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上海申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

申博:展示迅速發展的中國
03月11日 11:05

  繼北京去年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後,代表中國申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上海越來越為世人關注;有“經濟、文化、科技領域奧林匹克”之稱的世博會,也開始為更多的中國人知曉。

  今年是中國申博決定性的一年,世博會成員國將在12月正式投票確定2010世博會的主辦國。1月30日,中國在6個申辦國家中第一個向國際展覽局遞交了申辦2010年世博會的報告。國家主席江澤民在申辦信中説:“擁有近13億人口和悠久文明、並正在迅速發展的中國,非常熱切地盼望著能夠舉辦一屆世界博覽會。這將擴大國際展覽局和世界博覽會事業在中國及全世界的影響和普及,加強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

  眼下,上海正積極準備,迎接3月初國際展覽局的考察,並全力以赴投入年底國際展覽局的投票“大考”。上海市長陳良宇説:“申辦世博會,是中國從國家戰略考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定。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對上海、中國以及世界展覽事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有全國人民支持,有整個中國作堅強後盾,上海有信心和決心再拼搏一次,爭取申博與申奧好事成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中國:要為發展中國家贏得第一次舉辦權

  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人對世博會既熟悉又陌生。早在1876年,清政府第一次派代表參加了在美國費城舉行的第7屆世博會;1915年,中國的茅臺酒和張裕白蘭地在巴拿馬世博會上獲獎,名聲大噪;尤其是1999年,雲南昆明成功舉辦了專業性的世界園藝博覽會。然而,自1815年誕生起,綜合性的世博會一直是在發達國家“巡迴演出”,佔世界國家和人口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一直無緣也無力舉辦這一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申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汪均益認為,世博會既是每個時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類智慧的大匯聚,也是東道主動員全國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國社會、經濟、文化成就和發展前景的最好機會,是國力強盛的象徵和國際地位提升的重要標誌,因此一直為世界各國爭相舉辦。但世博會長期囿于少數發達國家,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世界博覽事業的廣泛普及,影響了世博會“歡聚、溝通、展示、合作”理念的全面實現。比如,國際展覽局現有88個成員國,約一半集中在歐洲,大批亞非拉發展中國家至今還不是國際展覽局的成員。

  曾多次訪問上海的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比森特岡薩雷斯洛塞泰斯先生認為,世博會如果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意義重大。他説:“相比起來,發展中國家對舉辦世博會更有熱情、更有興趣,都希望借此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讓世界更多地了解自己。反過來講,世界也應該多了解發展中國家取得的成就。”

  此次中國申辦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確定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自193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首次設定主題以來,世博會第一次出現“城市”主題。據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林楚介紹,這一主題産生的大背景是21世紀將是城市的世紀,預計到2020年,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居住在城市。如何建設更佳的城市,讓市民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不僅是發達國家必須正視和解決的問題,對發展中國家來説,更是一個需要優先考慮的難題。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從昔日小漁村到今天國際大都市的數百年變遷史,尤其是上海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20多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眾多發展中國家通過上海世博會思索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素材和經驗。

  中國需要世博會,世博會需要中國

  在上海市中心的城市規劃展示館裏,春節前開幕的一個展覽,第一次公開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申辦會址方案。由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日本、西班牙、意大利以及中國公司投標設計的8個方案模型,有的在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兩岸開鑿出橢圓形的運河,有的在黃浦江上架起透明的玻璃橋和充滿大自然氣息的花橋,有的描繪出中國文化韻味十足的“龍騰塔”、“虎躍泉”以及紫禁城圖案……可謂美侖美奐,集中反映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對上海明天的美好憧憬和大膽想像。

  據介紹,參與投標的都是世界知名的建築設計公司,德國漢諾威2000年世博會會址、悉尼奧運會主會場的設計,都出自他們之手。他説:“從這些公司對上海世博會申辦會址設計的積極投入和精彩創意看,他們非常看好上海世博會確定的主題和會址,並表現出全面參與上海未來建設的強烈願望。”

  舉辦上海世博會所需投資,初步估算,大約需要25億美元,而由此帶動的交通、通信、供水等城市基礎設施以及商業設施、舊區改造等延伸領域投資,約是世博會直接投資的5至10倍。同時,世博會需要高水平的融資、法律、會計以及規劃、管理等專業服務,因此可以預見,海內外各類客商參與上海世博會籌建和舉辦的市場空間非常大,也非常誘人。

  還有一個最保守的數字:上海世博會長達半年的會期,預計至少可吸引5000萬人次的海內外觀眾,甚至有可能超過世博會歷史上與會觀眾最多的一屆——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的6400萬人次。這個數字並不是憑空想象,因為上海連同周邊江蘇、浙江兩省,總人口達1.3億,超過了英國和法國的人口總數。去年,僅上海就接待外省市遊客6469萬人次,海外旅遊者超過204萬人次。

