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巴以衝突不斷

國內政局動蕩 以色列為巴以衝突付出高昂經濟代價
05月25日 14:36

  2000年9月28日,時任以色列右翼利庫德集團領導人的沙龍“強行參觀”阿克薩清真寺,引發了新一輪以巴衝突。近20個月的衝突不僅沒有給以色列帶來他們所企望的安全與和平,反而造成以國內政局動蕩,社會矛盾激化,經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嚴重下滑。

  據以色列財政部今年3月公佈的統計數字,巴以衝突使得以國防和安全開支增加了47億謝克爾(約合10.6億美元),加上出口和生産所蒙受的損失,以色列經濟近一年半來的累計損失高達400億謝克爾(約合91億美元)。從經濟增長情況來看,2000年以色列國內生産總值增長5.8%,而去年則淪為負0.5%,2000年出口比上年增長23.9%,而2001年的出口卻下降了13%。

  旅遊業一向是以色列的重要經濟支柱和外匯來源,每年給以色列帶來20億美元的外匯收入。然而,由於巴以衝突不斷,安全沒有保障,前來旅遊和購物的外國遊客銳減。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發表的報告,2001年來以旅遊的國外遊客比上年減少了51%,旅遊收入減少了一半。遊客急劇減少使得以色列航空業也呈現出蕭條景象。據以航空公司宣佈,2001年該公司收入減少了9000萬美元,乘坐該公司飛機的外國遊客減少了16%。

  在整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以色列股市交易也出現疲軟。據特拉維夫證券交易市場宣佈,2001年該市場平均日交易量只有5220萬美元,比前一年下降了44%。在交易市場上市的公司總量也減少了6%。去年外國人在特拉維夫證券交易市場的投資僅為2.6億美元,比前一年的50億美元減少了94%。

  近年來,以色列高科技産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工業支柱之一和經濟增長點。然而,“以色列合資企業協會”今年1月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01年以色列高科技公司吸收的資金只有20億美元,比2000年減少了36%。其中網絡行業吸收的資金只有1.8億美元,比上一年銳減了80%。

  以色列局勢動蕩,國內消費信心和購買力大幅度下降極大地阻擋了外國投資者的腳步,這不僅使境外投資者望而卻步,連已經在以運作的境外資金也紛紛撤離。與此同時,國內資金卻大量外逃。以色列貨幣謝克爾在堅挺了數十年後開始疲軟,僅最近3個月就貶值10%,當地人紛紛將謝克爾兌換成美元,引發了資金抽逃現象。僅今年1月份,以色列的對外投資就比上月增加了近一倍,達8億美元。

  經濟蕭條還導致大批勞動力失業,失業人數的增加又加劇了經濟衰退。據2月底中央統計局公佈的數字,目前以色列有25.8萬人待業,佔勞動力人口的10.2%,創以色列建國54年來最高紀錄。僅去年全國就有4萬多人加入失業大軍,比上年增加了近20%。據報道,在以色列的3萬家企業中,有十分之一的企業在去年宣佈破産。

  持續的衝突使以色列失業率上升,物價上漲,百姓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正如一位經濟學家指出的那樣:“衝突使得人們感到害怕,寧願呆在家裏,不願出門,所以消費減少,經濟得不到有力的刺激,自然會陷入低迷狀態。”沙龍在今年3月上臺一週年前夕,公開承認以色列經濟已陷入“困難和緊急狀態”。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以色列經濟已步入了蕭條期。

  從目前情況來看,以色列經濟還沒有明顯復蘇的跡象。以財政部估計今年的國民生産總值將增長2%,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以色列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為1%,以中央銀行行長克萊恩預測為零。克萊恩認為,去年的衝突和安全問題將繼續給今年的經濟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他大膽預言,如果安全局勢持續惡化,以色列今年的失業率還將進一步攀升,並有可能爆發一場類似阿根廷一樣的嚴重的金融危機。(江亞平)


責編:王春燕   來源:新華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