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克什米爾問題背景簡介 |
12月28日 12:44 |
|
|
印巴持續緊張的對抗關係始於1947年印巴分治時的克什米爾爭端。克什米爾全稱查謨和克什米爾,位於南亞次大陸的最北端,處於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國之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克什米爾人煙稀少,自然祥和,層巒疊嶂,素有“天堂”的美稱。但它的地理位置與歷史決定了其多舛的命運。
1947年英國殖民當局提出的以“印巴分治”為前提的“蒙巴頓方案”對克什米爾歸屬問題懸而未決,為日後的印巴爭端埋下了伏筆。按照“方案”的原則,大多數地區以宗教作為決定加入印還是加入巴的基礎。克什米爾屬少數幾個例外的土邦之一。該地區人口中穆斯林佔多數(近80%),但政權卻掌握在信印度教的土邦王手中。同年,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發生衝突,土邦王宣佈克什米爾歸入印度,導致兩國在該地區大打出手,釀成第一次印巴戰爭。
1948年兩國在聯合國的監督下停火,根據隨後劃定的停火線,印度佔有克什米爾面積的70%,巴基斯坦佔有30%。按聯合國的決議,克什米爾的最終歸屬應取決於公民投票,巴基斯坦認為對己有利,因此長期堅持聯合國的解決方案。印度對此則持有異議。
1965年、1971年印巴之間爆發第二、第三次戰爭。
1972年兩國達成《西姆拉協議》,雙方劃定了除錫亞琴冰川以外邊界的實際控制線,並規定雙方不應單方面尋求改變實控線。
《協議》簽訂後的十多年,克什米爾高原相對平靜下來。
1998年5月,印巴競相實施的核試驗使這對宿敵改善關係的勢頭戛然停止;1999年2月,峰迴路轉,印巴兩國總理以獨特的“巴士外交”使雙邊關係重新啟動,在隨即發表的“拉合爾宣言”中兩國政府發誓要成為好鄰居;然而,宣言的精神還沒有來得及貫徹,人們又一次領略了印巴關係的脆弱性。3個月後,兩國在克什米爾兵戎相見。
1999年春夏之交,克什米爾戰火重燃。來自印度的報道稱,在印軍春季恢復對實控線的巡邏時發現大約400多人的穆斯林武裝“滲透者”佔領了印境內靠近實控線的格爾吉爾—德拉斯一帶的高地。這些高地對印度安全至關重要,一旦易手,從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到錫亞琴冰川的公路就會被“滲透者”所掌握,從而切斷錫亞琴冰川的供給線,改變以前劃定的實控線。印度認為巴基斯坦政府、特別是軍方參與和導演了此次行動,因為以格爾吉爾等高地的位置和地形而論,沒有巴基斯坦的參與和後勤補給如此規模的軍事行動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滲透者”中“混有”巴正規軍。巴對此斷然否認,聲明此舉完全是穆斯林“自由戰士”所為。
5月初,印度發動了旨在清除“滲透者”的軍事行動。但由於在海拔8000—18000英尺的高山作戰極為困難,穆斯林武裝佔有戰略制高點,印方傷亡慘重。據報道,整個軍事行動中印方的死亡人數達500多人,損失了米格—29、幻影—2000戰鬥機、直升機等現代化裝備。軍事行動持續兩個月,印軍才聲明奪回了被佔領的所有高地。
|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