  在上海世博會的5000萬參觀者中,預計將有30%至35%繼續在華東地區遊覽。這意味著上海周邊100公里以蘇州、周莊為代表的江南水鄉,150公里至200公里的無錫、杭州,300公里內的南京、揚州、鎮江以至中國最為富庶的整個華東6省1市,都將成為上海世博會的重要客源地,同時受到上海世博會直接的輻射和帶動。

  去年1月,上海世博會申辦領導小組辦公室曾向全社會廣泛徵集世博會申辦海報和口號。短短幾個月,就收到了來自全國26個省市區的申辦口號6141條、申辦海報467幅。其中,“上海如有一份幸運,世界將添一片異彩”,“匯聚上海,博覽世界”,“走近東方文明,展示世界未來”等入選優秀口號均表達了一個共同主題:中國需要世博會,同樣,國際展覽事業也需要中國。

  陳良宇市長認為,2010年世博會若能在中國上海舉行,將是在一個合適的國家、一個合適的城市裏,以一個合適的主題舉辦的世博會。他説:“可以想象,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在上海世博會上交流和展示各國城市發展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為13億中國人集中搭起一個了解世界的繽紛窗口,更多的海外朋友通過世博會更廣泛、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發展成就,那將成為世博會輝煌的見證。上海世博會創造出的財富,將促進國際展覽事業發展,造福上海,造福中國以至全世界。”

  上海向世界展現魅力作出承諾

  上海從黃浦江走向世界,世界由黃浦江認識上海。記者近日從外灘乘坐遊艇,考察位於浦江兩岸的世博會申辦會址,申城萬象盡入眼中:只見成功舉辦過’99財富全球論壇、上海合作組織會議、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浦東陸家嘴,高樓大廈比肩而立,世界頂級的賓館、會議中心、商場、遊樂場一應俱全,浦西外灘萬國建築雍容華貴,遊龍般的高架道路上車流如織,兩岸風光共同勾勒出上海上個世紀的發展軌跡。而在其上遊約10公里的大片待開發改造土地,則呼喚著世博會為上海描繪出21世紀的新形像。

  上海今年初正式公佈包括世博會申辦會址在內的“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計劃”,其南北跨度達20公里,面積1330公頃。上海計劃用10年以上時間在這片倉庫、碼頭、工廠混雜的濱江地區再造浦江風情,使黃浦江真正成為“生活之河”、“人民之河”。這一宏偉規劃既是上海真誠迎接2010年世博會的熱情表現,也顯示出上海建設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生活的堅定決心。

  陳良宇市長表示,自1992年起,上海國民經濟已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去年人均國內生産總值超過4500美元,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舊區改造、産業結構調整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城市綜合素質大大提高,舉辦大型國際活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美麗繁榮的上海正朝著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目標邁進,完全有能力舉辦2010年世博會。

  上海申博辦公室去年曾委託上海城市經濟調查隊對包括上海在內的全國50個城市進行調查。結果,1.08萬個調查樣本,94.4%的人擁護中國申辦2010年世博會,92.6%的人認為中國有能力舉辦世博會,78.6%的人相信中國申辦2010年世博會會成功。

  去年11月30日,作為上海市榮譽市民,瑞士羅氏制藥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威廉凱樂先生曾隨中國代表團前往位於巴黎的國際展覽局總部,以一個外國人視角,講述了他對上海的印象和喜愛。他説:“當我剛來上海時,對於這個城市是否適合羅氏投資,還是有些猶豫的。羅氏建廠的預選場地基本上是一片荒蕪的農田。一晃10年過去了,羅氏在上海已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擁有3家獨資公司、5家合資企業、2000名員工、年收入3億美元的大公司。”

  他説:“剛來上海時,我幾乎很難在家附近為孩子們找到運動場,為全家人找到野餐的場地。但現在,上海的大部分居民只要一走出家門500米,就能看到一個‘綠肺’——城市綠地。令我感到尤其高興的是,上海保留了其歷史精華和美的精髓,使之與未來相融合。上海是將東西方文化結合得最為完美的城市。”

  10年前,上海市政府保證,上海的發展前景會很好。“他們實踐了自己的諾言。”凱樂先生認為。他説:“今天,上海再一次向世界承諾,上海將發展為一個更美好的城市,提供更美好的生活,你們完全可以信賴這一承諾。因此,請投上海一票,投‘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一票。”(吳宇 全曉書 陳雅妮)


責編:飛雁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