼材出口總量的15.6%。長期以來,我國出口鋼材均以低附加值産品為主,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專業化水平低、企業規模過小、投資分散,是我國鋼鐵工業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的根本原因之一。到2001年,年産500萬噸以上的冶金企業僅有鞍鋼、寶鋼、首鋼和武鋼4家。而佔全國鋼鐵企業總數99%以上的都是一些地方中小鋼廠。準確的説,我國鋼鐵工業以世界1/3的企業數,只生産出世界1/10的鋼産量。

  我國鋼鐵工業近幾年先後投資750多億元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上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項目。這些項目建成投産後,將大大改善我國目前鋼鐵産品的結構,滿足國內絕大多數汽車、家電等行業的用鋼。

  然而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口鋼鐵産品關稅減讓,部分高附加值的鋼材下調幅度較大,這些産品的進口將給我國同類産品企業帶來壓力。

  我國的鋼鐵産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如何從鋼鐵大國走向鋼鐵強國,是擺在政府和企業面前共同的一道難題。如今,除了技術上的變革,企業間的整合也在進行,過去兩年中,我國已經有46家鋼鐵企業實現合併,另有18家破産,今年仍有12家鋼廠面臨合併或破産。寶鋼、鞍鋼、首鋼和武鋼四大集團,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國際競爭力。(張惠娟)


責編:小荷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