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耶路撒冷連續發生自殺性爆炸事件

年終報道:以巴衝突加劇 中東和平進程受阻
12月19日 20:49

  2001年,舉世矚目的中東和平進程不但沒有重新啟動,反而由於以色列沙龍政府推行強硬政策和美國有意偏袒以色列而深深地陷入以巴不斷升級的流血衝突之中。中東和平進程如今已滑落到自1993年巴以達成奧斯陸和平協議以來最危險的境地。

  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後,以色列沙龍當局借機扯起“反恐”大旗,將巴方反對以色列佔領的鬥爭劃入“恐怖主義”行列,再次擴大了對巴軍事打擊的規模,在巴激進組織製造一系列針對以色列人的爆炸襲擊事件後,沙龍政府的強硬政策愈走愈遠。12月4日,以政府宣佈巴勒斯坦唯一合法代表--巴民族權力機構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實體”,並進而于12月13日宣佈斷絕與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的一切聯絡。沙龍本人甚至多次宣稱阿拉法特是“恐怖分子”,並揚言要除掉阿拉法特。與此同時,以軍對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巴自治區持續進行大規模空襲,襲擊的對象包括阿拉法特在內的巴勒斯坦領導人及其行政和安全機構。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沙龍政府斷絕與巴民族權力機構的關係,並將打擊的矛頭直指阿拉法特,目的就是力圖抓住國際反恐鬥爭的機會,用武力摧毀巴激進組織,同時最大程度地削弱乃至壓垮巴自治政府,從而進一步控制中東局勢,迫使各方接受有利於以色列的“和平”與“安全”。

  自今年年初以來,中東和平進程沒有取得任何值得一提的進展。敘以和談自去年初中斷後一直擱淺。以軍雖于去年5月撤出黎巴嫩南部地區,但黎以對抗沒有得到解決。和平進程中佔主導地位的以巴和談繼去年7月戴維營會談失敗之後,暴力衝突不斷升級,至今沒有打破僵局。為挽救深陷危機的中東和平進程,國際社會、尤其是阿拉伯國家以及歐盟等從中進行斡旋,提出了“米切爾報告”、“特尼特停火計劃”等一系列措施,敦促以巴實施停火和重新啟動和談,但終因沙龍堅持必須有一週“絕對平靜期”等先決條件而沒能予以實施。

  沙龍政府上臺後推行一系列強硬高壓政策,是導致以巴衝突激化的最主要原因。自今年3月上臺後,沙龍政府基本上否定了前總理巴拉克推進和平進程的做法,提出了解決以巴衝突“五原則”,強調不惜訴諸武力來“確保全體以色列人民的安全”,沙龍政府推行“定點清除”政策,不斷暗殺巴勒斯坦派別領導人。由於以政府對巴方過分使用武力,巴激進組織的反以情緒不斷高漲,包括哈馬斯在內的巴激進組織不斷在以境內從事自殺性爆炸活動,報復與反報復演變成惡性循環,使以巴對抗愈演愈烈。

  美國政府採取隔岸觀火的立場是以巴衝突不斷升級的又一關鍵因素。布什總統今年2月上臺後,一改前任總統克林頓積極參與以巴和談的做法,採取了表面超脫而實質上偏袒以色列的政策。美國雖然也派特使出面調停,但力度不夠,在停火和啟動和談上始終不願對以方施加更大壓力。與此同時,美方卻不斷對巴方施加壓力,指責巴方打擊恐怖活動不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沙龍政府對巴鎮壓和軍事打擊的氣焰。“911事件”後,美國出於反恐鬥爭的需要,加大對以巴衝突的斡旋力度,但隨著以巴衝突再度惡化,美國又公開站在以色列一邊,支持以政府的“自衛”和“反恐”行動,使以色列對巴的軍事打擊更加變本加厲。

  眾所週知,推進和平進程的唯一齣路是以色列結束對巴勒斯坦領土的佔領,全面恢復巴勒斯坦人民包括建立獨立國家在內的一切合法權利。國際輿論認為,以巴衝突能否停止,中東和平進程能否重啟,關鍵取決於以方,因為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政治和軍事較量中,以色列一直是強者,巴方已無路可退。然而,歷史證明靠武力是征服不了一個民族的。以色列的高壓政策不但無助於中東問題的解決,反而會使局勢進一步惡化。中東目前的局勢令人擔憂,而推進中東和平進程也需要美國的大力介入。國際上一切擁護和平、主持正義的人們都希望,以巴雙方的有識之士能夠痛定思痛,進行深刻的反思,並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找到解決危機的出路。(吳毅宏)


責編:清春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