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家門口的異國風情

不論建築風格還是經濟格局,中央大街都是受西方影響最深的街
02月01日 13:38

  中央大街是哈爾濱的另一個標誌性地段,形成于1900年,從松花江邊一直延伸到經緯路,總長1.5公里,寬21米。在中東鐵路通車之前,哈爾濱的許多貨物是經松花江運來的,碼頭就在當時叫中國大街的這條路的通江口,現在防洪紀念塔的位置,因此它的發展有很強的地理優勢。俄國統治哈爾濱的二十年間,不論是建築風格還是經濟格局,中央大街都是受歐洲西方影響最深的街路。1925年,中國政府收回了哈爾濱的市政政權,將中國大街改稱為中央大街。中央大街的路面也很有特色,看得出歷史的厚重卻沒有衰敗的跡象,這裡的石磚和南方古街面的大石條不同,石磚是小塊的,埋在地下的厚度要比路面顯示的寬度大得多。

  現在的中央大街是步行街,兩側的建築基本保留了以前的風格,古樸而具有異國風情,可謂是五步一景,十步一觀,歐洲常見的如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新藝術主義式建築在這條大街上都有所體現。巴洛克式的教育書店和俄羅斯式的馬迭爾賓館是中央大街上鏡率最高的兩棟建築。

  馬迭爾賓館始建於1906年,老闆是猶太人。説到猶太人,哈爾濱曾是近代猶太人在東亞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最多時達2.5萬,並形成了完整的社會體系。學術界稱這些猶太人為“哈爾濱猶太人”。 早幾年前,來自悉尼、上海等地的中外學者在哈爾濱訪問時曾提出,要加強保護和利用哈爾濱猶太人的歷史文化遺産,以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學術研究。流散海外的哈爾濱猶太人及後裔也希望能修復哈爾濱猶太新老會堂,辟建哈爾濱猶太歷史博物館。閒適帶我去看了一座唯一現存的猶太建築,現在是一所朝鮮族的學校,高大的窗戶上有明顯的六角星標誌,外觀的女兒墻也與其它建築不同。

  話説回到馬迭爾賓館——我對它有些不死心。我看過旅法攝影師張耀的一套作品,以圖片故事的形式介紹歐洲的那些神秘有歷史的“大飯店”。這個“大”不是“龐大”而是“偉大”,它們不按照幾個星來劃分,卻有著超五星的設施和服務,它們是有家族傳統、歷史幾百年的“大飯店”,它們很少招待商務旅客,不少飯店深藏不露,接待的都是皇室或者元首或者大牌的藝術家等等。比如高傲而傷感的馬德里裏茲大飯店、從不接受旅行團的羅馬哈斯勒大飯店、珍藏了2000多幅油畫的維也納沙哈大飯店、目睹王家後代上了斷頭臺的巴黎克裏翁大飯店……,張耀之所以介紹它們,是因為它們有故事——不僅是它的主人和客人,連年長的門童和管家都是故事的來源。我覺得馬迭爾賓館是國內為數不多可以按照這一思路來運作的飯店。

  馬迭爾飯店的歷史或者説哈爾濱的歷史上有這麼一件大事。1933年,馬迭爾飯店老闆猶太人約瑟開斯普的兒子西門開斯普(法國籍)在假期從法國回到哈爾濱,他是一個小有名氣的音樂人才,算不算得上“家”不知道。不久,西門在哈爾濱被綁架,綁匪索要30萬元贖款,後來他被撕票了。這件事由於當時哈爾濱複雜的國際環境和政治氣氛而影響很大,牽扯到許多派別組織和社團的利益,據説是由日本憲兵隊指示俄國土匪幹的,單這一齣戲裏就有中國人、猶太人、日本人、俄國人、法國人,大商人加帥哥加綁架案置身於1933年那個混亂的大時代裏,故事又發生在哈爾濱,真是一個萬分精彩的劇本坯子啊。

  馬迭爾當年的廚師據説都是出自於彼得堡和莫斯科王公貴族的家廚,馬迭爾餐廳是當時哈爾濱高級宴會的首選場所。我沒有吃過馬迭爾的飯,倒是進了一回飯店一側的馬迭爾冷飲店,閒適説,“進去暖和暖和”。各人要了一杯馬迭爾自産的酸奶,上面撒白糖的那種,閒適説這口味這碗從他小時候就這樣,一直沒變。散文家朱自清在馬迭爾吃過飯,還印象頗深,在給葉聖陶的信中專門提及此事,他寫到:俄國菜分量多,便於點菜分食,且油重,很適合國人口味。他還寫到,“俄國女人肥臀肥腰的多,這怕是菜裏油太重造成的吧。” 看來,不管多大的文人,在私下聊天時也總少不了談論女人。

  現在馬迭爾飯店是一家標為三星級的普通飯店,二、三百塊錢就可以住進去,真是可惜了。

  (附):閒適人生提供的哈爾濱非景點老房子比較集中的街道

  1、道外區:南勳街、頭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靖宇大街。

  2、道裏區:通江街(中段)、工程街(靠江邊一段)、地段街。

  3、南崗區:公司街(大直街與聯部街所夾的一段)、聯部街、花園街(中山路

  與海關街所夾一段)、頤園街1號及3號、紅軍街。


責編:何貝莉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