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滇金絲猴的家園:白馬雪山 |
02月01日 22:02 |
|
|
天地中沒有比時間更無窮盡的了,只是分配給每一生命個體的時間總是少得可憐。人們只有面對著大山,面對著喜馬拉雅在裂變抬升中形成的層層皺楷,才能産生出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體味到相對於人的短暫一生,什麼是永恒與不朽。白馬雪山位在橫斷山脈中段。從中旬西北向,至德欽縣奔子攔村,便已來到它的腳下。仰頭望去,鋸齒般的群峰睜蛛如吼,掀起一片山的驚濤駭浪。山峰上終年的積雪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有如頭戴銀盔,身披素袍的戰將。主峰扎拉雀尼在雲霧中時隱時現,恰似一匹昂首嘶鳴的戰馬,白馬雪山因此得名。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處於縱向高山峽谷地段,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的最窄處就在保護區內,直線距離僅74公里。從海拔5640米的扎拉雀尼峰到海拔2080米的霞若鄉,不到40公里的距離內高差3480米,呈現出幹熱河谷的稀疏灌叢草坡帶、雲南松、高山松林帶、針闊混交林帶、亞高山暗針葉林帶、高山灌叢草甸帶、流石灘稀疏植被寒摸帶、極高山冰雪帶等7個生物立體氣候垂直帶,相當於我國南北幾千公里範圍內植物的水平分佈。保護區是原始高山針葉林和珍稀樹種的薈萃之地,也是野生花卉的世界,僅杜鵑花就有50多個品種。這裡還是蟲草、天麻、松茸、羊肚菌等數百種藥材和食用菌的主要産地。複雜的垂直帶為動物提供了多種生境,縱向平行的峽谷是良好的相對隔離的環境,有利於動物繁衍分化。山脈與河流南北走向,使動物的季節遷移可在短距離和短週期內完成。保護區內動物種類豐富,有雪豹、雲豹、黑熊、小熊貓、滇金絲猴等獸類47種,藏馬雞、金雕等鳥類45種,是舉世矚目的低緯度、高海拔的物種基因庫,也是保存比較完整的自然綜合體。
滇西北有四座美麗而著名的雪山,自東南而西北排列,它們依次是海拔5595米的玉龍雪山,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海拔5640米的白馬雪山和海拔6740米的梅裏雪山。這四座雪山都具有足夠的相對高差,從海拔2000米以下的亞熱帶幹熱河谷高高拔起,經溫帶、寒溫帶和寒帶不同植被的變化演替,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終年積雪的現代冰川,山地植被垂直分佈明顯,在很小的空間範圍內,集中了複雜的生物多樣性,世所罕見。 除梅裏雪山外,其餘三座雪山都已建立自然保護區。喜中有憂的是,在建立保護區之前,它們的森林和野生生物資源,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玉龍雪山在海拔2800米以下幾近“赤身裸體”。海拔2900米以下的雲南松林和高山松林在遭到破壞後形成低矮的高山松灌叢;海拔2900米至3750米的森林被破壞後退化為箭竹林。區劃面積僅2.6萬公頃的保護區裏,天然林的比例已不足30%。號稱有800多種草藥的“藥材王國”,由於掠奪性的採挖,珍貴藥材已經瀕臨枯竭。在哈巴雪山,由於人為活動頻繁,海拔 3700米以下的大片森林已被砍伐、火燒而淪為牧場和雜灌叢。由於過度放牧,草質退化而低劣。目前,雲杉林僅余657公頃,冷杉林也正遭到蠶食。哈巴雪山面積近2.2萬公頃,天然林比例僅佔35.9%,略高於玉龍雪山。在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這兩個保護區都遭到嚴重的破壞之後,滇西北地區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重擔,自然便落在了白馬雪山保護 區的肩上。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是1983年建立的,現有面積19萬公頃,它的主要保護目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橫斷山脈高山峽谷的典型山地植被垂直帶和金沙江中上遊的水土。
