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巴以衝突不斷

新聞分析:布什為何排擠阿拉法特出局
06月30日 18:49

  美國總統布什24日披露的中東和平計劃籠統地要求巴勒斯坦更換領導人,並把滿足這一要求作為美支持巴建國的先決條件。這一計劃一齣籠,國際輿論就紛紛指出,美國的要求是針對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的。26日,布什在八國首腦會議上索性直言,公開呼籲其他國家支持推翻阿拉法特的主張,並威脅説如果巴勒斯坦人再次選舉阿拉法特為他們的領導人,美國將停止對巴勒斯坦的經濟援助。可見,布什政府已決意排擠阿拉法特出局。

  那麼,布什政府在阿拉法特的去留問題上何以走得如此之遠?

  對於巴民族權力機構和阿拉法特本人,布什政府的指責不止一二,但最主要的是指責他們“鼓勵恐怖主義”。“911”事件發生後,以色列高舉起“反恐”大旗,在輿論上把巴以之間持續已久的佔領與反佔領的衝突演變成恐怖與反恐怖的鬥爭。巴勒斯坦人反佔領的行動變成了“恐怖”,而以色列維持佔領的行動則變成了“反恐怖”。這對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打擊恐怖主義的布什政府來説,當然要支持以色列的“反恐怖”鬥爭了,而阿拉法特打擊“恐怖分子”不力自然應該受到責備,甚至應該從權力的寶座上走下來。

  雖然少數巴勒斯坦激進分子針對以色列平民的自殺性爆炸襲擊的確具有恐怖主義色彩,但從總體上看,以巴之間衝突的實質仍是佔領和反佔領的鬥爭,衝突難以止息的根本原因是巴以和談遲遲不能恢復,而和談不能恢復的最終原因是以色列拒絕根據聯合國安理會242號和338號決議從阿拉伯領土上完全撤軍,拒絕馬德里和會確立的“以土地換和平”原則。特別是以色列總理沙龍上臺以來,對巴勒斯坦方面採取強硬立場,既不想交出土地,又想得到安全,巴勒斯坦人一反抗,以色列軍隊武力伺候。

  布什政府決意推翻阿拉法特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沙龍的意志。沙龍從未隱瞞自己對阿拉法特的憎惡,他曾公開表示後悔在1982年黎巴嫩戰爭中沒有從肉體上消滅阿拉法特。他擔任以色列總理後一直拒絕與阿拉法特會晤。後來,隨著巴以流血衝突的加劇,沙龍把矛頭直接指向阿拉法特,不但炸毀了阿拉法特的官邸和座機,襲擊阿拉法特的總統衛隊,還多次對阿拉法特本人進行圍困,一度給阿拉法特的人身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對沙龍的這些舉動,美國政府曾多次表示“理解”。為維護全球反恐大局,布什政府決定加大介入巴以衝突的力度後,沙龍多次應邀訪美,與布什本人促膝談心,但布什從未會見過阿拉法特,也沒與阿拉法特通過電話。據報道,正是在沙龍對美國的最近一次訪問中,布什才下決心拋棄阿拉法特。

  順從沙龍的意志,排擠阿拉法特出局是美國一貫奉行的“偏以壓巴”立場的又一反映。以色列歷來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為可靠的盟國,而猶太人在美國的政治和經濟領域有著巨大影響力。今年秋天,美國將舉行中期選舉,而這次中期選舉對美國下一屆總統選舉又會産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目前,布什政府正忙於為共和黨參眾兩院議員和州長候選人拉選票。在這節骨眼上,布什在勢不兩立的沙龍和阿拉法特之間如何取捨是顯而易見的。

  在中東和平新計劃中,布什政府承諾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但是它開列的更換巴勒斯坦領導人的條件卻受到了廣泛質疑。包括美國盟國在內的許多國家認為,選擇誰做他們的領導人是巴勒斯坦人自己的事情,其他國家無權干涉。此外,阿拉法特長期以來一直領導著巴勒斯坦人進行反抗佔領的鬥爭,早已成為巴勒斯坦民族事業的象徵,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巴勒斯坦領導人。因此,布什政府排擠阿拉法特出局的願望能否實現確實需要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責編:曉星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