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最後的探險家

余純順墓前碑文詳述
10月31日 10:53

  壯士余純順,1952年生於上海普通工人家庭。早年生活困頓,但志存高遠,有遺世孑立之貌,又于非正常年代,十年務農刻苦自學,以鑿壁偷光,斷齏劃粥之精神發憤進取,為廣博的知識構建打下基礎。

  並於1988年夏月始,孤身徒步走訪全中國。八年間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叩訪33個少數民族聚居地,行程八萬餘華里,又創下了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記錄。威名震寰宇為眾人景仰。民族之精神,從此注入新的內容。1996年6月在征服死亡之海羅布泊時不幸遇難,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英年

  早逝,時值46歲。

  壯士余純順,倒下的是軀體,前進的是靈魂;中斷的是旅程,不朽的是精神。值此逝世週年之日,謹代表各地關懷者為壯士重立碑石,布奠傾觴,吊祭天涯。浩浩乎!平沙無垠藑不見人,雲山萬里萍蹤漂泊,羅布泊畔地闊天長,骨曝沙礫不知歸路。余純順君,浪跡天涯兮,風雨八載。中華壯士兮,一去不返。天地孤身兮,連年奔走。斯人已逝兮,壯志長存。

  黃海伯 一九九七年六月

  這塊碑是黃海伯先生為余純順寫下的墓誌銘,全文寥寥四百餘字,卻把余純順的傳奇一生描繪的淋漓盡致,多一個字顯得累贅,減一個字又會被破損。“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黃海伯與余純順,鐘子期之於伯牙。這份友情給了余純順在征服殘酷自然之路上精神和物質的雙份支持。真誠的理解,莫過於此。整篇銘文裏沒有哭號的聲音,一氣讀完後,悼念當年悲壯赴險的感觸,和其中所賦予的精神上的鼓舞澎湃而起。以鮮明的文字超越死亡的瞬間,令人觸及到具有永恒意義的精神。一句“……不幸遇難,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更是神來之筆,勘破生死之後對生命所獲得的新意義,使得壯士的遇難不再是個殘酷的悲劇,而是一次從人性上升為神性……


責編:東子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