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克什米爾戰爭的由來 |
12月28日 13:04 |
|
|
克什米爾的古代文明是由克什米爾人民和查謨人民共同創造的。在歷史上,印度教徒、穆斯林和錫克人都曾先後在這裡建立王朝。當時克什米爾和查謨並不是自古就在一起的。18世紀後期,查謨地區的多格拉人馬哈羅 古拉布 辛格的實力漸漸增強。他們乘英國殖民者與錫克人交戰之際,與英國人達成了協議,以750萬盧布把英國殖民者奪取的克什米爾買了下來,並表示接受英國人的統治。在克什米爾,穆斯林約佔全體居民的93%,而在查謨,居民則大多數信仰印度教,辛格本人就是印度教徒。英國成立查謨—克什米爾邦以後,讓印度教徒辛格統治穆斯林教徒,至此就在這片大陸上埋下了戰爭的種子。
辛格對穆斯林實行殘酷的封建統治。反對宗教歧視、民族壓迫和階級剝削的鬥爭不斷爆發。穆斯林的謝赫 穆罕默德 阿卜杜拉在1939年6月成立了查謨和克什米爾國民議會,來團結各教派的人民,與此同時,他還取得了印度國民大會黨支持。1940年,穆斯林聯盟提出建立“巴基斯坦”後,阿卜杜拉的助手古蘭 阿巴斯宣佈退出國民議會,恢復穆斯林會議。但是,英國政府對他們進行了鎮壓,逮捕了阿卜杜拉和阿巴斯。自到印巴分治時,他們還被扣押在英政府的監獄裏。
印巴分治時,英政府關於個土邦的歸屬問題,做出了以下的原則:英國移交權力以後,各土邦在實際上是某種獨立的政治實體;各土邦是否加入自治領或加入哪一個自治領,應由土邦與自治領的談判來決定;各土邦在加入某以自治領時,應考慮地理條件等客觀條件。
當時統治克什米爾的馬哈羅 斯哈裏 辛格對於加入印度還是加入巴基斯坦一直都是猶豫不決。他與巴基斯坦簽訂了“維持現狀協議”,根據協議,巴基斯坦負責克什米爾的鐵路、郵電、交通、食物以幾石油等必需品。而印度也在積極地爭取克什米爾的加入。與此同時,在克什米爾內部,各地的人民開始了反對專制的辛格政府的鬥爭。但是,辛格政府得到了英國的支持,對反抗的人民進行殘酷的鎮壓。在查謨,由20萬的穆斯林居民慘遭殺害,其餘的穆斯林難民紛紛逃入了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人的幫助下,憤怒的帕坦部落的人民佔領了首府斯利那加市。此時,統治者辛格向印度求助,並表示同意加入印度政府。
於是,印度政府派兵到克什米爾,鎮壓帕坦人的進攻。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宣佈拒絕克什米爾加入印度,認為它違反了已簽訂的“維持現狀協議”,它也積極支持帕坦人和其他的反克什米爾政府力量。這場衝突成為印巴之間一次不宣而戰的武力衝突。
|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