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冰雪旅遊注意事項 |
01月09日 15:37 |
|
|
1、冰雪宿營的凍傷:凍傷一般發生在氣溫降到零下1度時。人體容易凍傷的部位一是體表裸露的皮膚,如手、鼻、耳、臉等;二是人體遠離心臟的區域,如雙腳,這主要是因為遠離心臟的區域受血液循環的影響最小。
症狀:首先會感到刺痛,接著皮膚會出現蒼白的斑點,伴有麻木感。而後就會出現卵石似的硬塊,伴有疼痛、腫脹、發紅、起皰,最後減弱、消失。
療法:初步凍傷:將凍傷部位放到溫暖的地方,如把手夾在腋下,或將腳抵在同伴的胃部,但切忌與同伴呆的時間過久。恢復時會産生疼痛感。
深度凍傷:發現後應及時防止傷勢進一步惡化,最好的辦法是將凍傷的部位放于約為28-28.5度左右的溫水中慢慢恢復,但萬不可用雪揉擦或用火烘烤。
嚴重凍傷:此時可能發生的症狀是起水皰,不但很容易受到感染,也很容易轉為潰爛。繼而被凍傷的部位將逐漸變灰、變黑、壞死,最終剝落。這時候要儘快送往醫院治療,不要把水皰挑破,也不要摩擦傷處,傷處受熱更會産生劇痛。
2、高山滑雪的雪盲:雪盲是指人眼長時間處於太陽光線強度過高,過於集中,並經過地面冰雪反射或經過雲層中的冰晶反射的環境下,造成視力暫時消失的情況。
症狀:起初是在瞪大眼睛時,眼睛感覺相當敏感,接著便是不住的眨眼,伴有斜視,之後視線裏會顯出粉紅色,並逐漸加深,有磨痛感。
療法:到黑暗的地方,矇住雙眼,把冰濕佈置于額前,防止高溫加劇疼痛。
3、求生信號 在發生危險後,你除了要安排好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外,然後要做的就是發出需要別人幫助的求救信號了。它們的方法很多,在不同條件下當然各不相同,即使同樣的環境下也有不一樣的方式。總之,利用你身邊一切可利用的事物去吸引別人的注意力,當人們發現你的那一刻,你就成功了。
如果你攜帶了無線電工具可以儘快發送求助信號。營救組期望早日了解你處的地點。知道災難發生時所處的方位,以及風向,會對你有很大幫助。
往往你應該點火——三堆火堆是國際間共同認可的遇險求救信號。火堆應盡可能大而明顯。擺放地面信號以吸引注意。當你看到在有效範圍內有可能得到幫助時,使用煙火信號。
利用身邊的石塊、樹木甚至衣物等一切可利用的物體,擺放出“SOS”國際間通用的求救信號。字體應擺放在空曠的地面上,也要盡可能的大而明顯。
4、冬季旅行注意體溫過低:體溫過低指在低溫的環境中,由於體乏脫力、穿衣過少、住所條件差、食物攝入不足或對低溫缺乏知識和準備等原因,造成人體內部産生的熱量小于身體散發的熱量,導致體溫降到正常值以下。
體溫過低在任何低溫環境中都有可能發生,嚴重時會導致死亡,一旦發生,應積極對待。
症狀:起初行為煩躁,好動。
後來表現為嗜睡,反應遲鈍,對於一些問題和指導不能應付。突然出現難以控制的顫栗,行動不協調,走路跌跌絆絆幾致摔倒,頭痛,視覺模糊,腹痛,癱倒,昏迷,失去知覺。
療法:防止身體熱量進一步散發,置身室內,避風。脫去潮濕的衣服(不能脫光),每次脫一件外套,換上幹衣。不要讓病人躺于地上,採取保暖措施,如用身體或溫熱岩石暖和病人。
病人清醒時,讓其飲用熱飲料,食用含糖食品。
體溫過低加重時,身體就無力再次自我加熱,因此須從體內加熱。可將熱體放在以下部位:腰背部、胃窩、腋窩、後頸、腕部、襠部,這些部位血液接近體表,可以攜帶熱量進入體內。不要服用酒精,這會使體表血管張開,體內的熱量就會散失更快。
|
責編:何貝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