在世界近200種現存的靈長類動物中,海拔分佈超過2000米的寥寥無幾,但滇金絲 猴卻能夠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是金絲猴界最特化的一個亞種。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的滇金絲猴分佈區域廣泛,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才逐漸退縮到雲南與西藏交界的一隅,終年生活在冰川雪線附近的高山針葉林帶。這裡坡陡崖深,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惡劣。現已查明滇金絲猴自然種群僅存13個, 約1000至1500隻,它們活動在金沙江與瀾滄江夾峙的雲嶺山脈,行政區劃是西藏的芒康,雲南的德欽、維西、蘭坪和麗江等五縣境內“已極度破碎的高寒冷杉林帶之中”,分佈面積約兩萬平方公里。這些自然種群處於彼此隔離的狀態,呈島嶼狀分佈,各群體之間無法進行基因交流。這更增添了人們的憂慮。的確,滇金絲猴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保護生物學認為,有一類物種叫做“關鍵種”,它在生態系統中起著主導作用。關鍵種的興衰直接影響著系統中其它物種的興衰。生態系統中的關鍵種往往是植物。例如在雲嶺山脈的關鍵種就是雲杉和冷杉,它關係到林中無數物種的生存,包括滇金絲猴。所以,一旦這兩個樹種毀滅,必將導致整個森林生態系統分崩離析。
還有一類物種,叫做“旗艦種”。凡屬旗艦種的物種毀滅,固然對整個生態系統有不良影響,但不致導致它的崩潰。旗艦種的作用是它對人類社會有強大的號召力。如大熊貓憨態可掬,惹入喜愛。現己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標誌,因此保護大熊貓容易獲得廣大社會公眾的熱烈響應和支持,從而通過保護這個旗艦種來保住其生存的整個生態系統,保住該生態系統的全部生物多樣性。滇金絲猴是除人之外唯一有鮮紅嘴唇的靈長類動物,它長著朝天的小翹鼻子,模樣滑稽可笑,惹人憐愛,號稱“第二國寶”。所以,滇金絲猴也無愧於具有社會號召力的旗艦種稱號。但是滇金絲猴同時又具有關鍵種的特徵。因為它的食物是寄生在冷杉樹上的黑灰色松蘿。松蘿抑製冷杉的生長,松蘿多了, 甚至可將冷杉“窒息”而死,然而如果松蘿少了,又會造成滇金絲猴的食物不足。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滇金絲猴似乎知道如何控制松蘿生長,因此它們在大範圍的區域內遊蕩,以保證既有足夠的松蘿吃,又可以控制松蘿過分蔓延,防止危害森林的健康。冷杉給滇金絲猴提供食物和隱蔽所,滇金絲猴為冷杉清除“吸血鬼”。冷杉——松蘿——滇金絲猴三者之間形成一種微妙的共生關係,其中任何一個角色的消失,都將影響系統中的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學更關心的是整個生態系統及其中分佈的所有瀕危物種。因此,通過號召人們保護旗艦種達到保住森林系統,保住大江大河上遊的綠色堡壘,也保住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由此可見,滇金絲猴既是旗艦種,又是關鍵種。我國政府早在60年代就把分佈在我國境內的三種金絲猴都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説明早已認識到金絲猴研究的重大意義及其瀕危的嚴重性。遺憾的是我們的措施和行動,卻大大滯後於我們的認識,也大大滯後於我們制定的法律法規。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昆明動物所副研究員龍勇誠、美國學者柯瑞戈與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合作開展的滇金絲猴保護生物學研究,是歷史上人們對這一物種進存的最為深入的一次野外考察。此次考察在以前積累的少量信息材料的基礎上,對滇金絲猴地理分佈和種群數量進行了逐一核實、糾正與補充同時,對白馬雪山東坡的一個猴群進行了長達4年之久的觀察研究,在滇金絲猴的生態行為學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研究表明,現存滇金絲猴的分佈範圍,西界是瀾滄江,東界是金沙江,最北的一群位於西藏芒康縣小昌都,最南的一群位於雲南蘭坪縣和雲龍縣交界處的馬龍山。整個分市區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
