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貫徹執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總後建工研究所堅持以道德建設促科研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11月02日 17:54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解放軍總後勤部建築工程研究所,在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中,堅持以道德建設推動科研工作,先後取得18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8項獲國家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40多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這些成果的推廣應用,極大地改善了部隊野外生存條件。

  總後勤部建築工程研究所是全軍唯一的野營裝備和倉庫機械化自動化裝備研究所。“九五”以來,全所每年承擔30多項科研任務,這些項目起點高、難度大、時間緊。研究所黨委大力倡導“五種革命精神”和總後“院士精神”,使“傾心科研的愛業精神、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通曉本行的精業精神、勇於獻身的殉業精神”深入人心,化作科研攻關的巨大精神動力。為了多出、快出部隊急需的科研成果,大家加班加點,奮力拼搏,不斷攻克難關,取得一項項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三北”地區海拔高、氣溫低。駐守在那裏的官兵常常冒著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寒巡邏執勤,取暖的燃料主要是煤、柴,熱度低。為了研製高原取暖裝備,這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經過五六年的艱苦探索,在點火技術、燃燒空氣分配技術、變頻無極調速技術等環節上取得重大突破,研製成功了高原“暖風機”,其綜合熱效率達到了平原“暖風機”的水平。高原“暖風機”樣機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兵站試用時,部隊提出了改進意見,科研人員又七上高原,反復試驗,完善了燃燒室、送風機及控制系統,直到部隊滿意。

  跑邊防、下海島、鑽山溝,按照部隊的需要選題立項,按照官兵的要求研究攻關。幾年來,建築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的足跡遍佈祖國東西南北的軍營。西藏軍區後勤倉庫,全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收發物資數千噸,幾乎全靠官兵們肩扛背馱,給高原官兵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這個所的科技人員40多次登上雪域高原,行程12000公里,在高寒缺氧的惡劣氣候條件下,苦幹4年,採用集裝束、新型野戰叉車等新技術,實現了西藏、新疆後方倉庫的裝卸、搬運機械化,結束了倉庫戰士幾十年的“牦牛”式作業方式。金屬零配件的清洗,歷來是困擾部隊的一大難題。這個研究所研製成功了金屬清洗劑,為我軍車船軍械的清洗開闢了新的途徑,結束了用汽油清洗車輛機件的歷史,這項新成果裝備部隊後,不僅每年節約大量汽油,而且減輕了官兵的勞動。為了幫助部隊掌握使用新型裝備,研究所還先後組成30多個技術小組、共5000多人次,深入部隊,開展巡迴服務,維護裝備5500多臺(年),為部隊培訓技術骨幹2000多人。(胥金章 崔彬)


責編:海萍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