德欽縣是滇金絲猴的主要分佈縣,共有6群約700隻。佔總數的一半。在白馬雪山保護區及其鄰近地域活動的4個滇金絲猴種群,只有茨卡通群和義用群的活動範圍完全在保護區內,而各麼茸群約200隻至250隻,主要在保護區外;另一個吾牙善牙群的活動領域,一半在保護區內一半在保護區外。剩下的9個滇金絲猴自然種群均在保護區外,大致是這樣分佈的:西藏芒康縣有2群約350隻;雲南德欽縣巴美後山,在甲卡村附近有l群約50隻;阿東河有1群約50隻;維西縣的薩馬果林區與德欽縣的各麼茸、施壩和白馬雪山保護區共同擁有一群;蘭坪縣和蘭坪、雲龍交界處共有3群,麗江縣有2群。一共是 13個自然種群,截止于1994年,共有滇金絲猴約1500隻。 每一群滇金絲猴,都是重要的。正因為每一群都處於孤島狀態,因而每一群都是一個基因庫。在跟蹤考察研究的4年裏,他們發現跟蹤的吾牙善牙群的數量逐年減少,1990年11月有300隻,到1994年7月只剩下200隻,不到4年競減少了1/3。應該説這一猴群的保護狀況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好的,因而不難想象保護區外其它9個猴群的命運,不會比吾牙善牙更為樂觀。當雲嶺山脈兇猛的食肉動物相繼滅絕和瀕臨滅絕的時候,滇金絲猴的天敵,便只剩下最危險、最可怕的“人”了。由於森林不斷被砍伐,滇金絲猴的棲息地正在加速破壞,往昔連成一片的大森林被切割得支離破碎,呈弧島分佈。13個滇金絲猴的自然種群相互隔離,各猴群之間不可能進行基因交流,造成近親繁殖,種群退化。又由於滇金絲猴分 布區內居民有藏、傈僳、彝、納西、白、普米等眾多少數民族,他們多有傳統的狩獵習慣,其中尤以傈僳族的狩獵風俗為甚。而滇金絲猴這一瀕危物種,對於獵殺的承受力極小。專家認為,滇金絲猴與長臂猿的情況類似,每百隻在1年內的損失,不得超過1個雌性個體和1個幼體,方能保證該種群的發展, 因而偷獵者是其生存面臨的最大威脅。
巴美是一座森林孤島,只有40平方公里,四週全是荒山禿嶺。巴美群滇金絲猴的棲息地到處是鋼絲扣子。狩獵者的本意是套公鹿取麝香,卻勒死了不少猴子。迄今沒有人到巴美去保護這群滇金絲猴,制止偷獵,故而導致數量急劇減少。數年前有270隻,現在不到50隻,這些年的種群數量一直呈負增長,保護巴美滇金絲猴已迫在眉睫。事實上,不僅保護區外的滇金絲猴只受到“口號式的保護”,就是在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內,也存在著諸多的隱患。白馬雪山保護區面積19萬公頃,區外有7個鄉,區內有9幹多居民卻只有40個工作人員,任務繁重而經費短缺,保護管理工作在困境中掙扎。1992年5月,龍勇誠與柯瑞戈在白馬雪山東坡,就碰到偷獵者對他們正在觀察的一群滇金絲猴進行槍擊。事後,龍勇誠在林中石洞旁拾到了一隻滇金絲猴的新鮮頭骨,證明當時確有猴子遭到射殺。由於捕殺滇金絲猴的目的只是食肉,而非進行買賣交易,因而這類偷獵國寶的案件更不易破獲。以往滇西北的森林連接成片,滇金絲猴容易逃避人們的迫捕;而今日森林成弧島分佈,一個猴群容易在一場圍獵中被全部殲滅。在這種情況下,加強自然保護區規劃與建設的工作尤為重要。龍勇誠認為,根據滇金絲猴的種群分佈及活動範圍,需要調整和擴大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的區劃面積,並建立新保護區的保護站。 令人欣慰的是,隨著國家林業局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雲南省已先行一步,將500多萬公頃森林列入該工程項目之中。德欽縣政府也作出決定,自1998年起,全縣停止商業性採伐,並將境內全部滇金絲猴的棲息地都劃入自然保護區。1982年的巴黎宣言指出我們可能是對全球大的自然區域施加保護的最後一代人。但願我們這一代人,不辱使命。來源:萬綠之源
|
責編:陳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